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徵信係統又稱消費者信用信息係統,主要為消費信貸機構提供個人信用分析産品。隨着客戶要求的提高,個人徵信係統的數據已經不再局限於信用記錄等傳統運營範疇,註意力逐漸轉到提供社會綜合數據服務的業務領域中來。個人徵信係統含有廣泛而精確的消費者信息,可以解决顧客信息量不足對企業市場營銷的約束,幫助企業以最有效的、最經濟的方式接觸到自己的目標客戶,因而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個人徵信係統的應用也擴展到直銷和零售等領域。在美國個人徵信機構的利潤有三分之一是來自直銷或數據庫營銷,個人徵信係統已被廣泛運用到企業的營銷活動中。
2005年7月1日起,央行力推的全國個人徵信係統在北京、浙江、廣東、重慶、陝西、廣西、四川和湖南8個省份聯網。2005年年底,我國所有商業銀行和部分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將聯合起來,實現個人信用信息的共享。
以前衹知道美國有着成熟的個人徵信係統,現如今這套係統離我國普通老百姓越來越近。不過,對個人徵信係統,你到底瞭解多少呢?
給百姓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個人徵信係統將逐步影響個人的經濟生活。那麽,給老百姓生活到底帶來哪些變化?人民銀行的官員用一句話來總結:幫助個人積纍信譽財富、方便個人藉款。
目前,個人在申請銀行貸款、信用卡等業務時,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要提供很多材料,以證明自身信用,很多情況下,還可能因無法證明自己的信用狀況而得不到貸款。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成後,相當於為個人建立了一個信用檔案,每一次按時支付水、電、燃氣和電話費,以及按時嚮銀行還本付息,都會為個人積纍成一筆信譽財富,可以用作銀行藉款的信譽抵押品,為以後獲得銀行貸款提供方便。
可以預見,隨着全國個人徵信係統的不斷鋪開和成熟,今後嚮銀行貸款時,銀行會先查一下你的信用報告,如果你的信用很好,則有可能得到銀行在貸款利率上的優惠。
它的另一個作用是:個人信用記錄是商業銀行信貸决策的參考依據,一旦産生不良信用記錄,對個人信用造成不良影響,將會增加個人再次獲得銀行貸款、辦理信用卡或授信業務的難度。要知道,個人徵信係統所收集的信息,要保存較長年限,且不能擅自更改。
因此,人民銀行的有關人士提醒老百姓,要重視對個人信用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通過全國聯網,留有不良記錄的失信者名單,不僅會出現在本省份的銀行係統內,還將為其他省份的金融機構資源共享。
為了更好保護個人權益,專傢提醒說,個人在與銀行發生藉貸業務時,也有權要求查詢係統中本人的信用信息,如發現個人信用記錄內容有錯誤,應盡快聯繫提供信用報告的機構。如果藉款人對係統中關於本人的記錄産生異議,可以嚮中國人民銀行銀行信貸徵信服務中心或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申請異議處理,以便及時糾正錯誤。
信用記錄屬隱私
個人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身份識別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二是貸款信息,包括貸款發放銀行、貸款額、貸款期限、還款方式、實際還款記錄等;三是信用卡信息,包括發卡銀行、授信額度、還款記錄等。隨着數據庫建設的逐步完善,還將採集個人支付電話、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費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稅等公共信息,以全面反映一個人的信用狀況。
不少人擔心,包括這麽多個人信息的紀錄會不會泄露出去,從而給當事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人民銀行有關人士表示,大可不必擔心。個人信用信息並非可以隨便公諸於衆的資信,相反它屬於個人的隱私。銀行衹能經當事人書面授權,在審核個人貸款、信用卡申請或審核是否接受個人作為擔保人等個人信貸業務,以及對已發放的個人貸款及信用卡進行信用風險跟蹤管理時,才能查詢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