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成立於1995年,其前身可追溯到原中央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係的路工組、五十至八十年代南京工學院土木工程係的道路教研組、1987年成立的運輸工程研究所、1989年成立的交通運輸工程係。1995年,東南大學為適應當時國傢對交通建設人才急切需求的大好形勢及加強交通運輸學科建設的需要,在原運輸工程研究所、交通運輸工程係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交通學院。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與(鐵道部)原南京鐵道醫學院、(交通部)原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國土資源部)原南京地質學校合併,成立新東南大學。其中,原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及原南京地質學校的部分學科、專業並入交通學院,組建成立新交通學院。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歷史悠久,是目前國內高校交通學院(係)中綜合實力處於前列的學院之一,是國內交通領域教學與科研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的重要研究基地與人才培養基地。交通學院現設有八個係(所)及一個研究中心及三個産業機構,擁有“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交通運輸工程”和“土木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其中一個與土木工程學院共建)、覆蓋六個二級學科博士和九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設置七個本科專業,其中“道路與鐵道工程”和“交通規劃與管理”兩個學科設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
交通學院以“211工程”為契機,形成了以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國傢重點學科、道路與鐵道工程江蘇省重點學科為竜頭、以岩土工程、交通信息工程與控製兩個校級重點學科及橋梁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兩個博士點學科為基礎、以測繪工程、港航工程、地理信息工程三個碩士點學科為新學科生長點的學科佈局,學科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2001年以優秀的成績完成“211工程”一期建設項目 “現代化道路交通係統”的建設任務;2002年“道路交通係統規劃建設與管理”項目被評為我校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四個“重中之重”學科建設項目之一;“現代交通係統建設及可持續發展” 項目被列入國傢“211工程”二期重點學科建設計劃;交通規劃與管理實驗室被評為江蘇省重點實驗室;2003年 “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被批準設立博士後流動站;2004年“道路交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被列入“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二期工程。
科研是教育創新的關鍵,也是學科發展的保障,交通學院把科研項目作為學術創新的載體,運用“縱嚮基礎研究指導橫嚮技術開發,橫嚮技術開發支持縱嚮基礎研究”的科研管理模式,推動科研工作走上了良性發展的循環。學院的年到款科研經費由1995年的100多萬元增加到2003年的7000萬元,連續八年名列東南大學各院係之首。科研基地建設也在2003年學校的科研基地自評中得分第一。目前,學院的研究領域覆蓋公路交通、岩土工程、城市交通、公安交通管理、民航機場等部門的綜合運輸領域,其中的某些學科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成為在國內交通領域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高新技術研究和輻射的重要基地,科研綜合實力名列全國同類院係前列。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傢級科研項目20餘項,承接了江陰長江大橋、潤揚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二橋、南京地鐵工程等多項國傢重點工程的科技攻關項目,並在全國城市交通管理“暢通工程”中任專傢組組長單位,獲國傢科技進步奬項3項、部省級科技進步奬50多項,發表、出版論文著作近1000篇(部),被ei、sci收錄的論文近200篇,在科學研究方面為國傢做出了較大貢獻。
交通學院現有在職教師230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4位、教授和副教授100餘位、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近60位,擁有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五一”勞動奬章獲得者、國傢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交通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傢青年傑出基金獲得者、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長江學者奬勵計劃“特聘教授”等多名學術精英,已經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以青年人為主體、結構合理、富有創新開拓精神的學術隊伍。學院現共有在校博士研究生200餘名、碩士研究生400餘名,本科生1300多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