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myospalax psilurus
別名:地羊、瞎老鼠、盲鼠、瞎摸鼠子、華北鼢鼠、地排子
地理分佈:
國內廣泛分佈於我國東北、山東、河南、安徽及河北等地;國外主要分佈在亞洲。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全境均有分佈。
分類地位:嚙齒目(rodentia)倉鼠科(cricetidae)鼢鼠亞科(myospalacinae)鼢鼠屬( myospalax )
評價:我國北方草原、農田和林區中的主要地下害鼠。 |
|
體形粗壯,呈圓桶形,吻端污白色,頭大而扁,耳殼不發達,隱於毛下,眼極小,前肢趾爪強大而銳利,第3趾的爪最長,末端不分叉。尾短禿,但長於後足長。體毛細軟有光澤,面部毛色棕黃色,背毛灰棕色,毛幹為淺灰色,毛尖為棕色。額頂有一塊明顯的白色斑點,但有變化。體側及前後肢外側毛色與體背毛色相似。腹毛灰色,毛尖稍顯淺褐色,與體側無明顯界綫,四足裸露,背部有灰色或白色短毛。頭骨短,有明顯的棱嵴,枕骨高而寬,自人字嵴嚮下呈截切面。鼻骨前寬後窄,末端嵌入額骨前部,具有發達的眶上嵴和顳嵴,在左右兩嵴之間形成凹陷。上門齒鑿狀,突出於口外,齒根延伸到第1臼齒前面,第1上臼齒大,第2、3上臼齒小,第3下臼齒退化,外側僅有一個凹角,內側第1凹深,第2凹角淺。 |
|
東北鼢鼠主要生活於灌叢、森林、農田、草原、山地丘陵等處,不鼕眠,晝夜活動,洞穴較復雜,一般可分為洞道、厠所、窩巢及倉庫等幾部分。東北鼢鼠食性雜,主要以植物的根為食,也可以取食莖、葉及花。繁殖期主要在4-6月。每年繁殖一次,每次産仔2-4衹,最多可産8衹。該鼠有怕光怕風的習性,見風就堵洞。一般除了繁殖季李外均獨居。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主要危害樟子鬆、苗圃地幼苗,嚴重地帶被害率可達40%。 |
|
【來源】倉鼠科動物東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 milne-edwards.,以整體焙幹研末入藥。四季可捕,腹部剖開,置瓦上焙至黃黑色,研細末。
【性味歸經】鹹,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用於淋巴係統腫瘤初起,再生障礙貧血,化療、放療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癥,慢性肝炎,紅斑狼瘡。
【用法用量】 1~1.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害鼠名東北鼢鼠
害鼠學名Myospalax psilurus Milne-Edwards
害鼠別名瞎鼢
害鼠圖片
形態特徵外形似中華鼢鼠,肥大,吻鈍,耳殼退化隱於毛被下方。眼極小,尾甚短,幾乎裸露或具稀疏短白毛。前肢爪強,尤以第3趾爪最長,後肢爪較前肢弱。體毛細柔而富光澤,夏毛淺棕灰色,吻端污白,吻周淡褐色,眼以上部分淺紅棕灰色;頭額中央有一純白色毛構成的白點,個別個體無此白點;耳不露出毛被之外,但耳區毛色較淡,與其周圍毛色相異,成不顯著的色斑;頭頂、背部為淡棕灰色,單毛基部灰,毛尖淡紅棕色,毛基灰色常顯露於外;體側、肢外側淺棕紅色;體腹面灰色,部分毛具淡褐色尖端;尾和爪足均裸出,其上着生的白色短疏毛,不妨礙透視皮膚。頭骨粗大有棱角,顴弓寬大,人字嵴處頭骨後端截切;鼻骨寬平,前1/3段,擴大,2/3部分外緣幾近平行,末端尖削;額骨前部嵌入兩鼻間,額骨與頂部上方年幼個體較平坦,老齡個體眶上嵴、顳嵴發達,人字嵴形大且成直綫伸嚮兩側;上枕骨大,中部略凸構成腦顱後壁。眶前孔似三角形;顴弓形大而外突,門齒孔較小。齶骨形長,中具縱棱。聽泡扁平,下頜粗大,關節突嚮內傾斜,角突外斜。
生態特徵棲息草原、農田、丘陵和荒草地、灌叢及林緣地帶。洞道復雜,無顯著洞口,內部分枝極多。洞道直徑約為5-6釐米,窩與糧倉深距地面約100釐米。覓食道深僅15釐米。窩室長約50,寬20,高15.5釐米。窩用草築成,近窩室有便所。其餘習性與中華鼢鼠略同。食植物地下部分、種子、和少量昆蟲。4-6月繁殖,年繁殖1次,每胎2-4仔。
分佈範圍省內見於隴東;國內分佈於東北各省、內蒙古、河北及山東等地。
防治方法華北、西北地區的群衆捕捉鼢鼠時,常用地箭、弓箭法。地箭、弓箭必須安放在直的常洞上。洞口要切齊,洞頂的地面要鏟平。弓距洞口約15釐米;若是地箭要安3箭,箭與箭之間相隔3.3釐米。箭頭不要露入洞中,箭射下之後,要恰在洞道的正中位置。弓形夾捕打法:常用1、2號鼠夾,效率較高。方法是先通開食眼,留作通風口。順着草洞找到常洞,在常洞上用鐵鏟挖一洞口。再在洞道垂直,使兩邊來的鼠均能被夾住,再在鼠夾上輕輕撒些鬆土,把夾子用細鐵絲固定於洞外的木樁上。最後,用草皮將洞口蓋嚴。若鼠被夾住,夾上的鐵絲就綳得很緊,容易發現,也不被鼠或其他動物將鼠夾拖走。用毒餌殺鼢鼠時,各種殺鼠藥物均可使用。誘餌法毒殺鼢鼠的關鍵是投餌方法。這裏介紹兩種方法:開洞投餌法:在鼢鼠的常洞上,用鐵鏟挖一上大下小的洞口(下洞口不宜過大),把落到洞內的土取淨,再用長柄勻把毒餌投放到洞道深處,然後將洞口用草皮嚴密棚住。這種方法在較緊實的草地上使用較好。插洞投餌法:用一根一端削尖的硬木棒,在鼢鼠的常洞上插一洞口。插洞時,不要用力過猛,插到洞道上時,有一種下陷的感覺。這時不要再嚮下插,要輕輕轉動木棒,然後小心地提出木棒。用勺取一定數量的毒餌,投入洞內,然後,用濕土捏成團,把洞口堵死。這種方法在鬆軟的草地上使用較好。毒殺鼢鼠的時間,最好在5月中旬以前,最遲也不能超過6月中旬。在水源較近的地方,用噴灑法消滅鼢鼠,效果較好。檢查滅鼠效果時,常用開洞封洞法。滅鼠前後的間隔5-10天。由於這種方法的自然滅洞率很高,應設對照區來校正滅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