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東營經濟開發區
目錄
No. 1
  開發區基本情況
  東營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是1992年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2002年9月被省政府批準為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是山東省政府批準的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的主要載體。開發區連續3年被省政府授予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連續7年被省開發區協會和國傢開發區協會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2003年被授予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自2004年以來,先後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認證和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認證。2005年,在全省省級開發區綜合實力考核排名中,名列第4位。
  開發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發展條件,使其具備了“五大比較優勢”:一是良好的城市區位。開發區位於東營市的中心城區,兩者已完全融為一體,建設目標是現代化新城區。開發區距北京、天津、青島、濟南分別為5個小時、3個小時、2個小時和1.5個小時的路程;距東營港、東營飛機場分別為1個小時和15分鐘的路程;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黃東大鐵路和環渤海高速公路均穿過開發區,位於開發區內的廣利港已通過省發改委核準,即將開工建設。二是優越的發展定位。最近,山東省政府為應對天津濱海新區開發戰略,確定在山東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主陣地在東營市。東營市委、市政府編製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把東營經濟開發區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的三大功能片之一,重點發展現代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東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提升。三是廣阔的發展空間。當前,面臨國傢地根緊縮的形勢,大多數開發區的發展都受到土地問題的睏擾,有的開發區是空間不足、拓展無望,有的開發區雖然有足夠的空間,但土地多屬集體土地或耕地,開發成本太高或無法開發,從而嚴重影響項目的落地。而東營經濟開發區管轄區面積達到150平方公裏,土地資源豐富,外延空間很足,且土地多為國有未利用土地或荒鹼地,開發利用非常便利。近期,東營市委、市政府為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的需要,擬將東營經濟開發區的管轄區進一步嚮東延伸。四是強大的支撐體係。東營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的發展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東營市還有油地校合作的良好基礎,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和石油行業最高學府中國石油大學均坐落在東營市,且均有着強大的資金、技術、人才和項目優勢,為開發區加快發展構建起了強大的外部支撐體係。五是堅實的發展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區內形成了方圓、高原、大海、華泰化工、科英電子等一批骨幹企業,還有美國杜邦鈦白粉項目、德國恩德風力設備項目、方圓第三工業園項目、高原第三工業園項目、勝鑫防腐工程項目等一批大高外項目將要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産,以這些項目為竜頭,石油設備製造、有色金屬、精細化工與????化工、紡織服裝四大産業初具規模,為開發區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05年,全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03.2億元;實現生産總值34.2億元;實現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4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5.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44億美元。今年1—10月份,全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71.94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生産總值60.58億元,同比增長112.2%;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6.3億元,同比增長32%;完成稅收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36.7%;實現財政總收入5.16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28.4%;完成進出口總額4.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32億美元。東營經濟開發區已成為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亮點,對黃河三角洲的開發建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示範、帶動、輻射和促進作用。
