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地展現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的復雜主題
將寫實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情調融為一體的偉大史詩
世界電影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中文片名 與狼共舞 英文片名 Dances with Wolves
導演 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
編劇 Michael Blake .....(screenplay) Michael Blake .....(novel)/(screenplay)
影片類型 劇情 / 冒險 / 西部 / 歷史
片長 180 min / USA:224 min (extended version) / USA:236 min (director's cut)
國傢/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波尼語 蘇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70 mm 6-Track Dolby SR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Finland:K-16 Iceland:16 Netherlands:12 Norway:15 Sweden:15 UK:15 USA:PG-13 Peru:14 Canada:PA Canada:13+ Chile:14 UK:12 Germany:12 Canada:A Canada:AA Iceland:14 Belgium:KT
製作成本 $19,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0 TIG Productions, Inc.
製作日期 1989年7月18日 - 1989年11月23日
演職員表
導演 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編劇 Michael Blake .....(novel)/(screenplay) Michael Blake .....(screenplay)
演員
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 ... Lt. John J. Dunbar 柯剋·鮑茲 Kirk Baltz .....Edwards
格雷厄姆·格林 Graham Greene .....Kicking Bird Rodney A. Grant .....Wind In His Hair
Floyd 'Red Crow' Westerman .....Ten Bears (as Floyd Red Crow Westerman)
Tantoo Cardinal .....Black Shawl Robert Pastorelli .....Timmons
Charles Rocket .....Lieutenant Elgin Maury Chaykin .....Major Fambrough
Jimmy Herman .....Stone Calf Nathan Lee Chasing His Horse .....Smiles A Lot
Michael Spears .....Otter Jason R. Lone Hill .....Worm Tony Pierce .....Spivey
Doris Leader Charge .....Pretty Shield Tom Everett .....Sergeant Pepper
製作人
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producer Bonnie Arnold .....associate producer
Jake Eberts .....executive producer Derek Kavanagh .....line producer Jim Wilson .....producer
原創音樂 約翰·巴裏 John Barry
攝影 Dean Semler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William Hoy Chip Masamitsu Steve Potter .....(as Stephen Potter) Neil Travis
選角導演 Elisabeth Leustig
藝術指導 Jeffrey Beecroft
美術設計 William Ladd Skinner .....(as Wm Ladd Skinner)
布景師 Lisa Dean
服裝設計 Elsa Zamparelli
副導演/助理導演
Linda Brachman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s Linda J. Brachman)
Stephen P. Dun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David Fudge .....dga trainee (as David A. Fudge)
John Huneck .....second unit director Doug Metzg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as Douglas C. Metzger)
Philip C. Pfeiffer .....second unit director
製作公司 Tig Productions [美國] Majestic Films International
發行公司 AMLF [法國] ..... (France) Abril Vídeo [巴西] ..... (199?) (Brazil) (VHS) Aquarius TV [希臘] ..... (2004) (Greece) (TV)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澳大利亞] ..... (2004) (Greece) (TV)
Flashstar Home Vídeo [巴西] ..... (2003) (Brazil) (VHS) (DVD) Gativideo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Hoyts Distribution [澳大利亞] ..... (Argentina) (video)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國] ..... (USA) (DVD) LW Editora [巴西] ..... (2004) (Brazil) (DVD)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MGM/UA Home Entertainment [美國] ..... (VHS)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美國] ..... (video) Neue Constantin Film [德國] ..... (Germany) Orion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國] ..... (Germany) Prooptiki Bulgaria [保加利亞] ..... (2005) (Bulgaria) (DVD) RCA/Columbia-Hoyts Home Video [澳大利亞] ..... (2005) (Bulgaria) (DVD) Cinema Research Corporation [美國] ..... titles and opticals Epic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For Stars Catering [美國] ..... catering International Recording [美國] ..... sound re-recording
