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即“國際復興開發銀行”(473頁)。 世界銀行 (the world bank)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縮寫ibrd,法語縮寫bird)的俗稱,它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傢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傢剋服窮睏,其資金來自成員國交納的基金和世界銀行 債券。在1944年7月1日到7月22日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參加國决定建立世界銀行 ,1945年12月27日,在參加國簽署其條約後世界銀行 正式成立。
今天世界銀行 的主要幫助對象是發展中國傢,幫助它們建設教育、農業和工業設施。它嚮成員國提供優惠貸款,同時世界銀行 嚮受貸國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減少貪污或建立民主等。
世界銀行 的工作經常受到非政府組織和學者的嚴厲批評,有時世界銀行 自己內部的審查也對其某些决定質疑。往往世界銀行 被指責為美國或西方國傢施行有利於它們自己的經濟政策的執行者,此外往往過快、不正確地、按錯誤的順序引入的或在不適合的環境下進行的市場經濟改革對發展中國傢的經濟反而造成破壞。 1946年6月25日世界銀行 開始運行,1947年5月9日它批準了第一批貸款,嚮法國貸款2.5億美元,轉換為今天的價值這依然是世界銀行 提供的數額最大的一批貸款。
一開始世界銀行 的目的是幫助歐洲國傢和日本在二戰後的重建,此外它應該輔助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傢的經濟發展。一開始世界銀行 的貸款主要集中於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如高速公路、飛機場和發電廠等。日本和西歐國傢“畢業”(達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後世界銀行 完全集中於發展中國傢。從1990年代初開始世界銀行 也開始嚮東歐國傢和原蘇聯國傢貸款。 世界銀行 與從1956年到1988年建立的四個其它機構【國際開發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ida)、國際金融公司(interational finane corporation,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miga)、國際投資爭端解决中心(inter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icsid)】共同組成了世界銀行 集團(world bannk group),其總部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擁有其所有權。
技術上來說世界銀行 是聯合國的一部分,但它的管理結構與聯合國相差很大:每個世界銀行 集團的機構的擁有權在於其成員國政府,這些成員國的表决權按其所占股份的比例不同。每個成員國的表决權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所有成員國相同的,第二個部分按每個成員國繳納的會費而不同,因此雖然世界銀行 的大多數成員國是發展中國傢,它主要受發達國傢控製。這個結構始終受到批評。批評傢認為一個更民主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加符合發展中國傢的需要。2004年11月1日美國擁有16.4%的表决權,日本7.9%,德國4.5%,英國和法國各4.3%。由於任何重要的决議必須由85%以上的表决權决定,美國一國可以否决任何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 同是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决定成立的組織,但它與世界銀行 是兩個不同的組織。 世界銀行 嚮政府或公共企業貸款,不過一個政府(或“主權”)必須保證貸款的償還。貸款的基金主要來自發行世界銀行 債券。這些債券的信用被列為aaa(最高)因為成員國的分享資本支持它們,而且藉款人有一個主權的保證。由於世界銀行 的信用非常高,它可以以非常低的利率貸款。由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傢的信用比這個貸款的信用低得多,即使世界銀行 嚮受貸人提取約1%的管理費,世界銀行 嚮這些國傢的貸款對這些國傢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除此之外世界銀行 集團的國際開發協會嚮最窮的國傢(一般人均年收入少於500美元)提供“軟”的貸款,貸款期為約30年,不收利潤。