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有關協議,於1995年1月1日建立的世界性經貿組織。將取代關貿總協定而成為永久性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促進世界貿易自由化的實現。 |
|
全球性的貿易組織。主要職責是規範、協調、促進世界範圍內的貿易活動,消除關貿壁壘,降低關稅,處理貿易糾紛等。1995年1月1日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其前身是關稅和貿易總協定。 |
|
世界貿易組織官方網站:http://www.wto.org |
|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産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衹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5年12月,世貿組織總理事會在香港正式批準太平洋島國湯加加入,其正式成員身份於一個月後生效。這樣,世貿組織正式成員將增加到150個。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的第一任總幹事是意大利前外貿部長雷納托·魯傑羅,第二任總幹事是新西蘭前總理麥剋·穆爾,第三任總幹事是泰國前副總理兼商業部長素帕猜,第四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談判代表帕斯卡爾·拉米。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啓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纔正式决定成立世貿組織。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竜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世貿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一起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
2003年8月30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實施專利藥品強製許可制度的最後文件。根據這份文件的規定,發展中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因艾滋病、瘧疾、肺結核及其它流行疾病而發生公共健康危機時,可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其內部通過實施專利強製許可制度,生産、使用和銷售有關治療導致公共健康危機疾病的專利藥品。這不僅將大大降低相關專利藥品的市場價格,而且將有利於更迅速和有效地控製、緩解公共健康危機,確保生命健康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和保護。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嚮最不發達國傢所有産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準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産品出口補貼。 |
|
世貿組織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實施各項貿易協定;為個成員提供多邊貿易談判場所,並為多邊談判結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員間發生的貿易爭端;對個成員的貿易政策與法規進行定期審議;協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關係。
世貿組織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産與貿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個成員方應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成員需要的方式,加強采取各種相應的措施;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傢,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傢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及知識産權等內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邊貿易體係,使之可以包括關貿總協定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準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麯競爭的“自由貿易”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
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貿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决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製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世貿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製。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管轄的範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遊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産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貿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
|
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决策權力機構,由所有成員國主管外經貿的部長、副部長級官員或其全權代表組成,一般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和决定涉及世貿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並采取行動。