K.N.B. Effects Group [美國] ..... mechanical animal effects Matsuno Design Group ..... main title art Soundbusters ..... sound editing Spirit Horse Production LLC [美國] ..... location services: Montana The Completion Bond Company Inc. ..... completion bond Western Costume Co. [美國] ..... additional costumes
上映日期
美國USA 1990年10月19日 ..... (Washington, D.C.) (premiere)
阿根廷 Argentina 1990年11月29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1年2月8日
英國 UK 1991年2月8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1年2月14日
芬蘭 Finland 1991年2月15日
瑞典 Sweden 1991年2月15日
法國 France 1991年2月20日
德國 Germany 1991年2月21日
奧地利 Austria 1991年2月22日
香港 Hong Kong 1991年3月21日
挪威 Norway 1991年4月10日
波蘭 Poland 1991年4月20日
丹麥 Denmark 1991年5月10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1991年6月25日 ..... (Davao)
荷蘭 Netherlands 1991年12月20日 ..... (director's cut)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2年2月13日 ..... (director's cut)
丹麥 Denmark 1994年5月6日 ..... (director's cut)
劇情介紹
影片從一個為蘇族印第安人翻案的觀點,描述美國白人軍官鄧巴在南北戰爭之後自願到西部前綫駐守,結果跟語言不通文化不同的蘇族戰士交上了朋友,雙方時相往還。後來前往當地的白人軍隊反而將他視為叛徒,對他暴力相嚮。鄧巴從此以身為白人為恥,徹底投嚮蘇族人的陣營,並堅持自己的名字叫“與狼共舞”。
鄧巴中尉因為腿受傷害怕成為殘廢,便打算幹脆死在戰場上算了,沒想到沒有死掉,反而誤打誤撞幫部隊打了勝仗,成了南北戰爭中的英雄,但是他想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於是他騎著馬西斯科來到了神奇的西部。鄧巴被“海斯要塞”的範布魯少校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剋威剋”。鄧巴獨自在無人的哨所住下,大草原的壯美深深吸引了他。
不久範布魯少校自殺了,他的車夫也被印地安帕尼族殺死,於是鄧巴與外界失去了聯繫。這無邊無垠的蒼天原野仿佛就是他的天堂,鄧巴獨自過著平靜而單調的生活,還和一隻兩條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並給它取名為“兩衹白襪”。
鄧巴和印第安蘇族人有了接觸之後,生活便不再平靜。蘇族人為鄧巴的到來而議論紛紛,在如何對待鄧巴上起了爭執。鄧巴决定主動去找蘇族人,在去的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殺的蘇族婦女“握拳挺立”,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親人並被蘇族人收養。在把“握拳挺立”交還給蘇族人之後,鄧巴騎馬離去。鄧巴的來訪極大地震動了蘇族人,印第安人頭領們一致同意去回訪鄧巴。第二天,幾個印第安人來到鄧巴的駐地。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緩慢而友好的接觸,漸漸地鄧巴成了蘇族人的朋友,他還有了一個印第安名字,叫做“與狼共舞”。
他在捕獵野牛時的騎術和槍法令蘇族人大為折服以後又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不久他便搬入蘇族人的營地居住,開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此同時,鄧巴與“握拳挺立”之間也産生了真摯的感情。在兇殘的帕尼族人來襲時,鄧巴傾其全力,將哨所裏的槍支彈藥分給了蘇族人,幫助他們戰勝了仇敵。鄧巴再次成為蘇族人的英雄。所有蘇族人都敬慕鄧巴,他們祝福鄧巴與“握拳挺立”的相愛和結合。而鄧巴也深切地認識到了印第安人的樸實、善良和友好,他自由而快樂地生活在蘇族人中間。除了膚色和長相不同之外,鄧巴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
然而,就在鄧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記本,永遠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間時,他發現那裏已經駐紮了一隊白人士兵。他們看到印第安人裝束的鄧巴就開槍射擊。愛馬西斯科死了,鄧巴也成了囚犯。鄧巴為印第安人的辯護招來了一再的虐待和毒打。他們認定鄧巴是叛徒。於是鄧巴再也不說英語,而毅然說起了印第安語。駐軍少校無計可施,衹好派一隊士兵押送鄧巴回“海斯要塞”。蘇族人發現鄧巴被捉後,他們消滅了押送隊,救出了鄧巴。
嚴鼕來臨了,蘇族人在深𠔌中住了下來。為了不連累蘇族朋友,鄧巴謝絶了輓留,帶着妻子“握拳挺立”離開了蘇族人村落。十三年後,蘇族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協議,放棄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
相關評論
Inside everyone is a frontier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The journey begins this November. Discover it for yourself.
Lt. John Dunbar is about to discover the frontier...within himself.
