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類 > 東方狐鰹
目錄
No. 1
  拉丁名:sarda orientalis(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 belted bonito,oriental bonito,striped bonito
  俗名: 炸彈魚、洋包魚
  綱目: 金槍魚科
  産地及産期: 分佈在印度洋、太平洋溫帶及熱帶區域。自日本東北地區以南海域可見,常成群在沿岸表層洄遊。每年夏季至秋季可大量捕獲。
  介紹: 與扁舵鰹相似,體呈紡錘形。頭圓錐形。吻鈍而長,上下頜等長,各具銳齒一行。尾柄細而有力,兩側各具一隆起脊,尾鰭呈新月形。但體背部有6~7條暗色條紋,可加以區別。兩齶強壯,尤其是下齶結實有力。體長可達1米,但一般均在50釐米左右。
No. 2
  拉丁名: Sarda orientalis(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 belted bonito,oriental bonito,striped bonito
  俗名: 炸彈魚、洋包魚
  綱目: 金槍魚科
  産地及産期: 分佈在印度洋、太平洋溫帶及熱帶區域。自日本東北地區以南海域可見,常成群在沿岸表層洄遊。每年夏季至秋季可大量捕獲。
  介紹: 與扁舵鰹相似,體呈紡錘形。頭圓錐形。吻鈍而長,上下頜等長,各具銳齒一行。尾柄細而有力,兩側各具一隆起脊,尾鰭呈新月形。但體背部有6~7條暗色條紋,可加以區別。兩齶強壯,尤其是下齶結實有力。體長可達1米,但一般均在50釐米左右。 體呈紡錘形,口大;尾柄細短,尾部具離鰭。魚體具細鱗,背部藍青色,具數條幾乎平行的深藍色縱紋,胸鰭後下方具2排黑斑,腹部銀白。尾鰭深叉。
  習性:
  生活於1~30公尺海域,遊泳速度快且行動敏捷,性情兇猛,最適水溫為13.5~23℃。肉食性,以小魚為主。
  分佈: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臺灣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
  附記:
  經濟性食用魚,漁民常以延繩釣、流刺網等漁法大量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