第一次會議於1996年12月在新加坡召開,第二次會議於1998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第三次會議於1999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第四次會議於2001年11月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第五次會議於2003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第六次會議於2005年12月在中國香港召開。
部長級會議的主要職能是:任命世貿組織總幹事並製定有關規則;確定總幹事的權力、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以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任職條件;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做出解釋;豁免某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和其它多邊貿易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審議其成員對世貿組織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提出修改的動議;决定是否接納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傢或地區為世貿組織成員;决定世貿組織協定及多邊貿易協定生效的日期等。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貿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世貿組織成員資格有創始成員和新加入成員之分,創始成員必須是關貿總協定的締約方,新成員必須由其决策機構——部長會議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方可加入。
總理事會:在部長級會議休會期間,其職能由總理事會行使,總理事會也由全體成員組成。總理事會可視情況需要隨時開會,自行擬訂議事規則及議程。同時,總理事會還必須履行其解决貿易爭端和審議各成員貿易政策的職責。
總理事會下設貨物貿易理事會;服務貿易理事會;知識産權理事會。這些理事會可視情況自行擬訂議事規則,經總理事會批準後執行。所有成員均可參加各理事會。
各專門委員會:部長會議下設立專門委員會,以處理特定的貿易及其他有關事宜。已設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國際收支限製委員會;預算、財務與行政委員會;貿易與環境委員會等10多個專門委員會。
秘書處與總幹事:由部長級會議任命的總幹事領導的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下稱秘書處),設在瑞士日內瓦,大約有500人。秘書處工作人員由總幹事指派,並按部長會議通過的規則决定他們的職責和服務條件。 部長會議明確了總幹事的權力、職責、服務條件及任期規則。世貿組織總幹事主要有以下職責:他可以最大限度地嚮各成員施加影響,要求它們遵守世貿組織規則;總幹事要考慮和預見世貿組織的最佳發展方針;幫助各成員解决它們之間所發生的爭議;負責秘書處的工作,管理預算和所有成員有關的行政事務;主持協商和非正式談判,避免爭議。
截至1999年5月,世貿組織共有30多個理事會和常設委員會。 |
|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决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
|
1997年10月9日,世貿組織啓用新的標識。該標識由六道嚮上彎麯的弧綫組成,上三道和下三道分別為紅、藍、緑三種顔色。標識意味着充滿活力的世貿組織在持久和有序地擴大世界貿易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六道弧綫組成的球形表示世貿組織是不同成員組成的國際機構。標識久看有動感,象徵世貿組織充滿活力。標識的設計者是新加坡的楊淑女士,她的設計采用了中國傳統書法的筆勢,六道弧綫帶有毛筆書法起筆和收筆的韻味。 |
|
入世後享受如下基本的權利:
(1)能使産品和服務及知識産權在135個成員中享受無條件、多邊、永久和穩定的最惠國待遇以及國民待遇;
(2)對大多數發達國傢出口的工業品及半製成品受普惠製待遇;
(3)享受發展中國傢成員的大多數優惠或過渡期安排;
(4)享受其他世貿組織成員開放或擴大貨物、服務市場準入的利益;
(5)利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决機製,公平、客觀、合理地解决與其他國傢的經貿摩擦,營造良好的經貿發展環境;
(6)參加多邊貿易體製的活動獲得國際經貿規則的决策權;
(7)享受世貿組織成員利用各項規則、采取例外、保證措施等促進本國經貿發展的權利。
入世後承擔如下基本的義務:
(1)在貨物、服務、知識産權等方面,依世貿組織規定,給予其他成員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
(2)依世貿組織相關協議規定,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準入程度,即具體要求降低關稅和規範非關稅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開放;
(3)按《知識産權協定》規定進一步規範知識産權保護;
(4)按爭端解决機製與其他成員公正地解决貿易摩擦,不能搞單邊報復;
(5)增加貿易政策、法規的透明度;
(6)規範貨物貿易中對外資的投資措施;
(7)按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例繳納一定會費。 |
|
儘管在關貿總協定及世貿組織的協定、協議中沒有十分明確地規定“互惠貿易原則”,但在實踐中,衹有平等互惠互利的減讓安排纔可能在成員間達成協議。
世貿組織的互惠原則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體現:
第一,通過舉行多邊貿易談判進行關稅或非關稅措施的削減,對等地嚮其他成員開放本國市場,以獲得本國産品或服務進入其他成員市場的機會,即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第二,當一國或地區申請加入世貿組織時,由於新成員可以享有所有老成員過去已達成的開放市場的優惠待遇,老成員就會一致地要求新成員必須按照世貿組織現行協定、協議的規定繳納“入門費”——開放申請方商品或服務市場。
第三,互惠貿易是多邊貿易談判及一成員貿易自由化過程中與其他成員實現經貿合作的主要工具。關貿總協定及世貿組織的歷史充分說明,多邊貿易自由化給某一成員帶來的利益要遠大於一個國傢自身單方面實行貿易自由化的利益。因為一國單方面自主决定進行關稅、非關稅的貨物貿易自由化及服務市場開放時,所獲得的利益主要取决於其他貿易夥伴對這種自由化改革的反應,如果反應是良好的,即對等地也給予減讓,則獲得的利益就大;反之,則較小。相反,在世貿組織體製下,由於一成員的貿易自由化是在獲得現有成員開放市場承諾範圍內進行的,自然這種貿易自由化改革帶來的實際利益有世貿組織機製作保障,而不像單邊或雙邊貿易自由化利益那麽不確定。因此,多邊貿易自由化要優於單邊貿易自由化,尤其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的大國。 |
