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東京地鐵
目錄
No. 1
  東京地下鐵(日文:とうきょうちかてつ,羅馬拼音:tōkyō chikatetsu)可以泛指由兩個單位共同營運的東京都會區地下鐵係統,包含:
  東京地下鐵股份有限公司(東京地下鉄株式會社)所經營的東京地下鐵路綫(東京メトロ綫/東京metro綫)。
  東京都交通局所經營的都營地下鐵路綫(都營綫)。
  係統概況
  東京是全亞洲與日本最早有地下鐵路綫開通的城市(1927年12月,今東京metro銀座綫“上野站~淺草站”段通車)。目前共有12條路綫(不包括區間營運的東京metro有樂町新綫—興建中13號綫的一部分),214個車站,路綫總長(不含與私營鐵路直通運轉的路段)292.2公裏,每日平均運量將近800萬人次,發達程度居世界前五名。每條路綫都與環狀運行的jr(japan railway)山手綫上車站交會,其中包括幾個jr、私營鐵路與地下鐵路綫共同匯集的大型轉運站(像是池袋、新宿與澀𠔌)。許多路綫並與部份jr綫及其他私營鐵路綫相互直通運轉,整體服務範圍涵蓋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與千葉縣。
  以下介紹東京地下鐵公司,及其所經營的東京metro綫。關於都營地下鐵的介紹,請參見都營地下鐵條目。
  簡介
  東京地下鐵公司的前身為1941年依“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法”成立的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又稱為營團地下鐵;經營的路綫通稱為營團綫)。在此之前,原本是由最早開業的“東京地下鐵道”與後來開業的“東京高速鐵道”兩間公司,各自興建並經營兩段地下鐵路綫區間。之後政府出面整合,先是讓雙方的路綫相互直通運轉,最終藉由收購股份的方式,將兩間公司合併,並協同當時的東京市,以及其他私鐵業者共同投資,組成特殊交通法人—“營團”。
  戰後,新組成的東京都政府有意廢止營團,將地下鐵全面收歸都營。但當時的運輸省(今國土交通省)認為:營團地下鐵為國傢出資,具有高度公共性的事業體,且為戰後復興所需,因此應予存續。2004年4月1日,為因應行政組織改革而正式公司化(由政府與東京都共同出資)並改為今名(經營的路綫也隨之改稱),並以2007年達成完全民營化為目標。目前共經營8條路綫,還有1條興建中的路綫(13號綫)。
  路綫
  g 銀座綫 澀𠔌站~淺草站
  m 丸之內綫 荻窪站~池袋站 m 支綫 方南町站~中野坂上站
  h 日比𠔌綫 中目黑站~北千住站
  t 東西綫 中野站~西船橋站
  c 千代田綫 代代木上原站~綾瀨站 綾瀨站~北綾瀨站
  y 有樂町綫 和光市站~新木場站
  z 半藏門綫 澀𠔌站~押上站
  n 南北綫 目黑站~赤羽岩淵站
  y有樂町新綫 小竹嚮原站~池袋站
  13號綫池袋站~澀𠔌站(興建中)
No. 2
  東京地下鐵(日文:とうきょうちかてつ,羅馬拼音:Tōkyō Chikatetsu)可以泛指由兩個單位共同營運的東京都會區地下鐵係統,包含:
  東京地下鐵股份有限公司(東京地下鉄株式會社)所經營的東京地下鐵路綫(東京メトロ綫/東京Metro綫)。
  東京都交通局所經營的都營地下鐵路綫(都營綫)。
  係統概況
  東京是全亞洲與日本最早有地下鐵路綫開通的城市(1927年12月,今東京Metro銀座綫“上野站~淺草站”段通車)。目前共有13條路綫,214個車站(不含副都心綫),路綫總長(不含與私營鐵路直通運轉的路段)292.2公裏(不含副都心綫),每日平均運量將近800萬人次,發達程度居世界前五名。每條路綫都與環狀運行的JR(Japan Railway)山手綫上車站交會,其中包括幾個JR、私營鐵路與地下鐵路綫共同匯集的大型轉運站(像是池袋、新宿與澀𠔌)。許多路綫並與部份JR綫及其他私營鐵路綫相互直通運轉,整體服務範圍涵蓋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與千葉縣。
