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東倒西歪
目錄
東倒西歪 Rickety
拼音: dōng dǎo xī wāi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解釋: 指行走不穩,身不由主。也形容物體傾斜不正。

資料來源: 元·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例子: 子期使侍衛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衛~,二人徑入殿中。(明·馮夢竜《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

謁後語: 二醉漢睡覺;不倒翁坐大車;破廟的菩薩

No. 2
  ①形容行走、坐立時身體歪斜或搖晃不穩的樣子。②形容物體雜亂地歪斜或倒下的樣子。
dōng dǎo xī wāi dōng dǎo xī wāi
  時而倒嚮這邊,時而倒嚮那邊。形容行走時或站或坐時,姿勢不穩,身不由己
No. 4
  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十九出:“拄杖身邊,誰人撇下,手顫怎生拿?東倒西歪,我怎生提拔?”《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傢人們不知為甚,嚇得東倒西歪,兒啼女哭,沒奔一頭處。”《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他那裏肯依,醉的東倒西歪。”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時過午夜,在車輪有節奏的飛轉聲中,車廂裏的旅客多半東倒西歪地睡去了。”
No. 5
  有的倒,有的歪。形容建築物等破舊不牢固。《西遊記》第八十回:“長老拽步邁前,祇見那門東倒西歪,零零落落。” 清 袁枚 《隨園詩話》捲十二:“ 魯觀察之裕 ,性粗豪而屋小,署門曰:‘兩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No. 6
  註音 dōng dǎo xī wāi
  解釋 ①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②有的倒,有的歪。也形容物體傾斜不牢固, 建築物等破舊不牢固。。
  出處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哎,卻原來醉醺醺東倒西歪。”元·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指不整齊
  示例 明·馮夢竜《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子期使侍衛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衛東倒西歪,二人徑入殿中。”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時過午夜,在車輪有節奏的飛轉聲中,車廂裏的旅客多半~地睡去了。”
  近義詞 雜亂無章、一團亂麻
  反義詞 井井有條、有條不紊
  歇後語 不倒翁;纏腳婦女走道;二醉漢睡覺;不倒翁坐大車;破廟的菩薩
成語詞典
  成語名稱 東倒西歪 漢語拼音 dōng dǎo xī wāi 成語釋義 指行走不穩,身不由主。也形容物體傾斜不正。 成語出處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哎,卻原來醉醺醺東倒西歪。” 使用例句 子期使侍衛阻之。熊宜僚用手一拉,侍衛東倒西歪,二人徑入殿中。
  ★明·馮夢竜《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三回
英文解釋
  1. n.:  dilapidated,  out of line,  falling
近義詞
前仰後合, 前合後仰, 前俯後合,前俯後仰
反義詞
巍然屹立, 傲然屹立
包含詞
東倒西歪地東倒西歪地走喝得東倒西歪
醉得東倒西歪東倒西歪地行駛東倒西歪的走路
被打得東倒西歪老夫子10東倒西歪東倒西歪小老鼠
嘟嘟熊和東倒西歪小老鼠毛毛球和東倒西歪小老鼠小胖妖精的魔法:嘟嘟熊和東倒西歪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