國際開發協會的基金直接來自成員國的貢獻。 世界銀行 嚮發展中國傢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協助來幫助這些國傢實現它們的反貧窮政策。世界銀行 的貸款被用在非常廣泛的領域中,從對醫療和教育係統的改革到諸如堤壩、公路和國傢公園等環境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除財政幫助外世界銀行 還在所有的經濟發展方面提供顧問和技術協助。1996年詹姆斯•沃爾芬森當任總裁以來世界銀行 將其重點集中在反貪污運動上。有人認為這個做法違反了世界銀行 協議第10節第10款中規定的
“非政治性”。不過世界銀行 在社會經濟學的名義下曾多次涉及到國傢改革以至於選舉的活動。
近年來世界銀行 開始放棄它一直追求的經濟發展而更加集中於減輕貧窮。它也開始更重視支持小型地區性的企業,它意識到幹淨的水、教育和可持續發展對經濟發展是非常關鍵的,並開始在這些項目中投巨資。作為對批評的反應世界銀行 采納了許多環境和社會保護政策來保證其項目在受貸國內不造成對當地人或人群的損害。雖然如此非政府組織依然經常譴責世界銀行 集團的項目帶來環境和社會的破壞以及未達到它們原來的目的。
私營部門發展是世界銀行 的一個戰略,其目的是推助發展中國傢的私營化。世界銀行 的所有其它戰略都必須與這個戰略相協調。 雖然全世界許多貧窮的政府依靠世界銀行 來資助它們的發展計劃,世界銀行 常常受到大公司“新殖民主義”全球化的反對者的批評。這些反全球化人士也是世界銀行 最主要的批評者,他們批評世界銀行 使用各種結構性調整措施削弱受貸國傢政府的主權、追求經濟自由主義和削弱國傢的作用。
一個總的批評是世界銀行 在政治上受到一些國傢(尤其是美國)的影響,因此其政策往往趨嚮這些國傢的利益。
另一個批評是世界銀行 的宗旨是新自由主義,其原則是相信市場是唯一可以為一個國傢帶來財富的機能。一個國傢衹有在實行自由市場競爭才能昌盛。但是在有軍事衝突的國傢中(內戰或外戰)或在長期被壓迫的國傢(獨裁或殖民主義)以及在政治不穩定和不民主的國傢中新自由主義的原則和改革不起作用。在這些情況下世界銀行 偏嚮引入外國企業從而摧毀當地的經濟係統的發展。
另一方面,自由主義者批評世界銀行 完全是一個政治組織。他們認為世界銀行 不相信市場調節經濟的能力,而是一個國傢擁有、調整國際經濟的工具,其目的是來掩蓋這些國傢的政策對世界經濟的控製。 對有資格獲得國際開發協會贈款和無息貸款的低收入國傢而言,在準備世界銀行 (world bank)援助項目之前,須在減貧戰略文件中寫進國別援助戰略原則。自1999年以來,戰略減貧文件 - 須把減貧作為任何發展規劃的重心,而且須有私人部門和民間社會的充分參與—是獲得資金援助和其他援助的前提條件,在有些情況下,也是債務減免的一項要求。
由於減貧在大多數中等收入國傢中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所以,世界銀行 可通過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貸款發揮其作用。這通常意味着創造一種有利於吸引更多私人資本的投資環境,幫助製訂有效和公平的社會支出方案,為建立人力資本和提供公平的經濟機會創造條件。
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窮睏人口是生活在中等收入國傢,這些國傢一般可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但程度有限而且往往具有波動性。 對可提高藉款國發展能力的項目而言,藉款國既可獲得貸款,也可獲得非貸款援助。經濟和部門工作是為了全面瞭解藉款國的發展問題、對外融資的需要和外部資金的可得性以及對發展戰略和捐款方的援助活動進行評估的分析框架。經濟和部門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事先找出窮人能夠直接受益的高收益的項目。
世界銀行 的經濟和部門工作為其提供政策和公共支出咨詢以及項目和其他業務的開發奠定了分析基礎。
贈款是世界銀行 發展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除通過國際開發協會提供贈款以外,世界銀行 還管理十幾個贈款項目以及約850個捐款方的信托基金(每年支付的款項超過10億美元以上)。
緊急援助是在發生自然災害或任何對經濟有重大影響並需做出迅速反應事件的情況下提供。這種援助的形式有多種多樣。例如,世界銀行 可以製定一項恢復戰略,對現有的貸款組合的結構進行調整來支持恢復工作。世界銀行 還發放迅速撥付的緊急援助貸款。例如,世界銀行 最近嚮埃塞俄比亞、馬拉維和贊比亞提供1.6億美元的援助,幫助其幹旱後的恢復工作。世界銀行 還在2001年1月古吉拉特邦地震後嚮印度提供約6億美元的貸款用於重建。 在實施防洪和森林防火措施方面,世界銀行 還設計了一些災害管理項目。自1980年以來,世界銀行 還批準了500多項與災害有關的業務,金額達380多億美元。
