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中華鼯鼠
目錄
概述
  中華鼯鼠,又名催生子、飛鼠、寒號鳥。屬哺乳綱,嚙齒目,鼯鼠科。草食藥用動物。通稱鼯鼠。為典型的樹棲類,與鬆鼠科親緣關係很近。在頜兩側各為5枚,下頜兩側均各4枚〕,不同點是前後肢之間有被軟毛的皮褶,稱飛膜。當爬到高處後,將四肢嚮體側伸出,展開飛膜,就可以在空中嚮下往遠處滑翔,因而又稱飛鼠。
形態特徵
  中華鼯鼠似鬆鼠,眼園大,耳廓發達,身被柔毛,灰褐或棕灰色,前後肢之間有寬而多毛的飛膜,藉此從樹上或岩壁上嚮下滑行。
  小飛鼠屬體長13釐米以上,大鼯鼠屬體長50釐米以上;多數種類的毛色都比較豔麗;牙齒多為22顆。復齒鼯鼠體長20~30釐米;頭圓吻短,眼大而圓;頭頂和頰部毛灰色,耳基部有細長的黑色簇毛,耳外緣橘黃色;體背、耳背與足背灰黃褐色,毛基深灰色,腹部灰黃色,飛膜邊緣毛棕紅色;尾形扁平,尾略短於體長,毛長而蓬鬆,土黃灰色,端毛黑褐色;趾長、爪尖棲息於有鬆柏的山林,住在陡壁或石洞中,窩如鳥巢,內鋪細枝、草葉等。
分類與分佈
  本類動物多數分佈在亞洲東南部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中,僅少數幾種分佈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的溫帶與寒溫帶森林中。
  中華鼯鼠在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17屬16種,其中中國特産的有3種。
  在我國分佈有溝牙鼯鼠、毛耳飛鼠、黑白既鼠、紅白鼯鼠、棕足鼯鼠、小鼯鼠。海南鼯鼠、白頰鼯鼠、麗鼯鼠、白斑鼯鼠、臺灣鼯鼠、棕鼯鼠、灰鼯鼠、雲南鼯鼠、低泡飛鼠、飛鼠、黑白飛鼠、復齒鼯鼠等,多産於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臺灣、海南、甘肅、西藏、福建、青海、河南、新疆。吉林、黑竜江、河北、陝西等省區。
用途與效益
  鼯鼠有獨特的用途,其糞便是著名的中藥材——五靈脂。五靈脂含有樹脂、尿素。尿酸、維生素a等成分,性味成溫,具有緩解平滑肌痙攣,止痛活血的功能。主治心絞痛、胃痛,以及婦科血滯腹痛等癥。如著名的方劑有“失笑散”等。每衹成鼠每月可産五靈脂500剋左右,目前五靈脂市場價每500剋約為15元。
  提高人藥的五靈脂的質量,關鍵在於“五抓”:
  一抓適時采收。鼯鼠的糞尿,在一年四季均可收取,但以春。秋季為多,且質量較高;
  二抓除雜質。為保五靈脂純潔,要揀淨砂石、泥土等雜物;
  三抓晾曬。五靈脂要自然乾燥,為此,放在見陽光、有風的地方曬幹;
  四抓包裝。把自然乾燥好的五靈脂,用紙包裝好,放在箱中保存待銷;
  五抓防潮。把箱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
生活習性
  夜間和晨昏活動。主要以鬆柏葉為食,喜食鬆柏籽。
  中華鼯鼠主要生活在柏樹林山地中。其生活習性有“六大”特點:
  一是不壘窩,居住現成的岩壁石縫或洞穴中;
  二是喜安靜,膽小;
  三是有“兩怕”,既怕寒冷,又怕高溫;
  四是晝伏夜出,覓食鳴叫;
  五是定點排便;
  六是滑翔。一旦遇到敵害及特殊情況,展開飛膜從上往下滑行逃走。
繁殖
  中華鼯鼠的壽命一般為7-10年,繁殖年限7-8年左右。每年2-4月為鼯鼠的交配期。母鼯鼠在發情期發出悠揚而動聽的求偶聲,公鼠聽聲即到,很快達成交配。母鼠懷孕期為75天,每年産1胎,l胎産l-3衹,少數達5衹以上。小鼯鼠出生後,一個月睜眼,45天長全毛,一般3個月以後自行采食。轉為獨立生活。
飼養管理
  1.建捨。選地勢乾燥、安靜、排水良好的地方建捨。一般采取洞養或箱養法飼養。一是洞養法。即在墻內修好鼠洞,由三部分構成,內為居室,嚮前左右兩邊為排便點及食、水器。一般洞穴離地面80釐米以上,洞深40-50釐米,兩側占地30釐米,洞口安裝開閉門或用鐵絲網罩起來。洞內居室墊柔軟雜草,每洞養2-3衹。2是籠養法。用鐵絲做適用籠,放或挂在室內,籠由三部分組成,居住室、食、水器點,及排糞地點,為便於集中和收集方便,以放鉢盤為宜。
  2.飼料。人工飼養條件下,為取得鼯鼠排出的糞尿,保證五靈脂的質量,既黑又光亮,投喂飼料必須把好“兩關”:一是飼料關。鼯鼠主食柏樹葉及樹籽。為此,要常年投喂柏樹葉及柏樹籽。不可亂喂其它代食品,以免引起糞尿變質;二是新鮮關。鼯鼠喜食新鮮的柏樹葉,幹柏樹葉不喜食。為此,喂鼯鼠以當日采、當日喂為宜。
  3.科學飼喂。做到:一定時。每天投喂2次,由於鼯鼠有吃夜食的習性,為此,以晚多喂,早適量給食;二自由采食,以不定量為宜,讓其吃飽吃好;三給水。供足清水,讓鼠自由飲,但水質必須清潔,不飲污水。
