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西街道 : 無錫 : 竜洞街道 [顯示全部] > 中南
目錄
簡介
  中國地區名。中國地理上位於中國中偏南部的一片區域,一般指5省1區,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1950~1954年曾為一級行政區域。以漢族為主,有壯族、瑤族、黎族、土傢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氣候特點
  全區自然條件復雜,具有暖溫帶和亞熱帶的氣候和多樣的自然景觀。
資源物産
  礦産資源豐富,特別是有色金屬儲量豐富,質地優良。農業發達,輕重工業基礎較好,水陸交通方便,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地區之一。截至1996年底,中南地區鐵礦儲量45.22億t。中南地區煤炭資源占全國的3.06%,其中72%集中在河南。
歷史沿革
  1.中南地區的來歷
   大行政區(簡稱大區)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地方設置的一級政權機構。1949年前後設立的六大行政區與當時形成的六大軍區管轄的範圍大體上一致,大區的領導人往往也是各大軍區的首腦,同時也是各大中央局的主要領導人。如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司令員都由林彪一人擔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東北局第一書記、軍區司令員都由高崗擔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為董必武,華北局第一書記由劉少奇兼任,軍區司令員為聶榮臻;華東軍政委員會主席、華東局第一書記、軍區政委由饒漱石擔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局第一書記、軍區司令員都由彭德懷擔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軍區司令員都由劉伯承擔任,西南局第一書記為鄧小平。這樣就形成了黨、政、軍一體的政權體製。解放初,武漢是中南大行政區的首府,也是中南地區教育中心。
  各大區管轄區域(以現省級行政區域名稱記)
  東北:黑 吉 遼
  華北:京 津 冀 晉 內蒙
  華東: 魯 浙 閩 贛 皖 滬
  西北 陝 寧 疆 青 甘
  西南:藏 貴 川 渝
  中南:豫 鄂 湘 粵 桂 瓊
  其他:港,澳,
  大區管轄範圍之大,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行政區體製脫胎於戰爭年代,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戰時體製。隨着社會的逐步穩定,經濟的逐步恢復,尤其是中央權力的加強和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大區體製便逐步顯露其不適應性。
  1953年的高.饒事件直接導致了大區製的撤銷。有“東北王”之稱的高崗和掌握着華東區黨政軍大權的饒漱石,從1953年下半年起利用黨和國傢的領導機構進行調整的時機,進行一係列篡黨奪權陰謀活動。12月2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高饒的陰謀提出了嚴重警告。1954年2月召開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高、饒受到了嚴厲批評。
  2. 中南地區沿革
  1948年12月在中共中央中原局領導下召開小原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49年3月中原臨時人民政府在開封成立,下設鄂豫、江漢、陝南3個行署。河南地區分為10個專署。隨着中原區擴大為華中區。
  1949年5月取消各行署,成立河南、湖北2個省政府。9月江西全省及湖南大部解放,又分別成立江西、湖南省政府及武漢市政府。10月以後又先後成立廣州市政府和廣東、廣西省政府。
  1949年12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中南軍政委員會,任命林彪為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鄧子恢、葉劍英、程潛、張難先為副主席,卜盛光等73人為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是中南地區最高政權機關,隸屬巾央人民政府,下轄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6個省的人民政府,駐地武漢市。
  1950年2月5日,南軍政委員會在漢口辦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隨之撤銷。1952年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先念、李雪峰為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3年1月21日根據中央人民政府《關於改變大行政區人民政府(軍政委員會)機構與任務的决定》,成立中南行政委員會,作為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南的派出機關,中南軍政委員會隨之撤銷。
  1953年3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作出關於改變大行政區轄市及專署轄市的决定,指出大行政區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在各該地區進行領導與監督地方政府的機構,不作為一級政權,因此大行政區轄市的名稱,亦應有所改變。現行上海、武漢等10個大行政區轄市,一律改稱為中央直轄市,連同北京、天津二中央直轄市,全國共12個中央直轄市。其等級編製不變,仍由各該市所在地區之大區行政委員會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進行領導和監督。
  1954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决定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構。各大區行政委員會隨同各中央局、分局一並撤銷。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關於撤銷大區一級行政機構和合併若幹省市建製的决定》。26日,中共湖北省委召開湖北省和武漢市高級幹部會議,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傳達了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的有關决定,至此,武漢市並入湖北省建製。
  1954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南行政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决定於11月7日宣佈撤銷中南行政委員會。武漢市由中央直轄市改為湖北省轄市。
  1955年4月,中南軍區改建為廣州軍區。
  雖然六大行政區的劃分早已經廢除,但在各省區的排列(比如中國地圖的各省區排列)上還可以看到痕跡。
  從身份證上的編碼也可以看出六大行政區的痕跡。 身份證號碼由十八位(舊號碼十五位)組成,中南地區以“4”開頭,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廣東-44,廣西-45,海南-46 。
