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北京 > 東南角樓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Travel
  東南角樓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東南角樓位於建國門南大街和崇文門東大街相交處的內側,北京站東南殘留的一段城墻末端。現存角樓建成於明正統四年(1439),此後歷代均有修繕。角樓建於突出城墻外緣方形臺座上,臺高12米,底邊長39.45米,上邊長15米,樓高17米,通高29米。樓沿城臺外緣轉角建起,平面呈麯尺形,四面磚垣,重檐歇山頂,兩條大脊於轉角處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緑剪邊,緑琉璃列脊飾獸頭。樓體外側嚮東、嚮南兩闊面和嚮西、嚮北兩側面,均闢箭窗,亦稱射孔。上檐下一排,下檐下三排,闊面每排14孔,側面每排4孔,共計144孔。樓體內側(背面)隨主樓各抱廈,亦相連成轉角房,闢二門,一西嚮、一北嚮。門上設直欞窗。樓內立金柱20根,支撐粱架,設射孔,鋪設樓板三層。整座樓的建築面積有701.3平方米。在與角樓相望的百米南城墻上,還保留着一座清朝正藍旗軍隊用來插旗的夾桿石。1988年參考史料恢復了城墻已不存在的兩幢駐兵的鋪捨(堆撥房)。占地面積各50平方米。角樓係全國現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樓。它高大巍峨、深沉凝重,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徵。
No. 2
  東南角樓位於建國門南大街和崇文門東大街相交處 的內側,北京站東南殘留的一段城墻末端。北京城除於九門興建城樓、甕城和箭樓外,為了加強城垣 的防衛,於城墻四角城臺上均建箭樓一座,其名為城角箭樓,簡稱角樓。此處是唯一保存下來的北京城的角樓。現 存角樓建成於明正統四年(1439),此後歷代均有修繕。角樓建於突出城墻外緣方形臺座上,臺高12米,底邊長 39.45米,上邊長15米,樓高17米,通高29米。樓沿城臺外緣轉角建起,平面呈麯尺形,四面磚垣,重檐歇山頂, 兩條大脊於轉角處相交成十字,灰筒瓦緑剪邊,緑琉璃列脊飾獸頭。樓體外側嚮東、嚮南兩闊面和嚮西、嚮北兩側 面,均闢箭窗,亦稱射孔。計:上檐下一排,下檐下三排,闊面每排14孔,側面每排4孔,共144孔。樓體內側(背 )隨主樓各抱廈,亦相連成轉角房,闢二門,一西嚮、一北嚮。門上設直欞窗。樓內立金柱20根,支撐梁架,設射 孔,鋪設樓板三層。整座樓的建築面積有701.3平方米。1949年後城墻逐段拆除,東南城角一帶亦因1958年新 建北京火車站衹保留了角樓城臺和迤西近百米的一段城墻。
  京城東南角樓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是中國唯一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突出城墻外緣的方形城臺上,臺高12米,樓高17.6米,通高近30米。樓沿城臺外緣建起,平面呈麯尺形,四面磚垣,重檐歇山頂,兩條大脊於轉角處相交成十字形,灰筒瓦緑琉璃剪邊,緑琉璃列脊飾獸頭,四面開箭窗孔144個,是古代軍事防禦建築,因坐落在北京內城東南角而得名。城臺西側有一段目前北京保存最好的城墻。
  199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角樓陷落,侵略者登城後在墻上刻下他們的名字,這些罪證保存至今。這裏還保存着當年敵人使用的炮彈和被打得彈痕纍纍的挑檐檁。 “崇文史跡展”是這裏的固定展陳,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在崇文地域的軌跡及在民族發展中的歷史貢獻。
  “角樓奇石博物館”收集了全國各地的奇石千餘種、近百個品種。這些奇石造型各異、千姿百態。
英文解釋
  1. :  southeast turret
包含詞
北京城東南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