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體育場名稱】:東京奧林匹剋主體育場
【所在位置】:位於東京市中心公園
【建造或完工時間】:1940年擴建
【容納人數】:可容納10萬名觀衆
【主要用途】: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田徑和足球比賽
【簡介】
東京奧林匹剋主體育場,第十八屆奧運會主場館。
明治公園是奧林匹剋中心之一,公園內有奧林匹剋運動場、駒澤綜合體育場、麯棍球場、多用途的代代木體育館和遊泳館。此外,還有供水上項目、射擊、馬術、柔道、擊劍和其它一些比賽項目用的場館。
市中心公園是奧運會的主要體育中心,這裏交通十分暢通。公園內有奧林匹剋體育場、室內體育競技場、遊泳池、壘球場、橄欖球場、足球場等。其中建於1940年的主體育場經過擴建後,已成為日本最大的體育場,看臺可容納10萬名觀衆。體育場中間是足球場,足球場外是田徑跑道。該體育場看臺采用非對稱形,東看臺高出一層,為嚮運動員和觀衆提供方便,還架設了許多信道和天橋,使他們能很方便地前往比賽場地或附近的其它場館。看臺采用整塊鋼筋水泥的懸臂式結構,西看臺裝有金屬架頂棚,看臺下是輔助用房、訓練館和一個25米的遊泳池,上下看臺之間還修了一條環形信道。場中田徑跑道鋪設的是含有陶瓷碎渣的混合物,使該跑道在雨天或潮濕的氣候條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關資料】
10月10日是大會開幕日。陰沉了一星期之久的天氣突然放晴,陽光遍照東京都,人們沉浸在節日氣氛中。下午2時,東京國立體育場舉行了奧運會開幕式。日本天皇裕仁及政府官員、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等出席了開幕式。美國發射了"辛科姆"衛星,嚮世界各地轉播,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1964年是現代奧林匹剋運動復興70周年,為了紀念顧拜旦這位創始人,播放了他在1936年奧運會上的法語講話錄音:“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加;生活的本質不是徵服(索取),而是奮鬥。”
整個開幕儀式隆重、壯觀。藍天上,8千衹白鴿上下翺翔,5架飛機凌空盤旋,用煙花繪出了五環標志;看臺上,9萬名觀衆心情激奮,人聲鼎沸。本屆奧運會進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動。8月21日火炬於奧林匹亞點燃,9月9日空運到日本本土鹿兒島,然後分四路傳遞。參加火炬接力的全是16至20歲的青年組成的火炬隊,每隊中主火炬1人,副火炬2人,伴跑20人,總共約20萬人。四條路綫全長84公裏。最後點燃奧林匹剋火焰的是日本19歲的早稻田大學學生坂井義則。他出生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奧林匹剋火焰是和平的象徵,由坂井點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顯的。宣佈本屆奧運會開幕的是裕仁天皇,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日本第一個體操奧運會冠軍小野喬。 |
|
【體育場名稱】:東京奧林匹剋主體育場 又稱 東京國立競技場 National Olympic Stadium 國立霞ヶ丘陸上競技場, Kokuritsu Kasumigaoka Rikujō Kyogijō
【所在位置】:位於東京市中心公園 東京都新宿區霞ヶ丘町10番2號
【完工時間】:1958年
【建造時間】:1940年擴建
【容納人數】:可容納10萬名觀衆
【主要用途】:奧運會開幕式閉幕式、田徑和足球比賽
【坐標】 北緯35度40分41秒東經139度42分53秒
【球場面積】107 m × 71 m
【設計者】 片山光生 |
|
東京奧林匹剋主體育場,第十八屆奧運會主場館。
明治公園是奧林匹剋中心之一,公園內有奧林匹剋運動場、駒澤綜合體育場、麯棍球場、多用途的代代木體育館和遊泳館。此外,還有供水上項目、射擊、馬術、柔道、擊劍和其它一些比賽項目用的場館。
