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中華地鱉
目錄
No. 1
  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中華地鱉屬於鱉鐮科、地鱉亞科。別名地鱉蟲,藥用名稱蘇土元。雌雄異型,雄有翅而雌無翅。雌成蟲身體扁平,橢圓形,背部隆起似鍋蓋。體長30毫米--35毫米,體寬26毫米--30毫米。身體背面常呈黑褐色並有灰藍色光澤,腹面為紅棕色。足的脛節多刺,附節的末端有1對爪。兩個復眼相距較近;腹部生殖板後緣直,中間有一小切縫。
  雄成蟲有2對發達的翅膀,前翅革質,脈紋清晰,後翅膜質,脈翅黃褐色,身體呈淺褐色,身上無光澤,披有纖毛。體長30毫米--36毫米;寬15毫米--21毫米。 卵粒包在卵鞘中,每個卵鞘長10毫米、寬5毫米,初産下的卵鞘紫紅色而後顔色逐漸變深,成為棕褐色,卵鞘表面有數條微彎麯的縱溝,內陷一側較厚,較薄一側生有鋸齒狀鈍刺,每個卵鞘平均有卵10粒左右。剛從卵鞘中孵化出來的幼蟲為乳白色,形似小臭蟲,蟲體外包着透明的卵膜。幼蟲脫開卵膜後,即能活潑地爬行。體色由乳白色變成黃褐色並逐漸加深成深褐色,表面有黑色、的光澤。 中華地鱉蟲主要分佈在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
  參:地鱉條。
No. 2
  分類地位:中華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六足總綱、昆蟲綱、有翅亞綱、蜚蠊目、鱉鐮科、地鱉亞科、地鱉屬的一種。
  別名:地鱉蟲。
  藥用名稱:蘇土元。
  形態特徵:雌雄異型,雄有翅而雌無翅。雌成蟲身體扁平,橢圓形,背部隆起似鍋蓋。體長30毫米--35毫米,體寬26毫米--30毫米。身體背面常呈黑褐色並有灰藍色光澤,腹面為紅棕色。足的脛節多刺,附節的末端有1對爪。兩個復眼相距較近;腹部生殖板後緣直,中間有一小切縫。雄成蟲有2對發達的翅膀,前翅革質,脈紋清晰,後翅膜質,脈翅黃褐色,身體呈淺褐色,身上無光澤,披有纖毛。體長30毫米--36毫米;寬15毫米--21毫米。 卵粒包在卵鞘中,每個卵鞘長10毫米、寬5毫米,初産下的卵鞘紫紅色而後顔色逐漸變深,成為棕褐色,卵鞘表面有數條微彎麯的縱溝,內陷一側較厚,較薄一側生有鋸齒狀鈍刺,每個卵鞘平均有卵10粒左右。剛從卵鞘中孵化出來的幼蟲為乳白色,形似小臭蟲,蟲體外包着透明的卵膜。幼蟲脫開卵膜後,即能活潑地爬行。體色由乳白色變成黃褐色並逐漸加深成深褐色,表面有黑色、的光澤。
  分佈:中華地鱉主要分佈在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
包含詞
中華地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