|
透明度原則是世貿組織的重要原則,它體現在世貿組織的主要協定、協議中。根據該原則,世貿組織成員需公佈有效實施的、現行的貿易政策法規有:
(1)海關法規。即海關對産品的分類、估價方法的規則,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徵收的關稅稅率和其他費用;
(2)進出口管理的有關法規和行政規章制度;
(3)有關進出口商品徵收的國內稅、法規和規章;
(4)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的有關法規和規章;
(5)有關進出口貨物及其支付方面的外匯管理和對外匯管理的一般法規和規章;
(6)利用外資的立法及規章制度;
(7)有關知識産權保護的法規和規章;
(8)有關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邊境貿易區、經濟特區的法規和規章;
(9)有關服務貿易的法規和規章;
(10)有關仲裁的裁决規定;
(11)成員國政府及其機構所簽訂的有關影響貿易政策的現行雙邊或多邊協定、協議;
(12)其他有關影響貿易行為的國內立法或行政規章。
透明度原則規定各成員應公正、合理、統一地實施上述的有關法規、條例、判决和决定。統一性要求在成員領土範圍內管理貿易的有關法規不應有差別待遇,即中央政府統一頒布有關政策法規,地方政府頒布的有關上述事項的法規不應與中央政府有任何抵觸。但是,中央政府授權的特別行政區、地方政府除外。公正性和合理性要求成員對法規的實施履行非歧視原則。
透明度原則還規定,鑒於對海關行政行為進行檢查和糾正的必要,要求各成員應保留或盡快建立司法的或仲裁的或行政的機構和程序。這類法庭或程序獨立於負責行政實施的機構之外。除進口商在所規定允許的上訴期內可嚮上級法庭或機構申訴外,其裁决一律由這些機構加以執行。
透明度原則對公平貿易和競爭的實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
隨着國際社會經濟貿易的不斷發展,國際經貿領域的貿易戰也日見頻繁。在解决國際經濟貿易糾紛方面,世界貿易組織自成立以來就發揮着重要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决機構是總理事會,該機構負責處理圍繞烏拉圭回合最後文件所包括的任何協定或協議而産生的爭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承諾,在發生貿易爭端時,當事各方不應采取單邊行動對抗,而是通過爭端解决機製尋求救濟並遵守其規則及其所做出的裁决。
爭端解决的程序是:
(1)磋商:根據《爭端解决規則和程序諒解》規定,爭端當事方應當首先采取磋商方式解决貿易糾紛。磋商要通知爭端解决機構。磋商是秘密進行的,是給予爭端各方能夠自行解决問題的一個機會。
(2)成立專傢小組:如果有關成員在10天內對磋商置之不理或在60天後未獲解决,受損害的一方可要求爭端解决機構成立專傢小組。專傢小組一般由3人組成,依當事人的請求,對爭端案件進行審查,聽取雙方陳述,調查分析事實,提出調查結果,幫助爭端解决機構作出建議或裁决。專傢組成立後一般應在6個月內嚮爭端各方提交終期報告,在緊急情況下,終期報告的時間將縮短為3個月。
(3)通過專傢組報告:爭端解决機構在接到專傢組報告後20-60天內研究通過,除非當事方决定上訴,或經協商一致反對通過這一報告。
(4)上訴機構審議:專傢小組的終期報告公佈後,爭端各方均有上訴的機會。上訴由爭端解决機構設立的常設上訴機構受理。上訴機構可以維持、修正、撤消專傢小組的裁决結論,並嚮爭端解决機構提交審議報告。
(5)爭端解决機構裁决:爭端解决機構應在上訴機構的報告嚮世貿組織成員散發後的30天內通過該報告,一經采納,則爭端各方必須無條件接受。
(6)執行和監督:爭端解决機構監督裁决和建議的執行情況。如果違背義務的一方未能履行建議並拒絶提供補償時,受侵害的一方可以要求爭端解决機構授權采取報復措施,中止協議項下的減讓或其它義務。 |
|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它的官方語言為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這三種語言的文本為正式文本,具有法律效力,中文譯本僅供參考,不具有法律效力;收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文本的意義在於,當與世貿成員國發生爭端的時候,這些文本中的條文是可以直接援引適用的,具有正式的法律效力;收錄了中國入世法律文件的中文譯本,以便不習慣閱讀外語的讀者學習、掌握世貿規則。 |
|
阿爾巴尼亞,2000年9月8日
安哥拉,1996年11月23日
安提瓜和巴布達島,1995年1月1日
阿根廷,1995年1月1日
澳大利亞,1995年1月1日
奧地利,1995年1月1日
巴林王國,1995年1月1日
孟加拉,1995年1月日
巴巴多斯,1995年1月1日
比利時,1995年1月1日
伯利茲,1995年1月1日
貝南,1996年2月26日
玻利維亞,1995年9月12日
博茨瓦納,1995年5月31日
巴西,1995年1月1日
文萊,1995年1月1日
保加利亞,1996年12月1日
burkinafaso,1995年6月3日
布隆迪,1995年7月23日
喀麥隆,1995年12月13日
加拿大,1995年1月1日
中非,1995年5月31日
乍得,1996年10月19日
智利,1995年1月1日
中國,2001年12月11日
哥倫比亞,1995年4月30日
剛果(布),1997年3月27日
哥斯達黎加,1995年1月1日
科特迪瓦,1995年1月1日
剋羅地亞,2000年11月30日
古巴,1995年4月20日
塞浦路斯,1995年7月30日
捷剋,1995年1月1日
剛果(金),1997年1月1日
丹麥,1995年1月1日
吉布提,1995年5月31日
多米尼剋,1995年1月1日
多米尼加,1995年3月9日
厄瓜多爾,1996年1月21日
埃及,1995年6月30日
薩爾瓦多,1995年5月7日
愛沙尼亞,1999年11月13日
歐盟,1995年1月1日
斐濟,1996年1月14日
芬蘭,1995年1月1日
法國,1995年1月1日
加蓬,1995年1月1日
岡比亞,1996年10月23日
格魯吉亞,2000年6月14日
德國,1995年1月1日
加納,1995年1月1日
希臘,1995年1月1日
格林納達,1996年2月22日
危地馬拉,1995年7月21日
幾內亞比紹,1995年5月31日
幾內亞,1995年10月25日
圭亞那,1995年1月1日
海地,1996年1月30日
洪都拉斯,1995年1月1日
中國香港,1995年1月1日
匈牙利,1995年1月1日
冰島,1995年1月1日
印度,1995年1月1日
印度尼西亞,1995年1月1日
愛爾蘭,1995年1月1日
以色列,1995年4月21日
意大利,1995年1月1日
牙買加,1995年3月9日
日本,1995年1月1日
約旦,2000年4月11日
肯尼亞,1995年1月1日
韓國,1995年1月1日
科威特,1995年1月1日
吉爾吉斯斯坦,1998年12月20日
拉脫維亞,1999年2月10日
萊索托,1995年5月31日
列支敦士登,1995年9月1日
立陶宛,2001年5月31日
盧森堡,1995年1月1日
澳門,1995年1月1日
馬達加斯加,1995年11月17日
馬拉維,1995年5月31日
馬來西亞,1995年1月1日