多元化文化觀在電影史上的成功折射
對美國西進運動的深刻反思
好萊塢歷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
幕後製作
這是一部反映西部歷史的史詩片。通過他的視角,觀衆可以逐步深入陌生的印第安社會、文化、習俗、日常生活以至其代表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可以看到西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風光。鄧巴身上表現出的憂鬱、驕傲氣質和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暗合了道傢文化中清靜無為、個性至上的價值觀,不經意拉近了不同民族間的距離。片中獵牛場面氣勢恢宏,蔚為壯觀。
影片《與狼共舞》是凱文·斯科特納的導演處女作。該片長達近4個小時,耗資1800萬美元,是部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的大型史詩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語字幕的影片。凱文·斯拉特納認為:“我所要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歷史。”他堅持影片必須打上印第安語字幕,並且自信它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和關註、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請了許多印第安人觀看影片。三個小時過去了,電影院裏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與狼共舞》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內涵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與狼共舞》在第63屆奧斯卡評奬活動中一鳴驚人,榮獲12項奬項提名,並最終奪取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等共七項大奬,令世界為之矚目。凱文·斯科特納大膽地采用了十幾年來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樣式,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的復雜主題。影片所表現出的多元化顯現,為西部片註入了新鮮而強勁的活力,他復興了一個片種,同時也使自己獲得了輝煌的成功。 影片雖然采用了傳說的敘事式的故事結構,但與衆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將寫實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色彩情調融為了一體,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異彩的藝術魅力。而影片在拍攝技術上也有着極可稱道的精彩之筆。把渾厚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氛與雄渾壯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風光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豐富的攝影角度,巧妙的動態節奏和復雜而又出色的場面調度,使影片達到了極其出色的視覺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還應歸結到其深刻的主題內涵。隨着二戰的結束,人道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被提到了相當的地位。歷史的反思使戰爭題材和西部開拓史成為電影的兩大主題。《與狼共舞》反映的就是這種極難把握和表現的西部拓進的歷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越來越受到人們普遍關註。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別是西部片中將印第安人一律寫成野蠻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純樸真摯和善良。影片還提出了民族間應放棄鬥爭,和平共處的理想,並以鄧巴與蘇族人各善相處體現了這種理想的自由與美好,奏起了友愛、平等、和平的旋律。這些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最終使影片在奧斯卡奬的角逐中取得輝煌的勝利。
精彩花絮
·在電影開場,兩個醫生在檢查約翰·鄧巴,站在桌子旁邊的男人是凱文·科斯特納的替身。扮演醫生的兩個人實際上是電影的製片人,站在左邊的是吉姆·維爾遜,右邊的就是本片的導演和主演凱文·科斯特納。聲音都是由其他演員配的音。
·除了電影開場的國內戰爭是在最後拍攝之外,受天氣影響,電影所有場景都是按照時間先後拍攝的。
·獵獲到野牛的慶功宴上,鄧巴和Wind in His Hair成為好朋友,互相贈送禮物。這些場景都是在匡西特活動房屋內拍攝的,因為當時戶外的天氣太冷了。
·當鄧巴騎馬出去會見朋友的路上,看到有個男人最初叫狼走開,這個人的確是馴獸者。追逐中,他的腿被狼咬住不放。科斯特納在下一個鏡頭裏不得不跑開,因為他要把大塊的生肉丟給野狼,從狼口下救出馴獸師。
·科斯特納的女兒安妮·科斯特納扮演幼年時的"握拳挺立",在夢境中她回憶起傢人遇害的戲中,可以看到她從波尼族印第安人逃亡。她跑着往回分別看了兩次,因為科斯特納告訴她從右肩往回看,但是她不知道哪邊是左肩哪邊是右肩。當時安妮衹有6歲。
·格雷厄姆·格裏尼扮演"握拳挺立"的養父基柯金·伯德,實際上"握拳挺立"瑪麗·邁剋鄧維爾的年紀比格裏尼還要大兩個月。
·格雷厄姆·格裏尼在影片中扮演基柯金·伯德,同時還在另一部電影"The Red Green Show"(1991)出演艾德加·蒙徹斯。在其中一幕裏,艾德加提到"與狼共舞",說那個"土著人"(基柯金·伯德)本應該得到一個奧斯卡的小金人。
·電影超過了預算,科斯特納不得不個人出資彌補超出的部分。這就使得有傳言說這又是一部失控的西部片,就像那部令人失望的"天堂之門"(1980)。因此有圈內人將該片挖苦為"凱文之門"。最終作為一部西部片,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奬,要知道最近獲得該項奬的西部片Cimarron (1931),已經是50多年前的事情了。
·為了增加影片的現實色彩,專門聘請了一名語言學專傢,教不會講Lakota的演員學習講Lakota語。由於這門語言十分復雜,在教學課程上就把"性別語言"方面的語法知識省略了。電影完成後,說Lakota語的土著人,看到電影裏的Lakota勇士們操着一口娘娘腔,都感到樂不可支。
精彩對白
John Dunbar: The strangeness of this life cannot be measured: in trying to produce my own death, I was elevated to the status of a living hero.