  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們按照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重點開展了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大高外項目,統籌中小項目,招商引資不斷實現新突破。按照“重外而不輕內、抓大而不放小”的原則,深入開展專業招商,進區項目數量與質量全面提升。1—10月份,新批準進區加工製造業項目61個,其中過億元的項目14個,外資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49億元。引進了投資10億元的方圓氧氣底吹造鋶捕金新工藝項目,投資超過3億元的高原第三工業園項目,投資1.8億元的孚勝起重設備項目、投資1.47億元的勝鑫氮化防腐管材項目,以及投資1300萬美元的德國恩德風力發電設備製造項目等一批大高外項目。截至目前,纍计批準進區加工製造業項目430個,項目總投資305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項目60個,外商投資項目57個。一是抓專業招商隊伍建設。成立了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招商機構,公開招聘各方面的專業人才,打造出了一支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招商隊伍。二是抓招商載體建設。設立了四個駐外招商站,建立起了四種文字的開發區網站,針對不同領域開展招商。充分利用全市經貿洽談會的載體作用,集中開展招商活動,連續四屆均取得了豐碩成果。三是抓大高外項目招商。引進了總投資超過10億美元的杜邦鈦白粉項目,發揮杜邦鈦白粉項目及普萊剋斯工業氣體項目等為其配套的世界級項目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面嚮國內外吸引精細化工類項目入駐,將濱海工業園打造成為世界級的精細化工基地。實施了歐盟—中國(東營)企業合作項目,已簽定合作協議36項,簽約金額3.53億美元,對歐招商有了良好開端。四是抓中小項目招商。規劃建設了中小項目區和標準廠房區,集中擺放中小項目,努力形成集聚效應。五是抓面嚮勝利油田的招商。東營市和勝利油田共同在開發區內規劃建設了10平方公裏的勝利油田工業園,已引進項目29個,項目總投資40億元,預計年底將有16個項目正式投産,全部達産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多億元。工業園力爭2007年全部布滿項目,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石油化工和機械製造基地。
  (二)突出二産,繁榮三産,經濟運行勢頭良好。按照“工業立區、科技強區、服務業興區”的發展思路,努力提高經濟整體實力。區內已投産工業企業154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5傢,外資企業25傢;在建項目80餘個,年底可新增投産企業40傢;商貿流通類企業500余家,個體工商戶1600餘戶。一是加快膨脹骨幹企業。製定了鼓勵區內企業加快發展的扶持性政策,每個重點企業都有一個班子成員牽頭的推進服務小組跟蹤服務。方圓公司、高原公司均建設了三個工業園,方圓公司今年銷售收入可突破80億元,“十一五”末有望達到500億元,目前陰極銅産能居全國同行業第六位,民營企業第1位;高原公司今年銷售收入可突破50億元,“十一五”末可達到100億元,正在籌備上市;大海集團投資建設了5個項目。二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區內59傢企業的110個科技項目列入國傢、省、市各類科技計劃,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市的27.8%,科英激光電子、天信紡織的技術研發機構以及高原公司的“山東省石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傢級名牌産品1個,省級名牌産品2個。三是全面實施外嚮帶動戰略。區內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達到55傢,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44傢。四是積極繁榮現代服務業。委托中山大學編製了開發區綜合服務區修建性詳規,對於規劃範圍內的工業用地,逐步通過雙贏的方式實行“退二進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發展平臺。
  (三)創新理念,豐富內涵,服務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先後推出了“封閉式管理”、“個性化”服務、“零收費”服務,以及“零距離接觸、零收費管理、零投訴服務、零障礙發展”的“四零”服務理念,服務環境建設呈現出了五個特點:一是管理規範。未經開發區管委會同意,任何部門不能到區內企業開展檢查、驗收、評比等活動,有效杜絶了“三亂”現象的發生。二是政策優惠。在企業融資、出口創匯、技術創新、服務業發展等方面製定了一係列扶持和奬勵政策。區內實行“零收費”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免繳或由管委會代繳7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三是審批高效。建設了現代化的“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由浪潮集團量身定作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行政審批係統,具有“網上審批”、“一條竜”審批等特點,具備並聯審批、短信提醒、超時提醒、遠程視頻、統計監督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審批效率。開展項目全程代辦,實行“緑色通道”制度,對於投資數額大、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直接進入“緑色通道”優先辦理。四是服務到位。開展了“企業服務年”活動,打造出了“項目洽談、項目審批、建設管理、投産後服務”四個平臺,構築起了大服務格局。成立了區內企業傢俱樂部,每周五召開企業傢早餐會,加強企業之間、企業與管委會之間、企業與金融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組織實施了以“十大工程”、“十大項目”、“十件實事”為內容的“三個十”工程,集中解决睏擾企業職工和居民的實際問題。五是查處有力。對於侵犯投資者權益的人和事,一經投訴,嚴肅查處。