馬爾代夫,1995年5月31日
馬裏,1995年5月31日
馬耳他,1995年1月1日
毛裏塔尼亞,1995年5月31日
毛裏求斯,1995年1月1日
墨西哥,1995年1月1日
摩爾多瓦,2001年7月26日
蒙古,1997年1月29日
摩洛哥,1995年1月1日
莫桑比剋,1995年8月26日
緬甸,1995年1月1日
納米比亞,1995年1月1日
荷蘭,1995年1月1日
新西蘭,1995年1月1日
尼加拉瓜,1995年9月3日
尼日爾,1996年12月13日
尼日利亞,1995年1月1日
挪威,1995年1月1日
阿曼,2000年11月9日
巴基斯坦,1995年1月1日
巴拿馬,1997年9月6日
巴布亞新幾內亞,1996年6月9日
巴拉圭,11995年1月日
秘魯,1995年1月1日
菲律賓,1995年1月1日
波蘭,1995年7月1日
葡萄牙,1995年1月1日
卡塔爾,1996年1月13日
羅馬尼亞,1995年1月1日
盧旺達,1996年5月22日
聖基茨和尼維斯,1996年2月21日
聖盧西亞,1995年1月1日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1995年1月1日
塞內加爾,1995年1月1日
臺澎金馬單獨關稅區,2002年1月1日
塞拉利昂,1995年7月23日
新加坡,1995年1月1日
斯洛伐剋,1995年1月1日
斯洛文尼亞,1995年7月30日
所羅門群島,1996年7月26日
南非,1995年1月1日
西班牙,1995年1月1日
斯裏蘭卡,1995年1月1日
蘇裏南,1995年1月1日
斯威士蘭,1995年1月1日
瑞典,1995年1月1日
瑞士,1995年7月1日
坦桑尼亞,1995年1月1日
泰國,1995年1月1日
多哥,1995年5月31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95年3月1日
突尼斯,1995年3月29日
土耳其,1995年3月26日
烏幹達,1995年1月1日
阿聯酋,1996年4月10日
英國,1995年1月1日
美國,1995年1月1日
烏拉圭,1995年1月1日
委內瑞拉,1995年1月1日
贊比亞,1995年1月1日
津巴布韋,1995年3月5日 |
|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産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衹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6年11月7日,世界貿易組織總理事會在日內瓦召開特別會議,正式宣佈接納越南成為該
組織第150個成員。這樣,世貿組織正式成員增加到150個。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的第一任總幹事是意大利前外貿部長雷納托·魯傑羅,第二任總幹事是新西蘭前總理麥剋·穆爾,第三任總幹事是泰國前副總理兼商業部長素帕猜,第四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談判代表帕斯卡爾·拉米。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啓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纔正式决定成立世貿組織。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竜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世貿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一起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
2003年8月30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一致通過了關於實施專利藥品強製許可制度的最後文件。根據這份文件的規定,發展中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因艾滋病、瘧疾、肺結核及其它流行疾病而發生公共健康危機時,可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其內部通過實施專利強製許可制度,生産、使用和銷售有關治療導致公共健康危機疾病的專利藥品。這不僅將大大降低相關專利藥品的市場價格,而且將有利於更迅速和有效地控製、緩解公共健康危機,確保生命健康基本權利得到尊重和保護。
同年12月13日至18日,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中國香港舉行,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規定發達成員和部分發展中成員2008年前嚮最不發達國傢所有産品提供免關稅、免配額的市場準入;發達成員2006年取消棉花的出口補貼,2013年年底前取消所有形式農産品出口補貼。
世界貿易組織官方網站:http://www.wto.org |
|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决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和影響:
利: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産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决策過程,擺脫別人製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弊: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的弱勢産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隨着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産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産品、企業和産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總結:可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有弊,但總體上是利大於弊。 |
|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26#8220;世界貿易組織%26#8221;) ,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其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其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界貿易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産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衹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現任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是素帕猜(泰國人),2002年9月任職,任期3年。2005年5月,歐盟前貿易委員帕斯卡爾%26#8226;拉米被正式任命為下任總幹事,接替將於8月31日卸任的素帕猜。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截至2005年7月,有成員148個。