市中心公園是奧運會的主要體育中心,這裏交通十分暢通。公園內有奧林匹剋體育場、室內體育競技場、遊泳池、壘球場、橄欖球場、足球場等。其中建於1940年的主體育場經過擴建後,已成為日本最大的體育場,看臺可容納10萬名觀衆。體育場中間是足球場,足球場外是田徑跑道。該體育場看臺采用非對稱形,東看臺高出一層,為嚮運動員和觀衆提供方便,還架設了許多信道和天橋,使他們能很方便地前往比賽場地或附近的其它場館。看臺采用整塊鋼筋水泥的懸臂式結構,西看臺裝有金屬架頂棚,看臺下是輔助用房、訓練館和一個25米的遊泳池,上下看臺之間還修了一條環形信道。場中田徑跑道鋪設的是含有陶瓷碎渣的混合物,使該跑道在雨天或潮濕的氣候條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日語:國立霞ヶ丘陸上競技場) 位於日本東京新宿區霞丘町,是東京都內最主要的運動場地,日本國傢足球隊的主場地,亦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主要舉辦場地。
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於1958年落成,首項舉行的主要活動是1958年亞運會,此後亦曾舉辦過多項主要運動會,包括1991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及豐田杯足球賽(至2001年為止)。作為日本的國傢球場,每年1月1日的天皇杯及11月的日本足球聯賽杯皆在此舉行。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目前的容量為60,057人。 |
|
千駄𠔌門(主看臺北側)
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綫-奧林匹剋體育場站
JR東日本中央總武緩行綫-千駄𠔌站
青山門(後看臺)
總武綫信濃町站
代代木門(主看臺南側)
千駄𠔌站
東京Metro銀座綫-外苑前站 |
|
1964年10月10日是大會開幕日。陰沉了一星期之久的天氣突然放晴,陽光遍照東京都,人們沉浸在節日氣氛中。下午2時,東京國立體育場舉行了奧運會開幕式。日本天皇裕仁及政府官員、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等出席了開幕式。美國發射了"辛科姆"衛星,嚮世界各地轉播,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1964年是現代奧林匹剋運動復興70周年,為了紀念顧拜旦這位創始人,播放了他在1936年奧運會上的法語講話錄音:“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加;生活的本質不是徵服(索取),而是奮鬥。”
整個開幕儀式隆重、壯觀。藍天上,8千衹白鴿上下翺翔,5架飛機凌空盤旋,用煙花繪出了五環標志;看臺上,9萬名觀衆心情激奮,人聲鼎沸。本屆奧運會進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動。8月21日火炬於奧林匹亞點燃,9月9日空運到日本本土鹿兒島,然後分四路傳遞。參加火炬接力的全是16至20歲的青年組成的火炬隊,每隊中主火炬1人,副火炬2人,伴跑20人,總共約20萬人。四條路綫全長84公裏。最後點燃奧林匹剋火焰的是日本19歲的早稻田大學學生坂井義則。他出生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奧林匹剋火焰是和平的象徵,由坂井點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顯的。宣佈本屆奧運會開幕的是裕仁天皇,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日本第一個體操奧運會冠軍小野喬。 |
|
繁華的東京銀座上車,乘坐東京METRO銀座綫,衹需6個站就會到達外苑前站,出站後嚮東望去,會發現一棟現代化的體育場傲然挺立,那就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這一座已經使用了50年的體育場,寫滿了歲月的滄桑,絲毫沒有落伍,經過2002年世界杯的改建之後,仍然同周圍的現代化建築融為一體。秋日的下午,在體育場外散步的岡田藏夫老人指着15.21米的主旗桿說,“年復一年的風吹和日曬,地震和颶風,都沒有讓這種體育場崩塌,這是因為,織田幹雄(日本第一個奧運冠軍)的精神,讓體育場永生。”