  (四)超前規劃,強力投資,配套環境不斷完善。一是高起點規劃。投資900餘萬元,委托英國巴碩國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編製了開發區總體規劃;委托日本日建設計株式會社編製了開發區中心商務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委托新加坡裕廊國際工程限公司編製了濱海工業園總體規劃;委托美國百泰設計公司編製了開發區緑地景觀規劃。堅持做到規劃的高起點、廣覆蓋,努力打造開發區“百年規劃”。二是高標準建設。已纍计完成基建投資26.8億元,區內通車里程達到145公裏,供暖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 ,市政設施齊全,先期的40平方公裏全部達到“七通一平”條件。三是高效能管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把“三關”:嚴把基建工程招投標關,各項工程均面嚮全國招投標,增加招標的透明度。嚴把工程管理關,面嚮全國公開招標組建了監理公司庫,嚴格管理,加強考核,確保工程監理質量。嚴把工程審計關,面嚮全國公開招標組建了審計公司庫,隨時淘汰有不良記錄的審計公司,實行跟蹤審計,投資200萬元以上的工程全部實行二次審計。去年開發區已完工工程審減率達到25%,審減額達到1億元。在區內油田土地收回及障礙物清理方面,通過費用包幹認領等方式,去年節約資金1400餘萬元。位於開發區內的廣利港已經省發改委立項,即將開工建設。
  (五)加強管理,強化經營,經營開發區取得顯著成效。重點做了“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資産經營管理文章。成立了高創投資有限公司,國有資産運營公司即將成立,將區內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資産全部劃入公司名下,提高融資能力。二是做好土地經營管理文章。對於工業用地,嚴格落實國傢規定的項目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從嚴控製土地;對於商住用地,全部實行招拍挂,努力實現其最大效益。開展了項目推進和土地清理工作,對於圈而不建沒有投資誠意和能力的項目,調整或收回其占用土地。開展了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清理工作,對於按照協議固定資産投資不達標的企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補交土地差價或收回多占土地。目前已纍计收回或調整土地2000餘畝。面嚮全國公開招標組建了土地評估公司庫,確保土地評估價值的客觀性。三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文章。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吸引海南竜灣港為濱海工業園吹填造陸,並負責工業園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使濱海工業園近8億元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實現了政府零投入。北京天童公司投資1.08億元在區內實施管網集約化建設工程,有效解决了地下管網多處建設、重複浪費等問題。開發區地方鐵路項目已與中鐵四局簽署協議,由對方投資建設和經營。
  (六)完善機構,優化隊伍,機關建設全面加強。一是機構配備逐步完善。開發區管委會共有內設部門11個,除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為副縣級建製外其餘均為正科級建製,派出部門11個。二是團隊建設不斷加強。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共有班子成員10名,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各2名,年齡結構合理。開發區管委會為解决機構編製不足的問題,探索實施了政府雇員製,在人才引進與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管委會職工中35歲以下人員占60%以上,大學以上學歷人員占80%以上,正式在編人員不足40%,形成了一支管理高效的團隊組織,可以提供符合國際慣例的優質服務。三是機關效能不斷提高。認真落實質量管理體係標準,全面推行網上辦公自動化係統,機關效能規範高效。四是廉政建設成效顯著。完善制度,嚴格程序,切實加強人、財、物和工程管理,管委會無一人一事出現廉潔問題。
  (七)強化城區意識,堅持和諧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開發區率先在全省省級開發區中通過區域環境評價,全區緑化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居民小區3個,在建2個,商貿娛樂設施齊全。大力實施緑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斷加大環保監察和城區監管力度,城區面貌日新月異。開發區黨工委組織開展了機關和企業兩個批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黨員和群衆滿意率都達到了100%。深入推進非公有製企業黨建工作,建立了非公製企業黨組織18個。深入實施“信用開發區”建設,營造出了誠實、守信的法製環境。堅持開展“平安開發區”建設,深化“打防控體係”建設,大力開展“嚴打整治”和“打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確保了全區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不斷加強工會、共青團組織建設,積極做好婦女、兒童、計生工作,增強了內部凝聚力和嚮心力,有效維護了職工和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任務,開發區有决心、有信心、有恆心,敢於應對挑戰,善於搶抓機遇,自我加壓,團结拼搏,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嚮更高層次邁進,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現代化新城區。