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26#8220;貨幣-金融-貿易%26#8221;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界貿易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界貿易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啓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纔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證充分就業的前提下,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産與貿易,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全球資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傢,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傢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的份額與其經濟需要相稱;保護和維護環境。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邊貿易體製。與關貿總協定相比,其管轄的範圍除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遊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産權、投資措施和非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世界貿易組織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準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麯競爭的%26#8220;自由貿易%26#8221;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界貿易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决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製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際機構進行合作。
世界貿易組織的最高决策權力機構是部長級會議,一般兩年舉行一次會議,討論和决定涉及世界貿易組織職能的所有重要問題,並采取行動。部長級會議的主要職能是:任命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並製定有關規則;確定總幹事的權力、職責、任職條件和任期以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的職責及任職條件;對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做出解釋;豁免某成員對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和其它多邊貿易協定所承擔的義務;審議其成員對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提出修改的動議;决定是否接納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傢或地區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决定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及多邊貿易協定生效的日期等。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界貿易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世 |
|
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舉行的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部長會議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以取代成立於1947年的關貿總協定(GATT)。
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1995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關貿總協定臨時機構。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訂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關貿總協定相比,世貿組織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知識産權貿易,而關貿總協定衹適用於商品貨物貿易。
世貿組織成員分四類:發達成員、發展中成員、轉軌經濟體成員和最不發達成員。2005年12月,世貿組織總理事會在香港正式批準太平洋島國湯加加入,其正式成員身份於一個月後生效。這樣,世貿組織正式成員將增加到150個。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的第一任總幹事是意大利前外貿部長雷納托·魯傑羅,第二任總幹事是新西蘭前總理麥剋·穆爾,第三任總幹事是泰國前副總理兼商業部長素帕猜,第四任總幹事是歐盟前貿易談判代表帕斯卡爾·拉米。
建立世貿組織的設想是在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提出的,當時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未能成立。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啓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纔正式决定成立世貿組織。