岡田藏夫在奧林匹剋體育場周邊已經生活了近50年,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間,還曾經在體育場裏進行草皮維護工作,直到後來因為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而進行高科技改建後,老人才離開這個崗位,對於這座在日本被稱為“偉大的老人”的體育場,他“像自己的兒子一樣熟悉”。岡田藏夫介紹,位於東京新宿區丘町的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是東京都內最主要的運動場地,“奧林匹剋體育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體育場之一,它在日本被稱為‘偉大的老人’,得到這一贊譽是因為它已經被使用了將近50年,承辦過諸如1964年奧運會,1958年亞運會,1967年的大學生運動會以及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即使是現在,出現了一些更為現代化球場的時候,奧林匹剋體育場在日本的足球賽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奧林匹剋體育場1964年可以容納7萬人,座位是長板凳,1991年大規模改建,改為一個人一個位子,現在衹能容納5萬人。座椅每5年大規模換一次,其它維修、更新工作都是平時一點點做,開銷不是一個小數目。政府每年投入20多億日元用於體育場的各方面開銷,體育場自身經營一年大概有10億日元收入,收入主要來源於一年140天至150天舉行各種比賽,一年一次演唱會,健身房和場地平時嚮民衆開放。
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的正門,是當地人用來銘記英雄的,正面上面刻着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標志,兩邊分別刻着在本次運動會上奪取金牌的運動員名字、國籍和項目。當地人對體育運動的重視,以及對奧運冠軍的崇敬,由此可見一斑。從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的正門進入後,赫然出現在眼前的就是主看臺下的主旗桿,這旗桿也是象徵了日本體育的冠軍榮譽,值得一提的是,主旗桿高度15.21米,這個數字正是是日本選手織田幹雄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奪取男子三級跳遠冠軍的成績,織田幹雄不僅奪得了日本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而且成為第一位奪取奧運會個人項目金牌的亞洲運動員。在主旗桿後面還有84個旗桿,當時這裏懸挂84個國傢和地區的旗幟。
在主旗桿嚮上眺望,1964年奧運會的火炬臺煞是顯眼,同主旗桿記錄的是榮譽不同的是,這個火炬臺記錄的是兩輩人的心血。日本在提出申辦1964年奧運會之後即開始籌備,鑄造奧運會聖火臺的任務就交給了當時已經68歲的鈴木萬之助,鈴木萬之助出身於鑄造世傢,有“神手”之稱。不幸的是,到最後一道工序時,註入模具的鐵水卻破毀了模具而出,鑄造失敗,此時距要求完成時間衹剩三個星期,心力交瘁的鈴木萬之助猝然倒下,五天後,鈴木萬之助要兒子鈴木文吾繼承自己的遺志,繼續去完成這次鑄造。三天後鈴木萬之助就命赴黃泉。此後,鈴木文吾和兩個哥哥日夜兼程,並終於預定期限內完成鑄造(1957年11月)。經過50年的風吹雨打,今日的火炬臺雖然有點陳舊,但是仍然不失氣魄,當年的那種日夜兼程,也深深地刻在當地人的心中,也刻在奧林匹剋運動的歷史中。
這裏的管理者稱草坪是體育場最值得稱道的部分,此前有一段時間,因為草坪狀況極好,而也為了增加收入,允許有些人在這裏打高爾夫球,而這個舉措使得草坪狀況日益惡化,並被很多選手質疑。現在,這裏已經禁止高爾夫球運動,並每年進行兩次種草,分別是夏季和鼕季兩種草種,草坪可以保證一年四季常緑。記者來到奧林匹剋體育場的時候,已近深秋,不過草皮絲毫沒有發黃,仍是緑得惹眼。這或許也是國際大賽常常垂涎於此的一大原因吧。
奧林匹剋體育場最為突出的優勢在於便利,它坐落於東京的中央,這裏彙聚了三支地鐵幹綫和兩個地上火車站。日本是地震多發國傢,該體育場在6級地震面前不會有任何問題,在兩次較大地震時,體育場並沒有損壞。不過,體育場衹有主席臺一側擁有頂棚,現在很多國際體育組織都不太願意將比賽安排在東京奧林匹剋體育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頂棚面積太小。
從建立到今天為止,奧林匹剋體育場見證了一係列冠軍的産生,也記錄下了一個個值得紀念的時刻:1991年貝爾格萊德紅星在這裏高高舉起豐田杯,南斯拉夫足球黃金一代的威風完美展現,但這也是這群天才最後的絶唱;1991年,美國人鮑威爾在這裏進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中以8.95米打破了塵封多年的男子跳遠世界紀錄;2002年世界杯的决賽,巴西和德國在這裏上演了巔峰對决;2003年8月6日,在東京的奧林匹剋體育場,皇馬對東京FC,貝剋漢姆在第38分鐘用任意球攻進了他在皇馬的第一個進球……
同足球迷的記憶不同,日本的很多年輕人把這裏當成狂歡的聖地,因為這裏會有濱崎步,有倉木麻衣的演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