  以下介紹東京地下鐵公司,及其所經營的東京Metro綫。關於都營地下鐵的介紹,請參見都營地下鐵條目。
  簡介
  東京地下鐵公司的前身為1941年依“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法”成立的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又稱為營團地下鐵;經營的路綫通稱為營團綫)。在此之前,原本是由最早開業的“東京地下鐵道”與後來開業的“東京高速鐵道”兩間公司,各自興建並經營兩段地下鐵路綫區間。之後政府出面整合,先是讓雙方的路綫相互直通運轉,最終藉由收購股份的方式,將兩間公司合併,並協同當時的東京市,以及其他私鐵業者共同投資,組成特殊交通法人—“營團”。
  戰後,新組成的東京都政府有意廢止營團,將地下鐵全面收歸都營。但當時的運輸省(今國土交通省)認為:營團地下鐵為國傢出資,具有高度公共性的事業體,且為戰後復興所需,因此應予存續。2004年4月1日,為因應行政組織改革而正式公司化(由政府與東京都共同出資)並改為今名(經營的路綫也隨之改稱),並以2007年達成完全民營化為目標。目前共經營9條路綫。
  路綫
  G 銀座綫 澀𠔌站~淺草站
  M 丸之內綫 荻窪站~池袋站
  m 支綫 方南町站~中野坂上站
  H 日比𠔌綫 中目黑站~北千住站
  T 東西綫 中野站~西船橋站
  C 千代田綫 代代木上原站~綾瀨站 綾瀨站~北綾瀨站
  Y 有樂町綫 和光市站~新木場站
  Z 半藏門綫 澀𠔌站~押上站
  N 南北綫 目黑站~赤羽岩淵站
  F 副都心綫 和光市站~澀𠔌站
  山手綫是東京通勤電車的象徵,是一個封閉的環狀綫路。山手環狀綫共設29個車站,不僅連接了東京的主要中心區域,還銜接了各條從東京始發的放射狀鐵路幹綫、地鐵綫路和私鐵綫路。東京市內幾乎所有的軌道交通綫都通過山手綫車站進行銜接和換乘,許多車站成為了市區交通的樞紐站。山手綫的列車采用每列車11節編組。高密度大編組的運輸組織方式,使山手綫的運輸能力非常巨大,每小時單方向可運送9萬人。由於山手綫是東京軌道交通網中各條綫路的主要聯絡綫,因此客流在全天範圍內都很大,尤其是早晚高峰期列車十分擁擠。山手綫采用淺緑色作為綫路標志顔色。它不僅成為東京通勤電車的象徵,也成為了東京繁忙軌道交通係統的標志。
  采用藍色作為綫路標志顔色的京濱東北綫是東京東部一條重要的通勤運輸幹綫。“京濱東北綫”衹是這條綫路的運轉稱呼,因為連接了東京、橫濱兩大都市,並延伸到東京東北部的大宮車站而得名。在東京市中心的田町&品川區間,京濱東北綫與山手綫並綫運行,形成四綫大能力通勤運輸通道。而且,通過立交疏解,兩條綫路同方向的客流,可采用同站臺換乘的方式,在並綫運行區間中的各車站方便換乘。並稱為“首都圈雙雄”的山手綫和京濱東北綫全綫采用以機器操作為主、人工操作為輔的ATC信號係統。可以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行車密度、效率和靈活性。而且京濱東北綫在行車密度最大的南浦和&鶴見站間已經采用了最新的數字ATC信號係統,其他綫路部分正在進行數字ATC信號改造,準備進一步提高列車密度,以適應大客流的需要。
  以青色為綫路色的常磐綫自東京的山手綫上野站起,沿海岸綫嚮東北方向延伸。這條綫路靠近東京部分的上野~取手區間,承擔着繁重的通勤運輸任務,是東京市區與東北部居住區之間的主要交通紐帶。由於客流持續增加,原日本國鐵於1971年起,於北千住~取手間逐步修建了用於運行普通列車的第二復綫—常磐緩行綫。為了方便旅客換乘,常磐緩行綫列車在北千住站進入地下,與營團地下鐵路千代田綫和私鐵小田急綫相互直通運行,通過地下鐵路斜穿東京市區,最遠可運行到東京西南部的小田急綫代代木上原站。