行政區劃
  本區一般指5省1區,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特大城市有深圳、廣州、武漢三個,均為副省級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鄭州、洛陽、開封、荊州、襄樊、宜昌、長沙、湘潭、株洲、嶽陽、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海口、三亞、南寧、桂林、柳州、北海等。
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的簡稱。
  中南大學(簡稱:中南)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副部級),是國傢首期985工程”和首批“211工程”由教育部、國防科工委、湖南省政府部省三方重點共建的一流名校。學校坐落在擁有“星城”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區位於長沙市河西的嶽麓山下,這裏孕育了博大精深,廣袤無垠的湖湘文化,“惟楚有纔,於斯為盛”、“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千百年楚材導源於此”,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烈、偉人。此處依巍巍嶽麓,臨滔滔湘水,山水交映,花木繁茂,風景如畫,“碧嶂屏開,秀如琢珠”,春天滿山蔥緑、杜鵑(市花)怒放;夏日幽靜涼爽、緑樹成蔭 ;秋天楓葉流丹,層林盡染;隆鼕玉樹瓊枝,銀裝素裹,四季風景宜人,歷來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中南大學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的高校之一,在金屬材料、礦物加工開採、概率論、醫學領域均擁有世界級的學派。
  生物冶金:由中南大學校本部王澱佐院士開創,目前金屬材料領域亞州第一,世界前三。
  金氏理論:由中南大學校本部金展鵬院士發明的“三元擴散偶——電子探針微區成分法”——金氏相圖測定法及其相圖理論以及他領導的相圖計算和材料設計研究所。這個研究所與美國國傢標準技術研究所、英國伯明翰大學、俄國莫斯科大學相關學術群體齊名。
  地窪學派:由中南大學校本部陳國達院士開創,是國際上公認的學派。這一學說與19世紀發現的地槽、地臺學說共榮,被稱為大陸地殼第三構造單元;與20世紀的板塊學說齊鳴,是地學界在20世紀的兩塊里程碑之一,是自然科學史上的大事之一。美國的博物館有“地窪學說”的專門介紹。
  侯氏定理:由中南大學鐵道校區中國數學界頂尖科學家侯振挺開創,其“齊次可列馬爾夫過程”與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並稱中國第一,在數學界有“北陳南侯”之稱。
  湘雅學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秉承“公勇勤慎,誠愛謙廉”“求真求確,必邃必專”的院風,近百年來造就了張孝騫、湯飛凡、謝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醫學專傢,享有“南湘雅,北協和”的盛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共為16名為國傢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巨匠發行了中國現代科學家紀念郵票,其中醫學家三名,分別為畢業於協和醫學院的婦産科專傢林巧稚、畢業於湘雅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湯飛凡與內科學專傢張孝騫。
  中南大學是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與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IIME)在中國同時進行兩個標準試點研究的兩所院校之一,是第一批試辦八年製醫學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也是唯一擁有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資助成立的"中國南方醫學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的高校。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是美國耶魯大學在華唯一的姊妹大學,2006年4月21中央4臺為耶魯與湘雅做了專題,對耶魯在華的唯一姊妹大學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做了詳細報道。在教育部推出“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中,湘雅醫學院也是南方唯一入選的醫學院。
  中南大學自1995年—2008年間共獲國傢科技三大奬64項,僅次於清華大學,居全國高校第2位;其中一等奬6項,總數居全國第一位。
  自教育部推出“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以來,中南大學有7項成果入選,僅次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居全國高校第3位。
  中南大學從建校起即從事軍工研究,建有航空航天學院、國防科學技術研究院、輕質高強結構材料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是承擔軍工項目和軍工科研經費最多的教育部直屬高校,也是唯一具有武器裝配生産許可證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先後承擔並完成了以國傢級科研任務為主體的各類科研項目800餘項,獲國傢和省部級奬200餘項,擁有專利40餘項。曾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第一座生産性原子反應堆,第一艘核潛艇的建造,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枚洲際導彈、第一顆同步衛星、第一枚運載火箭的發射、神舟飛船、大飛機、高速列車等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四次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嘉奬,並多次授予“全國高校科技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國防軍工協作配套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同時中南大學也是唯一擁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備軍官培養基地為軍隊培養指技合一軍官的教育部直屬高校。英文名: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英文簡稱:
  CSU
英文解釋
  1. n.:  (abbreviation for) China - South Africa
近義詞
中南
中南社區, 中南居委會
中南
中南
中南街道
相關詞
網絡大學出國留學武漢教育university湖北神學院
旅遊湖南長沙中部中國機構核工業地質局
設計勘測市場研究公司武漢市場研究公司中建廣場3see
包含詞
中南路中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