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绝碑三绝碑
三絶碑投訴電話許昌旅遊投訴電話:0374-2965850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三絶碑即《受禪表》碑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裏處的繁城鎮漢獻帝廟內。《受禪表》碑,高3.22米,寬1.02米,厚0.28米,圭形,上有碑穿額題篆書陽文“受禪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隸書陰鎸,內容首先闡明禪讓乃自古之美德,接着頌揚曹丕“齊光日月,材兼三級”,有“堯舜之姿”、“伯禹之勞”、“殷湯之略”、“周武之明”,在公卿將軍固請下,他“回師千慮,至於再,至於三”纔在繁陽(今繁城鎮)築靈壇舉行受禪大典。《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高3.22米,寬1.02米,厚0.32米,圭形,上有碑穿,碑額篆書陰刻“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八字。碑文隸書陰鎸,正面22行,背面10行,每行49字,字大1寸2分,內容為魏文武大臣奏請曹丕代漢稱帝事。奏章稱道“漢帝奉天命以固禪,群臣敬天命以固請”。漢獻帝讓位曹丕代漢乃天命所歸。奏章前後均列公侯臣等46人職名。兩碑均係王朗文、梁鵠書、鐘繇鎸字,謂之三絶,即文表絶,書法絶,鎸刻絶,有較大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 |
|
三絶碑投訴電話郴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735-2223441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三絶碑門票價格無三絶碑交通位置: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嶺
南宋鹹淳二年(公元1266年),郴州知軍鄒恭把原碑拓上,轉刻在蘇仙嶺白鹿洞的大石壁上。1960年3月,毛澤東同志到南方視察,接見了原郴州地委書記陳洪新時要求保護三絶碑。
1963年3月,當時任中共中南局第一書記的陶鑄來郴州視察,登蘇仙嶺三絶碑處覽"秦詞"後,"感其遭遇之不幸,因益知生於社會主義時之有幸,乃反其意而作一闋,以資讀詞者作今昔之對比,而更努力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押秦詞原韻填詞《踏莎行》一首。
八十年代初,郴州市又把原拓放大刻在這塊石壁,重修護碑亭,撥專款塑"秦觀銅像"一尊。1997年,蘇仙嶺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對三絶碑周圍地區進行改造。用仿古圍墻將三絶碑、護碑亭、秦觀銅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志等圈圍起來,並設專人管理。圍墻外側另修遊道供遊人上山。
2000年9月,蘇仙嶺風景名勝區管理處重新將三絶碑放大拓刻到"秦觀銅像"後側的石壁上。三絶碑高五十二釐米,寬四十六釐米,十一行,每行八字,行書。北宋詞人秦觀作了《踏莎行·郴州旅捨》一詞,蘇軾寫了跋,著名的書法傢米芾把詞和跋寫下來,世稱“三絶”,其藝術價值很高,還嵌有陶鑄同志題詞。
從三絶碑到蘇仙觀,要攀登近二公裏的登山小道,石砌小道穿行在蒼鬆翠柏之中,途經兩座青石砌成的小亭。小亭的拱門上方,分別題有“共步雲梯”、“初登仙境”、“蓬萊在望”、“仙闕可攀”等橫額,身臨其境,有攀登仙山瓊閣之感。蘇仙觀高聳山巔,三面峭壁,古鬆參天,千姿百態;站在庵前眺望,衹見群峰起伏,無邊無際,似海浪翻騰,蘇仙嶺好象飄浮在茫茫大海中的蓬萊仙島,使人有憑虛凌空的感覺。 |
|
三绝碑
三絶碑即《受禪表》碑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裏處的繁城鎮漢獻帝廟內。《受禪表》碑,高3.22米,寬1.02米,厚0.28米,圭形,上有碑穿額題篆書陽文"受禪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隸書陰鎸,內容首先闡明禪讓乃自古之美德,接着頌揚曹丕"齊光日月,材兼三級",有"堯舜之姿"、"伯禹之勞"、"殷湯之略"、"周武之明",在公卿將軍固請下,他"回師千慮,至於再,至於三"纔在繁陽(今繁城鎮)築靈壇舉行受禪大典。《公卿將軍上尊號奏》碑高3.22米,寬1.02米,厚0.32米,圭形, 上有碑穿,碑額篆書陰刻"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八字。碑文隸書陰鎸,正面22行,背面10行,每行49字,字大1寸2分,內容為魏文武大臣奏請曹丕代漢稱帝事。奏章稱道"漢帝奉天命以固禪,群臣敬天命以固請"。漢獻帝讓位曹丕代漢乃天命所歸。奏章前後均列公侯臣等46人職名。兩碑均係朗王文、梁鵠書、鐘繇鎸字,謂之三絶,即文表絶,書法絶,鎸刻絶,有較大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
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三絶碑的另一說法是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嶺白鹿洞石壁上,高五十二釐米,寬四十六釐米,十一行,每行八字,行書的石碑。北宋詞人秦觀作了《踏莎行·郴州旅捨》一詞,蘇軾寫了跋,著名的書法傢米芾把詞和跋寫下來,世稱“三絶”,其藝術價值很高,還嵌有陶鑄同志題詞。
秦觀原文如下: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知何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殘陽樹。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從三絶碑到蘇仙觀,要攀登近二公裏的登山小道,石砌小道穿行在蒼鬆翠柏之中,途經兩座青石砌成的小亭。小亭的拱門上方,分別題有“共步雲梯”、“初登仙境”、“蓬萊在望”、“仙闕可攀”等橫額,身臨其境,有攀登仙山瓊閣之感。蘇仙觀高聳山巔,三面峭壁,古鬆參天,千姿百態;站在庵前眺望,衹見群峰起伏,無邊無際,似海浪翻騰,蘇仙嶺好象飄浮在茫茫大海中的蓬萊仙島,使人有憑虛凌空的感覺。
元公(779~831年):姓元,名結,字徽之。唐代河南洛陽人。兩度任道州刺史。期間三次造訪浯溪,在此結廬而居三年。有感於“安史之亂”,撰《大唐中心頌》,由顔真卿親筆書於浯溪入湘交匯處一面十丈見方的石壁上,因文絶、書絶、石絶而稱為“三絶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