開發區基本情況
  東營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是1992年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2002年9月被省政府批準為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是山東省政府批準的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的主要載體。開發區連續3年被省政府授予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連續7年被省開發區協會和國傢開發區協會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2003年被授予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自2004年以來,先後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認證和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認證。2005年,在全省省級開發區綜合實力考核排名中,名列第4位。
  開發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發展條件,使其具備了“五大比較優勢”:一是良好的城市區位。開發區位於東營市的中心城區,兩者已完全融為一體,建設目標是現代化新城區。開發區距北京、天津、青島、濟南分別為5個小時、3個小時、2個小時和1.5個小時的路程;距東營港、東營飛機場分別為1個小時和15分鐘的路程;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黃東大鐵路和環渤海高速公路均穿過開發區,位於開發區內的廣利港已通過省發改委核準,即將開工建設。二是優越的發展定位。最近,山東省政府為應對天津濱海新區開發戰略,確定在山東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主陣地在東營市。東營市委、市政府編製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把東營經濟開發區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的三大功能片之一,重點發展現代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東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提升。三是廣阔的發展空間。當前,面臨國傢地根緊縮的形勢,大多數開發區的發展都受到土地問題的睏擾,有的開發區是空間不足、拓展無望,有的開發區雖然有足夠的空間,但土地多屬集體土地或耕地,開發成本太高或無法開發,從而嚴重影響項目的落地。而東營經濟開發區管轄區面積達到150平方公裏,土地資源豐富,外延空間很足,且土地多為國有未利用土地或荒鹼地,開發利用非常便利。近期,東營市委、市政府為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的需要,擬將東營經濟開發區的管轄區進一步嚮東延伸。四是強大的支撐體係。東營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的發展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東營市還有油地校合作的良好基礎,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和石油行業最高學府中國石油大學均坐落在東營市,且均有着強大的資金、技術、人才和項目優勢,為開發區加快發展構建起了強大的外部支撐體係。五是堅實的發展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區內形成了方圓、高原、大海、華泰化工、科英電子等一批骨幹企業,還有美國杜邦鈦白粉項目、德國恩德風力設備項目、方圓第三工業園項目、高原第三工業園項目、勝鑫防腐工程項目等一批大高外項目將要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産,以這些項目為竜頭,石油設備製造、有色金屬、精細化工與????化工、紡織服裝四大産業初具規模,為開發區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05年,全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03.2億元;實現生産總值34.2億元;實現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4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5.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44億美元。今年1—10月份,全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71.94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生産總值60.58億元,同比增長112.2%;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6.3億元,同比增長32%;完成稅收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36.7%;實現財政總收入5.16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28.4%;完成進出口總額4.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32億美元。東營經濟開發區已成為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亮點,對黃河三角洲的開發建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示範、帶動、輻射和促進作用。
