作者: 錢紹武 Qian Shaowu 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可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上,這一時期石器和陶器的出現,拉開了中國雕塑史的序幕。其雕塑作品側重於動物外形的器皿、飾物和人物的捏塑,形體小巧,造型粗略,帶有濃厚的人情味。青銅器藝術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時的青銅作品雖然多具實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備了雕塑藝術的特性。一些誇張、變形、奇特的紋飾,渲染了威嚴神秘的氣氛,形成了端莊、華麗、氣質偉岸、形象乖張的藝術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和對自然環境的理解。鼎是這一時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給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藝術的輝煌成就。其兵俑體態與真人相等,數量衆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其馬俑形象寫實、身材矯健、活靈活現。此時的人物雕塑更註重面部的形象刻畫,神態萬千、精細逼真,秦俑坑發掘的銅馬車更是雕塑藝術史上的奇跡。漢代雕塑在繼承秦代恢弘莊重的基礎上,更突出了雄渾剛健的藝術個性。這一時期的墓葬雕塑特別發達,已從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的形式發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飾。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作品的雄渾之勢和整體之美。
源於魏晉時期的佛像雕塑藝術在隋唐時期得到了空前發展。其風格的多樣化與技巧的純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水平。此時的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態,又不失典雅鮮活之美。位於河南洛陽的竜門石窟在經歷魏晉唐多個朝代的開鑿後,隨歷經千年歲月的風霜,仍不失其神秘華麗之彩。竜門奉先寺群雕更顯示出大唐帝國的強盛。此時的佛像雕塑藝術已逐步擺脫外來佛像樣式的影響,走嚮了雕塑作品民族化的成熟期。繼中晚唐之後的宋代雕塑進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創作手法上趨於寫實風格,材料使用上則更加廣泛。宋代的彩塑較為發達,在佛雕造像上較唐代有了較大變化,此時的佛雕造像以觀音菩薩居多。宋代帝陵的表飾仿效唐代,但其表現手法以寫實為主,石雕作品更具端莊溫順之態。宋代雕塑的過分世俗化,嚴重削弱了雕塑藝術應有的紀念性、恆久性,其作品在空間佈局、形體數量上的追求也不及前代。
明清雕塑有明顯追隨唐宋風格的痕跡,在名目繁多的寺廟裏,供奉着各式各樣的神像,從題材到表現手法日趨世俗化、民間化,形成了工巧繁縟、萎靡纖細、色彩亮麗的藝術風格。明清石雕佛像幾乎絶跡、寺廟造像逐漸發達,且趨於程式化。明清帝陵的陵墓表飾較前代規模更大,像設更多,佈置講究、技術嫻熟,但其既缺乏唐代的超然、也缺乏漢代的雄渾,此時的作品更能滿足人們的賞心悅目之功能,失去了前代的創造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