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詩人: 韋應物 Wei Yingwu
吏捨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From office confinement all year long,
I have come out of town to be free this morning
Where willows harmonize the wind
And green hills lighten the cares of the world.
I lean by a tree and rest myself
Or wander up and down a stream.
...Mists have wet the fragrant meadows;
A spring dove calls from some hidden place.
...With quiet surroundings, the mind is at peace,
But beset with affairs, it grows restless again....
Here I shall finally build me a cabin,
As Tao Qian built one long ago. 詩人: 陳耆卿 Chen Qiqing 要拓郊原眼,短筇扶我東。 秧寒針怯水,麥熟浪酣風。 古寺荒煙外,孤禽落照中。 得醪嫌獨醉,猶及灌園翁。 詩人: 韓維 Han Wei 東郊 絲雨破浮埃,綉騎尋芳兩兩來。 十畝霜陰青翳目,一篙溪色碧於苔。 林花泛日鶯求友,壠麥含風雉應媒。 緑柳朱欄多酒市,杖頭誰伴玉山頽。 西周時,特指其東都王城以東的郊外 Western Zhou Dynasty, especially as the East is east of the outskirts of King City 西周 時,特指其東都 王城 以東的郊外。 周 滅 商 後,遷 殷 民於此。《書·君陳》:“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 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 Refers to the outskirts of capital or city to the east of 泛指國都或城市以東的郊外。《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 漢 班固 《西都賦》:“東郊 則有通溝大漕。”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 陳王 鬭雞道, 安仁 采樵路。東郊 豈異昔,聊可閑餘步。”《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傢》:“東郊 漸覺花供眼,南陌依稀草吐芽。” 一.韋應物詩作 One. Yingwu poems 【標題】:東郊
【作者】:韋應物
【體裁】:詩
【格律】:五言古詩
【朝代】:唐
【原文】:
吏捨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格律】:○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吏捨跼終年,出郊曠清曙。
●●○○○,●○●○▲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
終罷斯結廬,慕陶直可庶。
○●○●○,●○●●▲
【註釋】:
1. 跼(jú):拘束。
2. 曠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暢。
3. 澹:澄靜;慮:思緒。
4. 靄:迷蒙貌。
5. 庶:庶幾,差不多。
【譯文】: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實在煩悶,清晨出去郊遊頓覺精神歡愉。
嫩緑的楊柳伴隨着春風蕩漾,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靠着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澗流旁任憑意願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細雨,寧靜的大地到處是春鳩鳴啼。
本愛長處清幽屢次不得如願,衹因公務纏身行跡十分匆促。
終有一日罷官歸隱在此結廬,羨慕陶潛差不多能得到樂趣。
【寫作背景】:
作者晚年對陶淵明極為嚮往,不但做詩效陶體,而且在生活上也慕陶,等陶。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說卒於貞元九年(793)。15歲起以三衛郎為玄宗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安史之亂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代宗廣德至德宗貞元間,先後為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比部員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蘇州刺史。貞元七年退職。世稱韋江州、韋左司或韋蘇州。韋應物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其山水詩景緻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壯闊,則顯示韋詩雄豪的一面。其田園詩實質漸為反映民間疾苦的政治詩。代表作有《觀田傢》。此外,他還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憤之作。部分詩篇思想消極,孤寂低沉。韋詩各體俱長,七言歌行音調流美,“纔麗之外,頗近興諷”(白居易《與元九書》)。五律一氣流轉 ,情文相生,耐人尋味。五、七絶清韻秀朗,《滁州西澗》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句,寫景如畫,為後世稱許。韋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衝淡閑遠,語言簡潔樸素。但亦有穠麗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學陶淵明為主,但在山水寫景等方面,受謝靈運、謝朓的影響。此外,他偶亦作小詞。今傳有10捲本《韋江州集》、兩捲本《韋蘇州詩集》、10捲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
【鑒賞】:
這是寫春日郊遊情景的詩。詩先寫拘束於公務,因而案牘勞形。次寫詩人走出官衙,春日郊遊,呼吸到郊外清新的空氣而心曠神怡,快樂無限。再寫歸隱不遂,越發慕陶,想到要在此結廬長住,表現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詩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了回歸自然的清靜快樂。人世哲,經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可謂風景陶冶情懷的絶唱。 二.明朝人物 Two Ming Dynasty figures 東郊 :(生卒年待考),山東安德人(今山東陵縣)。著名明朝中期御史。巡按應天府,行部過常州。當時明武宗朱厚燳南巡,遇都指揮僉事江彬縱其黨羽橫行州郡,烏煙瘴氣。推官張曰韜上書於東郊 ,東郊 命其登上自己的船。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農歷9月6日,明武宗在淮安清江浦上釣魚泛舟,由於站腳不穩跌入江中,東郊 在明武宗落水危急時救護了明武宗。由於當時已經是九月天氣,江水寒冷,加之明武宗已經被女色掏空了身體,這一病就再也沒有起來。據傳,明武宗後給東郊 留下一道秘旨,令其在自己百年後交給皇太後。明武宗一行匆匆回到京城,雖然太醫們盡心治療,可還是沒有輓回武宗的生命,數月之後病逝。明武宗在豹房(今北京海澱科學城豹房)病逝後,東郊 立即將密旨交給皇太後張皇后。張皇后視旨後,即降懿旨騙捕了江彬,並抄其傢。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後,首務即是“磔彬於市”,即活剮了江彬。 : Eastern Suburbs 東郊 村東郊 社區東郊 管理區東郊 居委會東郊 鎮東郊 鄉東郊 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