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們按照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重點開展了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大高外項目,統籌中小項目,招商引資不斷實現新突破。按照“重外而不輕內、抓大而不放小”的原則,深入開展專業招商,進區項目數量與質量全面提升。1—10月份,新批準進區加工製造業項目61個,其中過億元的項目14個,外資項目5個,項目總投資49億元。引進了投資10億元的方圓氧氣底吹造鋶捕金新工藝項目,投資超過3億元的高原第三工業園項目,投資1.8億元的孚勝起重設備項目、投資1.47億元的勝鑫氮化防腐管材項目,以及投資1300萬美元的德國恩德風力發電設備製造項目等一批大高外項目。截至目前,纍计批準進區加工製造業項目430個,項目總投資305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項目60個,外商投資項目57個。一是抓專業招商隊伍建設。成立了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招商機構,公開招聘各方面的專業人才,打造出了一支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招商隊伍。二是抓招商載體建設。設立了四個駐外招商站,建立起了四種文字的開發區網站,針對不同領域開展招商。充分利用全市經貿洽談會的載體作用,集中開展招商活動,連續四屆均取得了豐碩成果。三是抓大高外項目招商。引進了總投資超過10億美元的杜邦鈦白粉項目,發揮杜邦鈦白粉項目及普萊剋斯工業氣體項目等為其配套的世界級項目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面嚮國內外吸引精細化工類項目入駐,將濱海工業園打造成為世界級的精細化工基地。實施了歐盟—中國(東營)企業合作項目,已簽定合作協議36項,簽約金額3.53億美元,對歐招商有了良好開端。四是抓中小項目招商。規劃建設了中小項目區和標準廠房區,集中擺放中小項目,努力形成集聚效應。五是抓面嚮勝利油田的招商。東營市和勝利油田共同在開發區內規劃建設了10平方公裏的勝利油田工業園,已引進項目29個,項目總投資40億元,預計年底將有16個項目正式投産,全部達産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多億元。工業園力爭2007年全部布滿項目,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石油化工和機械製造基地。
  (二)突出二産,繁榮三産,經濟運行勢頭良好。按照“工業立區、科技強區、服務業興區”的發展思路,努力提高經濟整體實力。區內已投産工業企業154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5傢,外資企業25傢;在建項目80餘個,年底可新增投産企業40傢;商貿流通類企業500余家,個體工商戶1600餘戶。一是加快膨脹骨幹企業。製定了鼓勵區內企業加快發展的扶持性政策,每個重點企業都有一個班子成員牽頭的推進服務小組跟蹤服務。方圓公司、高原公司均建設了三個工業園,方圓公司今年銷售收入可突破80億元,“十一五”末有望達到500億元,目前陰極銅産能居全國同行業第六位,民營企業第1位;高原公司今年銷售收入可突破50億元,“十一五”末可達到100億元,正在籌備上市;大海集團投資建設了5個項目。二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區內59傢企業的110個科技項目列入國傢、省、市各類科技計劃,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市的27.8%,科英激光電子、天信紡織的技術研發機構以及高原公司的“山東省石油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傢級名牌産品1個,省級名牌産品2個。三是全面實施外嚮帶動戰略。區內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達到55傢,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到44傢。四是積極繁榮現代服務業。委托中山大學編製了開發區綜合服務區修建性詳規,對於規劃範圍內的工業用地,逐步通過雙贏的方式實行“退二進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發展平臺。
  (三)創新理念,豐富內涵,服務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先後推出了“封閉式管理”、“個性化”服務、“零收費”服務,以及“零距離接觸、零收費管理、零投訴服務、零障礙發展”的“四零”服務理念,服務環境建設呈現出了五個特點:一是管理規範。未經開發區管委會同意,任何部門不能到區內企業開展檢查、驗收、評比等活動,有效杜絶了“三亂”現象的發生。二是政策優惠。在企業融資、出口創匯、技術創新、服務業發展等方面製定了一係列扶持和奬勵政策。區內實行“零收費”政策,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免繳或由管委會代繳7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三是審批高效。建設了現代化的“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由浪潮集團量身定作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行政審批係統,具有“網上審批”、“一條竜”審批等特點,具備並聯審批、短信提醒、超時提醒、遠程視頻、統計監督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審批效率。開展項目全程代辦,實行“緑色通道”制度,對於投資數額大、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直接進入“緑色通道”優先辦理。四是服務到位。開展了“企業服務年”活動,打造出了“項目洽談、項目審批、建設管理、投産後服務”四個平臺,構築起了大服務格局。成立了區內企業傢俱樂部,每周五召開企業傢早餐會,加強企業之間、企業與管委會之間、企業與金融部門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組織實施了以“十大工程”、“十大項目”、“十件實事”為內容的“三個十”工程,集中解决睏擾企業職工和居民的實際問題。五是查處有力。對於侵犯投資者權益的人和事,一經投訴,嚴肅查處。