防止發生衝突和衝突後的重建對於減貧至關重要。世界銀行 在此領域中的作用要遠遠超過戰後的基礎設施重建。 按常規世界銀行 的總裁是一個美國人,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是一個歐洲聯盟的人。世界銀行 的總裁同時也是世界銀行 集團的總裁,也是集團其它四個組織的總裁。前任世界銀行 行長沃爾福威茨因“女友門”事件於2007年6月30日下臺,2007年6月25日上午在華盛頓舉行的世行執行董事會會議上,羅伯特·b·佐利剋(robert b. zoellick)被一致批準為新一任世界銀行 行長。這是5月底由美國執行董事提出新任行長人選佐利剋之後的正式確認。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 執行董事會由24名執董組成,代表185個成員,每一任世行行長任期五年。但前任行長沃爾福威茨因為“女友門”事件,遭到世界銀行 有關機構調查而提前去職,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剋獲得了美國的提名。
出生於1953年的佐利剋,1975年畢業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州費城17公裏外的斯沃斯莫爾鎮(swarthmore,pa)上的斯沃斯莫爾學院 (swarthmore college),該學院做到了真正的文武全纔,在2006年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為第三,至今為止,斯沃斯莫爾學院畢業的校友中已經有四名諾貝爾奬得主。他1981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doctor of jurispredence/juris docto,j.d.)和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公共政策碩士學位(master of public policy,mpp),曾先後在裏根、老布什和小布什的政府內任職,擔任政府外交顧問、白宮辦公廳副主任、貿易代表以及副國務卿等職,並且在一係列重要的國際談判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參與了兩德統一談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等等。在擔任副國務卿期間,他致力於發展中美關係,提出視中國為“利益攸關方”的外交新理念,獲得布什政府和世界各方的贊揚。他訪華期間在四川擁抱大熊貓而被美國媒體稱為“擁抱熊貓派”。他的“榮譽册”碩果纍纍、功勳卓著:美國財政部最高榮譽“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奬”,1985年至1988年在財政部任職時獲得;美國國務院最高榮譽“傑出服務奬”,1993年至1997年任國務院顧問以及白宮辦公廳副主任期間獲得;當然,還有那枚德國政府授予的“騎士十字勳章”。佐利剋於去年6月份辭去副國務卿職務,出任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國際副總裁,具備了管理大型國際性機構的能力。佐利剋在經濟和外交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這是他獲得美國總統布什提名並最終獲得世界銀行 執行董事會通過的重要原因。
佐利剋在世行執行董事會宣佈這一决定之後對媒體說,他已經做好了上任的準備。美國總統布什則評論佐利剋是一個能夠帶領世界銀行 前進的具有活力的領導。此間人士說,佐利剋獲得執行董事會及國際社會各方的支持,顯示了佐利剋的成功。
至今為止歷任總裁:
尤金•邁耶(1946年6月—1946年12月)
約翰•剋勞伊(1947年3月—1949年6月)
尤金•布萊剋(1949年—1963年)
喬治•伍茲(1963年1月—1968年3月)
羅伯特•麥剋納馬拉(1968年4月—1981年6月)
阿爾登•剋勞森(1981年7月—1986年6月)
巴爾伯•康納伯(1986年7月—1991年8月)
雷維斯•普瑞斯頓(1991年9月—1995年5月)
詹姆斯•沃爾芬森(1995年6月-2005年5月)
保羅•沃爾福威茨(2005年6月-2007年6月30日)
羅伯特·b·佐利剋(2007年7月1日-) 除世界銀行 外其它五個機構是: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1945年年成立
世界金融公司(IFC),1956年成立
國際開發協會(IDA),1960年成立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1988年成立