  以橘紅色作為綫路標志顔色的中央綫也叫中央本綫。中央綫靠近東京都市圈的綫路,不僅承擔着東京與中部城市之間的城際旅客運輸任務,還承擔了市中心與西部主要住宅區之間繁忙的城市通勤交通任務。中央綫的通勤列車主要在高尾~東京段53.1公裏綫路上運行,將八王子、立川、三鷹等城鎮和住宅區,與市中心的新宿和東京站銜接。中央綫在三鷹—禦茶水間建有第二雙綫,專門用來運行車身是淺黃色的普通車,嚮東與去千葉方向的總武綫接駁,稱做“中央—總武緩行綫”。而總武綫是去往東京東部主要鐵路幹綫,是東京都與東部千葉縣之間的主要交通走廊。這條綫路主要承擔東京與東部房總半島地區之間的通學、通勤運輸任務。總武綫在東京地下站與橫須賀綫連接,兩綫列車相互直通運行,構成了從橫須賀經橫濱、品川、東京至千葉的大容量運輸走廊。因此這條綫路也被稱為橫(須賀)總(武)快速綫。此外,總武綫列車還在千葉車站與成田綫列車相互直通運行,列車可直達東京成田國際空港,構成了成田空港與東京市區間方便快捷的鐵路紐帶。橫總快速綫的列車,最大可達15節編組,高峰單嚮每小時開行20列。
  東海道綫是日本最早的鐵路幹綫,也是日本最繁忙的鐵路幹綫之一。它處於首都交通圈通勤半徑範圍內的東京~熱海段,不僅承擔了長途客運和貨物運輸任務,還承擔着高負荷的通勤運輸任務。在客流最大的橫濱~東京段,東海道綫與橫須賀綫、京濱東北綫一起構成了並行的六綫大能力通勤運輸通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修建新幹綫高架綫路時,在同一綫路走廊並排修建了以深緑色作為綫路標志顔色的埼京綫,形成了東京北部埼玉縣與東京市新中心———新宿的便捷通勤綫路。此外隨着東京灣地區的大規模開發,為了緩解總武綫的運輸緊張的狀況,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利用東京灣附近的貨物綫,修建了東京市中心到千葉方向以粉紅色作為綫路標志顔色的京葉綫。武藏野綫則與南武綫一起,構成了東京的外環鐵路。武藏野綫~南武綫除了與總武綫、常磐綫、京濱東北綫、埼京綫、中央綫等多條JR管轄的綫路銜接外,還和十餘條私鐵綫路和地鐵綫路銜接,使旅客可以方便靈活的在各條綫路上換乘轉車。
  新幹綫作為日本高速鐵路的代表,一直以來給人們的印象是中長途客運的先鋒。但是東京附近的新幹綫由於速度快等原因,也成功地吸引了大量上班族和學生乘坐新幹綫通勤。特別是JR東日本公司管轄範圍內的東北、上越新幹綫,更是在東京東北地區的通勤和通學運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了方便通勤旅客和吸引更多客流通過新幹綫通勤,JR東日本公司采取了例如發行通勤和通學月票、高峰增開短途通勤列車、開發並使用E1係和E4係等雙層新幹綫動車組等措施,使新幹綫承擔通勤運輸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私鐵綫主要分佈在山手環狀綫的外圍,連接東京市中心和外圍主要居住區。這些私鐵綫路是JR綫路的補充和競爭者,在日常運輸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私鐵綫路通常都是獨立綫路,但近年來為了提高綫路的可達性,特別是能夠延伸到東京市的中心部分,私鐵列車逐步與東京市的地下鐵路相互直通運行。最近一些私鐵公司也開始和JR合作開行相互直通的列車。例如東武鐵道公司和JR東日本開行的去往櫪木縣鬼怒川地區的旅遊列車。相對於國有的JR鐵路,私鐵公司中不乏追求速度的“京濱急行電鐵”,追求“浪漫”的小田急電鐵,把市場做得又大又好的東武鐵道等鐵道運輸經營的行傢裏手。
包含詞
東京地鐵毒氣事件東京地鐵沙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