Ten Bears: Let us smoke a while.
John Dunbar: [voiceover] With Ten Bears, it was always more than a while. There was purpose in everything he did, and I knew he wanted me to stay. But I was sure of myself. I would be an excuse, and that's all the Army would need to find this place. I pushed him as far as I could to move the camp. But in the end, he only smiled and talked of simple pleasures. He reminded me that at his age, a good fire was better than anything. Ten Bears was an extraordinary man.
Sgt. Bauer: Turned injun, didn't yeh.
Kicking Bird: I was just thinking that of all the trails in this life there is one that matters most. It is the trail of a true human being. I think you are on this trail and it is good to see.
穿幫鏡頭
·連續性:鄧巴給狼喂食的牛肉幹的尺寸大小,不停變換着,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變換着拿牛肉幹的方式。
·時代錯誤:約翰·鄧巴在遇到印第安人時揮舞着的旗子出現的年代是錯誤的。
·事實錯誤:部落成員是不可能引用聖經中的箴言篇或者是公式一樣的表達方式,因為這些部族一直是致力於保護口頭相傳的知識和傳統文化。
·事實錯誤:三衹飛過天空的鳥被認為是天鵝,實際上應該是仙鶴。
·時代錯誤:在一個舊堡壘裏的鴿子是一隻歐亞有領圈的鴿子,在那個年代是不可能出現在北美。
·發現錯誤:當鄧巴在用1860亨利來復槍射擊時,可以看到彈藥桶指示器在最後面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是空的。這種情況始終出現在影片當中。
·時代錯誤:電力綫可以在獵獲野牛時看到。
·發現錯誤:在小溪邊蘇族人營救約翰·鄧巴之後,其中一個蘇族人經過已經死去的Spivey,往他臉上潑了些水,Spivey重新活了過來。
·連續性:當鄧巴觀察兩處建築物時,他的鬍子茬十分短,在他從一處建築走到另一處建築時,他的鬍子長得好像已經有三四天了。
電影幕後:一首對美國西進歷史的輓歌
西部片曾經在好萊塢甚至世界電影史上都占據着重要地位,它以金戈鐵馬的豪情和氣吞山河的魄力貫穿在美國的電影發展史上,重現了一段又一段的輝煌歷史和篇章,産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但在80年代後,新好萊塢時代似乎不再青睞西部片,而城市警匪片、太空科幻片等新的類型片,則接過了西部片的題材與手法,爭取了年輕一代的觀衆。
1990年,勇敢的探索者凱文·科斯特納首次執導並主演的《與狼共舞》在西部片逐步走嚮衰落的時候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橫掃當年奧斯卡,震驚世界影壇。它不但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西部英雄的緬懷和關註,更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和視點,把舊西部電影中被忽略和醜化的印第安部族作為主要角色,重現了他們不為人知的真實面貌和真摯情感。
影片在銀幕上第一次完整地再現了一個世紀前印第安人質樸純真的生活,對美國政府犯下的滅絶種族、毀滅印第安文化的罪惡進行了大膽的揭露,對好萊塢西部片的敘事主題進行了革命性的衝擊,科斯特納拋棄了西部片的懷舊色彩,全片張揚着一種全新的自我意識,使西部片在好萊塢重振雄風。
在接近4個小時的激情演繹中,凱文·科斯特納表現出令人敬佩的專業操守和專業水準,他不但在影片的取材上大膽顛覆以往白人至上的西部電影傳統,更通過寫實主義的手法徹底打破了種族界限,以平等的角度對少數民族進行客觀的描述和評價,對淳良質樸、勤勞勇敢等傳統美德進行了贊美,並對和平共處、友愛互助等民族相處之道給予了肯定和支持,使充滿浪漫主義的跨種族愛情故事感人肺腑、意義深遠。影片中甚至對西部開拓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疑問,對野蠻的戰爭和爭鬥進行了控訴。《與狼共舞》所表現出來的進步思想和深刻內涵不但得到主流社會的高度評價,在少數部族中,尤其是印第安土著中引起的反應更是空前激烈,凱文·科斯特納也因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
獲奬情況