國際投資爭端解决中心(ICSID),1966年成立
一個政府可以自己决定它願意成為哪些組織的成員。目前世界銀行 有184個成員政府,其它機構有140到176個成員政府不等。世界銀行 集團的所有組織都由一個由24個成員組成的董事會領導,每個董事代表一個國傢(重要的負錢國)或一組國傢。董事由該國或國傢群任命。世界銀行 也作為聯合國全球環境基金的執行機構。其總部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擁有其所有權。
技術上來說世界銀行 是聯合國的一部分,但它的管理結構與聯合國相差很大:每個世界銀行 集團的機構的擁有權在於其成員國政府,這些成員國的表决權按其所占股份的比例不同。每個成員國的表决權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所有成員國相同的,第二個部分按每個成員國繳納的會費而不同,因此雖然世界銀行 的大多數成員國是發展中國傢,它主要受發達國傢控製。這個結構始終受到批評。批評傢認為一個更民主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加符合發展中國傢的需要。2004年11月1日美國擁有16.4%的表决權,日本7.9%,德國4.5%,英國和法國各4.3%。由於任何重要的决議必須由85%以上的表决權决定,美國一國可以否决任何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 同是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上决定成立的組織,但它與世界銀行 是兩個不同的組織。 按常規世界銀行 的行長是美國人,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是歐洲聯盟的人。世界銀行 的行長同時也是世界銀行 集團的行長,也是集團其它四個組織的總裁。前任世界銀行 行長沃爾福威茨因“女友門”事件於2007年6月30日下臺,2007年6月25日上午在華盛頓舉行的世行執行董事會會議上,羅伯特·B·佐利剋(Robert B. Zoellick)被一致批準為新一任世界銀行 行長。這是5月底由美國執行董事提出新任行長人選佐利剋之後的正式確認。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 執行董事會由24名執董組成,代表185個成員,每一任世行行長任期五年。但前任行長沃爾福威茨因為“女友門”事件,遭到世界銀行 有關機構調查而提前去職,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剋獲得了美國的提名。羅伯特.佐利剋先生是世界銀行 集團第十一任行長,他同時也是世行執行董事會主席以及組成世界銀行 集團的5個相關機構的行長。行長是由世行的執行董事會選任的。世行的《協定條款》沒有明確規定行長的國籍,但常規上是由美國的執行董事提名的。根據一項長期的、非正式協定,世行行長為美國人,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則為歐洲人。第一個任期為五年,第二個任期可以是五年,也可以少於五年。
出生於1953年的佐利剋,1975年畢業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州費城17公裏外的斯沃斯莫爾鎮(Swarthmore,PA)上的斯沃斯莫爾學院 (Swarthmore College),該學院做到了真正的文武全纔,在2006年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為第三,至今為止,斯沃斯莫爾學院畢業的校友中已經有四名諾貝爾奬得主。他1981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哈佛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Doctor of Jurispredence/Juris Docto,J.D.)和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公共政策碩士學位(Master of Public Policy,MPP),曾先後在裏根、老布什和小布什的政府內任職,擔任政府外交顧問、白宮辦公廳副主任、貿易代表以及副國務卿等職,並且在一係列重要的國際談判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參與了兩德統一談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等等。在擔任副國務卿期間,他致力於發展中美關係,提出視中國為“利益攸關方”的外交新理念,獲得布什政府和世界各方的贊揚。他訪華期間在四川擁抱大熊貓而被美國媒體稱為“擁抱熊貓派”。