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名稱:東方鴴 ,學名:charadrius veredus。
物種特徵:描述:體型中等(24釐米)的褐色及白色鴴。嘴短。鼕羽:胸帶寬,棕色;嘴狹,臉偏白;上體全褐,無翼上橫紋。夏羽:胸橙黃色,具黑色下邊,臉無黑色紋。與金斑鴴、蒙古沙鴴及鐵嘴鴴區別在腿黃色或近粉。一些年長鳥頭部沾些白色。飛行時翼下包括腋羽為淺褐色。 虹膜-淡褐;嘴-橄欖棕色;腿-黃色至偏粉。
叫聲:尖哨音kwink,上飛時重複響亮的chip-chip-chip。
分佈範圍:繁殖於蒙古及中國北方;鼕季至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
分佈狀況:繁殖在內蒙古東部呼倫池周圍和遼寧的荒瘠無樹草原及沙漠中的泥石灘。遷徙經中國東部但不常見。
習性:於多草地區、河流兩岸及沼澤地帶取食。
註:過去作為紅胸鴴c. asiaticus的同種處理(參見鄭作新,1987)。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