  4.加強對仔鼠的管理。專業戶飼養表明,在仔鼠生長期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補喂。對母鼯鼠在繁殖期補喂玉米麵加少量的白糖,煮成糊狀,以提高産奶量;在仔鼠斷奶後,也要補喂上述飼料;二是不可亂動仔鼠;三是適時更換墊草;四是仔鼠自食後要適時分窩。
  5.防治疫病和敵害。堅持“兩早”:一是無病早防。每日清掃洞、籠,喂前刷洗食、水器,不可喂黴變或幹柏樹葉,註意防止貓。黃鼠狼、老鷹等天敵的傷害;二是有病早治。經常觀察鼯鼠動態,已發現病癥有感冒、腸炎,一旦發生應及時治療。
  6.適時出欄。出售種鼯鼠以斷奶後,能自食獨立生活為宜。
中華鼯鼠的馴養與管理
  1.用途
  中華鼯鼠,又名催生子、飛鼠、寒號鳥。屬哺乳綱,嚙齒目,鼯鼠科,草食藥用動物。中華鼯鼠似鬆鼠,眼圓大,耳廓發達,身被柔毛,灰褐或棕灰色,前後肢之間有寬而多毛的飛膜,藉此從樹上或岩壁上嚮下滑行。在我國分佈有溝牙鼯鼠、毛耳飛鼠、黑白鼯鼠、紅白鼯鼠、棕足鼯鼠、小鼯鼠、海南鼯鼠、復齒鼯鼠等。多産於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臺灣、海南島、甘肅、西藏、福建等省區。中華鼯鼠的糞尿是著名的中藥材———五靈脂。每千克達元。據初步測定,五靈脂含有樹脂、尿素、尿酸、維生素a等成分,性味鹹溫,具有緩解平滑肌痙攣、止痛活血、滋陰通産之功效。是治療婦科病的良藥。也能治療胃病、腹痛、關節痛、心絞痛及毒蟲咬傷、骨折腫痛等癥。如著名的方劑有“失笑散”等。
  2.生活習性
  中華鼯鼠,主要生活在柏樹林山中。其生活習性有“六大”特點:一是不壘窩,居住在現成的岩石縫或穴洞中;二是喜安靜,膽小;三是有“兩怕”,怕寒,怕高溫;四是晝伏夜出覓食、鳴叫;五是定點排便;六是滑翔,一旦遇到敵害及特殊情況,展開飛膜從上往下滑行逃走。
  3.繁殖
  中華鼯鼠,其壽命一般約8至10年,繁殖年限7至8年左右。每年2至4月是鼯鼠的交配期。母鼯在發情期發出悠揚而動聽的求偶聲,公鼠聽聲即到,很快進行交配。母鼠懷孕期為75天,每年1胎,胎産1至3衹,少數達5衹以上。小鼯鼠生後一個月睜眼,45天全毛,一般3個月以後自行采食,轉為獨立生活。
  4.飼養管理
  4.1建捨選地勢乾燥、安靜、排水良好的地方建捨。一般采取洞養或籠養法。洞養法。即在墻內修好鼠洞,由三部分構成,內為居室、産仔室,外左右兩邊為排便點、食水器處,洞口安裝開閉門或用鐵絲罩起來,洞內居室墊軟雜草,每洞養2至3衹。籠養法。用鐵絲做籠,放在室內或挂在室內,也是由三部分組成,即有居住室、食器、水器和排便點。為便於集中排尿,以放鉢盤為宜,為調教其定點排便,先在鉢盤內放一點自便糞尿。
  4.2飼料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為取得純正的鼯鼠糞尿,保證五靈脂的質量,達到又黑又亮,投喂飼料必須把“兩關”:一是料質關。成年鼯鼠主要食柏樹葉、柏樹籽,不可以其它代食品投喂,以免引起糞尿變質,影響五靈脂的質量;二是新鮮關。鼯鼠喜食新鮮的柏樹葉,對幹柏樹葉不喜食。所以,喂鼯鼠以當時採集,當日喂為宜。
  4.3科學飼喂做到“三定”:一定時,每天喂2次,由於鼯鼠有吃夜食的習性,因此,以晚多喂,早補充;二定量,自由采食,吃飽吃好;三定水,供足清水,讓鼠自由飲,千萬註意水質清潔,不可飲污水。
  4.4加強對仔鼠的管理專業戶飼養表明,在仔鼠生長期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補喂。在仔鼠斷奶後要補喂玉米麵加少量的白糖,煮成粥投喂;二是不可亂動仔鼠;三是適時更換墊草;四是仔鼠斷奶後要適時分離;五是最適宜的室溫為15至22℃。
  4.5防治病害堅持“兩早”:一是無病早防,每天清掃洞、籠,喂前刷洗食、水器,嚴禁喂黴變或幹柏樹葉,註意防貓、黃鼠狼等天敵傷害;二是有病早治,經常觀察鼯鼠動態,若發現病癥如感冒、腸炎等及時治療。
  4.6適時出欄出售種鼠以斷奶後能獨立生活為宜。
  5.五靈脂的收取與加工
  提高入藥五靈脂的質量,關鍵在於“五抓”:一抓適時采收。鼯鼠的糞尿,在一年四季均可收取,但以春秋時較多,且質量高;二抓除雜質,為保五靈脂純潔,要揀淨砂石、泥土等雜物;三抓晾曬,五靈脂要自然乾燥,為此,要放在有微風的地方曬幹;四抓包裝,把自然乾燥好的五靈脂,用紙包裝好,放在木箱中保存;五抓防潮,把木箱放在通風乾燥地方保存待銷。
包含詞
中華鼯鼠的馴養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