他的“榮譽册”碩果纍纍、功勳卓著:美國財政部最高榮譽“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奬”,1985年至1988年在財政部任職時獲得;美國國務院最高榮譽“傑出服務奬”,1993年至1997年任國務院顧問以及白宮辦公廳副主任期間獲得;當然,還有那枚德國政府授予的“騎士十字勳章”。佐利剋於去年6月份辭去副國務卿職務,出任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國際副總裁,具備了管理大型國際性機構的能力。佐利剋在經濟和外交領域有着豐富的經驗,這是他獲得美國總統布什提名並最終獲得世界銀行 執行董事會通過的重要原因。
佐利剋在世行執行董事會宣佈這一决定之後對媒體說,他已經做好了上任的準備。美國總統布什則評論佐利剋是一個能夠帶領世界銀行 前進的具有活力的領導。此間人士說,佐利剋獲得執行董事會及國際社會各方的支持,顯示了佐利剋的成功。
至今為止歷任行長:
尤金•邁耶(1946年6月—1946年12月)
約翰•剋勞伊(1947年3月—1949年6月)
尤金•布萊剋(1949年—1963年)
喬治•伍茲(1963年1月—1968年3月)
羅伯特•麥剋納馬拉(1968年4月—1981年6月)
阿爾登•剋勞森(1981年7月—1986年6月)
巴爾伯•康納伯(1986年7月—1991年8月)
雷維斯•普瑞斯頓(1991年9月—1995年5月)
詹姆斯•沃爾芬森(1995年6月-2005年5月)
保羅•沃爾福威茨(2005年6月-2007年6月30日)
羅伯特·B·佐利剋(2007年7月1日-至今) (一)貸款一般須與特定的工程項目相聯繫
(二)貸款期限較長
(三)貸款利率參照資本市場利率,但一般低於市場利率 世界銀行 項目貸款周期包括:選定、準備、評估、談判、執行、總結評價六個環節,各個環節的主要要求如下:
一、項目的選定(Identification of Project)項目的選定是項目周期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申請藉款國選定那些需要優先考慮並且符合世界銀行 貸款原則的項目。所選的項目必須是有助於實現國傢和地區的發展計劃,並且是世界銀行 認為可行的項目。
二、項目的準備(Preparation of projects)申請藉款國選定項目取得世界銀行 初步同意之後便進入項目的準備階段。
(一)可行性研究是項目準備的主要內容
準備階段的主要內容是對選定的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
(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有:
1、技術的可行性
2、財務可行性
3、經濟可行性
4、組織體製的可行性
5、社會可行性
三、項目的評估(Appraisal of projects)
申請藉款國完成了項目的準備工作以後,世界銀行 還要進行審查,這就是項目的評估階段。
第一,在技術方面要求設計合理,工程技術上處理得當。
第二,在組織方面評估的目的在於保證該項目建設能夠順利和有效地執行,並建立一個由當地人員組成的管理機構。
第三,在經濟方面的評估是從整個經濟角度來分析項目提供的效益,從而作出是否進行投資的决策。
第四,在財務方面首先要審查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源。
四、項目的談判(Negotiation of Projects)談判不是純技術問題,而是前三個階段的繼續,是進一步明確所應采取措施的階段,也是世界銀行 和藉款國為保證項目的成功,就雙方所采取的共同對策達成協議的階段。
五、項目的執行(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這個階段,藉款國負責項目的執行和經營,世界銀行 負責對項目的監督 Shijie Yinhang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 WB World Bank n.: World Bank 亞洲開發銀行 商業經濟 國際金融組織 農業銀行 美國 醜聞 沃爾福威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計劃 援助 貧窮國傢 經濟 事件 國際焦點 經濟百科 投票權 印度尼西亞 人物
世界銀行貸款 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銀行行長 世界銀行投票權 世界銀行中國局 世界銀行 社會資本協會世界銀行 貸款項目的聯合融資定義世界銀行 貸款出國培訓、考察計劃書世界銀行 貸款和國際開發協會信貸提款指南世界銀行 貸款出國培訓考察計劃書世界銀行 貸款來源和使用情況審計世界銀行 貸款項目財務報表審計世界銀行 貸款項目可行性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