電影節年份奬項獲奬情況獲奬人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電影 / Best Film提名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男演員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Leading Role提名凱文·科斯特納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ion提名凱文·科斯特納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編劇 / Best Screenplay提名Michael Blake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提名迪安·塞姆勒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剪輯 / Best Editing提名Neil Travis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音響 / Best Sound提名Jeffrey Perkins (II),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音響 / Best Sound提名Bill W. Benton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音響 / Best Sound提名Gregory H. Watkins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化裝/發型 / Best Make Up/Hair提名Frank Carrisosa英國學院奬/British Academy Awards1992最佳音樂 / Best Music提名約翰·巴裏莫爾法國愷撒奬/César Awards, France1992最佳外語片 / Best Foreign Film提名凱文·科斯特納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電影 / Best Picture獲奬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男演員 /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提名凱文·科斯特納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男配角 /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提名格雷厄姆·格林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女配角 /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提名瑪麗·麥剋唐奈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獲奬凱文·科斯特納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編劇 / Best Writing, Screenplay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獲奬Michael Blake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攝影 / Best Cinematography獲奬迪安·塞姆勒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提名Jeffrey Beecroft,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藝術指導布景 /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提名Lisa Dean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服裝設計 / Best Costume Design提名Elsa Zamparelli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剪輯 / Best Film Editing獲奬Neil Travis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音效 / Best Sound獲奬Russell Williams II,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音效 / Best Sound獲奬Jeffrey Perkins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音效 / Best Sound獲奬Bill W. Benton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音效 / Best Sound獲奬Gregory H. Watkins奧斯卡奬/Academy Awards, USA1991最佳音樂/歌麯 / Best Music, Song獲奬約翰·巴裏莫爾金球奬/Golden Globes, USA1991最佳電影(劇情類) / Best Motion Picture - Drama獲奬金球奬/Golden Globes, USA1991最佳女配角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Motion Picture提名瑪麗·麥剋唐奈金球奬/Golden Globes, USA1991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 - Motion Picture獲奬凱文·科斯特納金球奬/Golden Globes, USA1991最佳編劇 / Best Screenplay - Motion Picture獲奬Michael Blake金球奬/Golden Globes, USA1991最佳男演員(劇情類) / 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提名凱文·科斯特納金球奬/Golden