  (四)超前規劃,強力投資,配套環境不斷完善。一是高起點規劃。投資900餘萬元,委托英國巴碩國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編製了開發區總體規劃;委托日本日建設計株式會社編製了開發區中心商務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委托新加坡裕廊國際工程限公司編製了濱海工業園總體規劃;委托美國百泰設計公司編製了開發區緑地景觀規劃。堅持做到規劃的高起點、廣覆蓋,努力打造開發區“百年規劃”。二是高標準建設。已纍计完成基建投資26.8億元,區內通車里程達到145公裏,供暖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 ,市政設施齊全,先期的40平方公裏全部達到“七通一平”條件。三是高效能管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把“三關”:嚴把基建工程招投標關,各項工程均面嚮全國招投標,增加招標的透明度。嚴把工程管理關,面嚮全國公開招標組建了監理公司庫,嚴格管理,加強考核,確保工程監理質量。嚴把工程審計關,面嚮全國公開招標組建了審計公司庫,隨時淘汰有不良記錄的審計公司,實行跟蹤審計,投資200萬元以上的工程全部實行二次審計。去年開發區已完工工程審減率達到25%,審減額達到1億元。在區內油田土地收回及障礙物清理方面,通過費用包幹認領等方式,去年節約資金1400餘萬元。位於開發區內的廣利港已經省發改委立項,即將開工建設。
  (五)加強管理,強化經營,經營開發區取得顯著成效。重點做了“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資産經營管理文章。成立了高創投資有限公司,國有資産運營公司即將成立,將區內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等資産全部劃入公司名下,提高融資能力。二是做好土地經營管理文章。對於工業用地,嚴格落實國傢規定的項目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從嚴控製土地;對於商住用地,全部實行招拍挂,努力實現其最大效益。開展了項目推進和土地清理工作,對於圈而不建沒有投資誠意和能力的項目,調整或收回其占用土地。開展了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清理工作,對於按照協議固定資産投資不達標的企業,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補交土地差價或收回多占土地。目前已纍计收回或調整土地2000餘畝。面嚮全國公開招標組建了土地評估公司庫,確保土地評估價值的客觀性。三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文章。通過土地置換的方式,吸引海南竜灣港為濱海工業園吹填造陸,並負責工業園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使濱海工業園近8億元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實現了政府零投入。北京天童公司投資1.08億元在區內實施管網集約化建設工程,有效解决了地下管網多處建設、重複浪費等問題。開發區地方鐵路項目已與中鐵四局簽署協議,由對方投資建設和經營。
  (六)完善機構,優化隊伍,機關建設全面加強。一是機構配備逐步完善。開發區管委會共有內設部門11個,除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為副縣級建製外其餘均為正科級建製,派出部門11個。二是團隊建設不斷加強。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共有班子成員10名,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各2名,年齡結構合理。開發區管委會為解决機構編製不足的問題,探索實施了政府雇員製,在人才引進與管理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管委會職工中35歲以下人員占60%以上,大學以上學歷人員占80%以上,正式在編人員不足40%,形成了一支管理高效的團隊組織,可以提供符合國際慣例的優質服務。三是機關效能不斷提高。認真落實質量管理體係標準,全面推行網上辦公自動化係統,機關效能規範高效。四是廉政建設成效顯著。完善制度,嚴格程序,切實加強人、財、物和工程管理,管委會無一人一事出現廉潔問題。
  (七)強化城區意識,堅持和諧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開發區率先在全省省級開發區中通過區域環境評價,全區緑化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居民小區3個,在建2個,商貿娛樂設施齊全。大力實施緑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斷加大環保監察和城區監管力度,城區面貌日新月異。開發區黨工委組織開展了機關和企業兩個批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黨員和群衆滿意率都達到了100%。深入推進非公有製企業黨建工作,建立了非公製企業黨組織18個。深入實施“信用開發區”建設,營造出了誠實、守信的法製環境。堅持開展“平安開發區”建設,深化“打防控體係”建設,大力開展“嚴打整治”和“打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確保了全區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不斷加強工會、共青團組織建設,積極做好婦女、兒童、計生工作,增強了內部凝聚力和嚮心力,有效維護了職工和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任務,開發區有决心、有信心、有恆心,敢於應對挑戰,善於搶抓機遇,自我加壓,團结拼搏,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嚮更高層次邁進,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現代化新城區。