1947--1993年,關貿總協定主持了8輪多邊關稅與貿易談判,第8輪談判於1986年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內瓦舉行,稱為“烏拉圭回合”。其中第五輪稱為“狄竜回合”,第六輪稱為“肯尼迪回合”,第七輪稱為“東京回合”。世貿組織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一起被稱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
世貿組織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實施各項貿易協定;為個成員提供多邊貿易談判場所,並為多邊談判結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員間發生的貿易爭端;對個成員的貿易政策與法規進行定期審議;協調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關係。
世貿組織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産與貿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個成員方應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成員需要的方式,加強采取各種相應的措施;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傢,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傢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及知識産權等內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邊貿易體係,使之可以包括關貿總協定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
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非歧視貿易原則,包括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條款;可預見的和不斷擴大的市場準入程度,主要是對關稅的規定;促進公平競爭,致力於建立開放、公平、無扭麯競爭的“自由貿易”環境和規則;鼓勵發展與經濟改革。
世貿組織的基本職能有:管理和執行共同構成世貿組織的多邊及諸邊貿易協定;作為多邊貿易談判的講壇;尋求解决貿易爭端;監督各成員貿易政策,並與其它同製訂全球經濟政策有關的國 |
|
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根據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
的一項協議而成立的一個國際貿易領域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
織。關貿總協定原為擬議中的國際貿易組織正式成立前臨時適用
的過渡安排,但由於成立國際貿易組織的《哈瓦那憲章》最終沒有
被各國所批準,關貿總協定就一直沿用至1994年底,成立世界貿
易組織結束了總協定臨時適用的歷史。烏拉圭回合談判最終達成
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與其他達成的協議在1995年1月1
日同時生效,根據談判達成的協議,世界貿易組織設立總理事會,
下設貨物理事會、知識産權理事會和服務貿易理事會,及其他機構
如預算委員會、貿易發展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統轄烏拉圭回合所
有協議的履行,提供多邊貿易談判場所,維持爭端解决機製的運
轉。關貿總協定成員,一攬子接受烏拉圭回合協議者.均為該組織
創始成員各成員應努力修改其國內有關立法,使之與協議之規定
相符口世界貿易組織取得了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樣的
法律地位,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
|
- : WTO,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 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v.: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
|
|
世界貿易組織法 | 世界貿易組織教程 | 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 世界貿易組織導論 |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 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 世界貿易組織(概論 | 世界貿易組織標識 | 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 | 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 | 世界貿易組織(WTO)概論 | 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 | 世界貿易組織中的爭端解决 | 世界貿易組織法教程 |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 | 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疑難問題解答 | 世界貿易組織體製下的中國教育服務開放研究 | 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糾紛案例評析 | 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對外貿易 | 關於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籌備委員會的决議 | 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 世界貿易組織的互惠原則 |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 | 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馬拉喀什協議 | 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協議 | 世界貿易組織第三次部長級會議 |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章程 | 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機構 | 世界貿易組織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結果法律文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