Globes, USA1991最佳電影歌麯/音樂 / Best Motion Picture Score提名約翰·巴裏莫爾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991金柏林熊 / Golden Berlin Bear提名凱文·科斯特納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991銀柏林熊-傑出成就奬 /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獲奬凱文·科斯特納國傢評論協會奬(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1990最佳影片 / Best Picture獲奬國傢評論協會奬(美)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USA1990最佳導演 / Best Director獲奬凱文·科斯特納
歌麯:與狼共舞
歌手:許慧欣 專輯:《謎》 時間:2006 作詞:崔惟楷 作麯:Hwang Seong-Je
歌詞:
你是黑夜草原上的流星 /等待被指引不能抗拒你神秘的眼睛 /讓我掉進愛情美女野獸的童話
揭開第一頁 /我的心已被你侵略徵服於你那遊牧般的狂野 /去愛你 直到世界毀滅baby I believe you love for me is true
別人的眼光我不在乎 勇敢 /踏上愛的旅途come on baby don't you know there's only you愛就是義無反顧 愛你
我(要)與狼共舞害怕對真愛來說太多餘 /關上所有猶豫面對未來和未知的結局 /我會選擇繼續別人不會懂冒險
獨有的喜悅 /你總讓我無法拒絶我衹想跟着第一眼的直覺 /去愛你 直到世界毀滅與狼共舞 是我選的路與狼共舞 是我的幸福與狼共舞 /是我選的路去愛你 直到世界毀滅
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影評
9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DanceswiththeWolves ,1990年,好萊塢影圈中名氣不大的凱文?科斯特納以執着的信念,費一年半時間,自製自導自演了一部名叫《與狼共舞》的西部片。此片格調清新、情節嚴肅,筆法理性。同時還揭示了美國政府軍豪奪印第安人領土、圍殺印第安人的不光彩的歷史。影片上映後,立即受到評論界的推崇和觀衆的青睞,被譽為是"一部不落俗套的史詩般的西部片"。
1991年1月,《與狼共舞》壓倒了呼聲很高的《教父第三集》和《四海好夥伴》,入選素有奧斯卡奬"晴雨表"之稱的好萊塢金球奬最佳影片。2月份,在第41屆柏林電影節上,集製、導、演於一身的科斯特納榮膺最佳個人成就奬。同月,該片榮獲第63屆奧斯卡奬最佳影片等12項提名。在過去5年裏,獲過12項奧斯卡奬提名的其他影片衹有1981年的《赤色分子》。最後揭曉,《與狼共舞》贏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7頂大奬。
《與狼共舞》是自奧斯卡奬頒奬以來第一部獲奬的西部片。該片導演凱文.斯科特納曾主演過《鐵面無私》和《軍官與間諜》等影片,但建樹平平。《與狼共舞》是他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沒有序幕,也沒有對人物和情節的辯解,以直接了當的方式,凱文.科斯特納開始了他出色而激動人心的《與狼共舞》。
現代印第安人的生活習俗與其他美國人已經沒有多少差別,《與狼共舞》則使觀衆有機會飽覽裹獸皮插翎毛的西部印第安人的原始生活習俗。印第安人的部族决策會議、歡慶勝利的篝火舞會、狩獵放牧的遷徙生活、生食牛肝的原始習性以及夫妻恩愛不避外人等鏡頭,對觀衆的求知欲無疑有着很大的刺激作用。甚至連印第安人的名字,也是一種很獨持的文化現象。蘇剋斯部族人沒有姓,他們的名字是根據自然界的動物或人的某個動作而隨意取的,如族長叫"十頭熊",首領叫"踢鳥",那個白人女子叫"握拳而立",鄧巴則被呼為"與狼共舞",緣由是印第安人看見鄧巴與一頭同他親近的野狼滾在一起。此外,該片的三分之一對白使用印第安語言(配以英文字幕),但觀衆並不感到厭煩,反而覺得新鮮有趣。所有這些,說明導演既註意尊重和宣揚印第安人的傳統文化,又竭盡可能滿足觀衆的好奇心理。
《與狼共舞》本來片長4小時,後應發行公司的要求剪成3小時。出乎意料的是,許多觀衆反映說3小時還不過癮,他們還想知道主人公的結局。現在的結尾是,由於政府軍要來趕殺已經叛逆的鄧巴和他所在的蘇剋斯部族,鄧巴衹好與妻子一起遠走他鄉。最後一行字幕說明,18年後,蘇剋斯部族被迫與政府軍簽約割讓他們祖祖輩輩所棲居的全部疆域。發行此片的奧利安(Orion)影片公司宣佈,他們在發行錄象帶時將恢復到4小時的長度。
這個影片有很多都在反應“人性”的東西,從鄧巴與印地安人的接觸來看,從一個不值得信任,反感,到讓大傢都很捨不得就是一個人性的寫照嗎?然而,看看白人這邊似乎缺少了這份信任,他們更多的猜疑,陷害;從鄧巴與狼在一起的那短時間,和最後狼在遠處看着鄧巴送往另一個基地,到白人沒有人性的開槍射擊他,不管白人怎麽射擊它都不跑,看着鄧巴這也反映了那些所謂的高級動物,正在做一些低劣的行徑讓人唾棄!《與狼共舞》完全是現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
我們可以站在一個角度窺視這個社會:我們一直在說創造一個和諧社會,但我們真正做了些什麽?那些不和諧的因素太多太多,人如果衹是一為的唱高調,那麽他永遠都不會有和諧環境。勝者為王,人定勝天,都是什麽狗屁理論,那是原始社會!看看現在的社會缺失了信任,理解,交流,公平,等等等等!我們能找回那些人類應該有的,最基本的人性化東西!I like the film very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