經濟百科
  一、開發區基本情況
    東營經濟開發區(高新區)是1992年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2002年9月被省政府批準為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是山東省政府批準的山東加工製造業基地的主要載體。開發區連續3年被省政府授予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連續7年被省開發區協會和國傢開發區協會授予先進單位稱號,2003年被授予山東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自2004年以來,先後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係認證和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認證。2005年,在全省省級開發區綜合實力考核排名中,名列第4位。
    開發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發展條件,使其具備了%26ldquo;五大比較優勢%26rdquo;:一是良好的城市區位。開發區位於東營市的中心城區,兩者已完全融為一體,建設目標是現代化新城區。開發區距北京、天津、青島、濟南分別為5個小時、3個小時、2個小時和1.5個小時的路程;距東營港、東營飛機場分別為1個小時和15分鐘的路程;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黃東大鐵路和環渤海高速公路均穿過開發區,位於開發區內的廣利港已通過省發改委核準,即將開工建設。二是優越的發展定位。最近,山東省政府為應對天津濱海新區開發戰略,確定在山東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主陣地在東營市。東營市委、市政府編製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把東營經濟開發區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的三大功能片之一,重點發展現代加工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東營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提升。三是廣阔的發展空間。當前,面臨國傢地根緊縮的形勢,大多數開發區的發展都受到土地問題的睏擾,有的開發區是空間不足、拓展無望,有的開發區雖然有足夠的空間,但土地多屬集體土地或耕地,開發成本太高或無法開發,從而嚴重影響項目的落地。而東營經濟開發區管轄區面積達到150平方公裏,土地資源豐富,外延空間很足,且土地多為國有未利用土地或荒鹼地,開發利用非常便利。近期,東營市委、市政府為適應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的需要,擬將東營經濟開發區的管轄區進一步嚮東延伸。四是強大的支撐體係。東營市委、市政府對開發區的發展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東營市還有油地校合作的良好基礎,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和石油行業最高學府中國石油大學均坐落在東營市,且均有着強大的資金、技術、人才和項目優勢,為開發區加快發展構建起了強大的外部支撐體係。五是堅實的發展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區內形成了方圓、高原、大海、華泰化工、科英電子等一批骨幹企業,還有美國杜邦鈦白粉項目、德國恩德風力設備項目、方圓第三工業園項目、高原第三工業園項目、勝鑫防腐工程項目等一批大高外項目將要開工建設或建成投産,以這些項目為竜頭,石油設備製造、有色金屬、精細化工與????化工、紡織服裝四大産業初具規模,為開發區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05年,全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03.2億元;實現生産總值34.2億元;實現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4億元;完成進出口總額5.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44億美元。今年1%26mdash;10月份,全區實現業務總收入171.94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生産總值60.58億元,同比增長112.2%;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6.3億元,同比增長32%;完成稅收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36.7%;實現財政總收入5.16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28.4%;完成進出口總額4.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3.32億美元。東營經濟開發區已成為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亮點,對黃河三角洲的開發建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示範、帶動、輻射和促進作用。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我們按照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重點開展了七個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