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來源】《活幼日議》捲十七。
【異名】消痞丸、化積丸(《活幼日議》捲十七)。
【組成】京三桂 蓬莪術(炮)各15 芫花0.3 鱉甲(去裙襴,米醋炙令焦)15 淡豆豉6 巴豆21粒(去殼) 川當歸15 杏仁(去皮、尖,炒)0.3
【用法】上藥將前四味以米醋250毫升煮幹,炒焙為東,次將當歸、杏仁、巴豆、淡豆豉研末,與上藥末和勻,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用生薑湯送下。
【主治】嬰孩小兒多食生冷,脾胃積滯,久不剋化,肚熱腳冷,痞癖寒熱;癥癖,中焦不和,脘腹膨脹,氣壅不得宣通者。
三棱煎丸
【組成】三棱8兩,杏仁1兩5錢,蘿蔔子1兩5錢,大硼砂1兩5錢,神麯2兩,麥糵2兩,青皮2兩,幹漆2兩,縮砂1兩5錢,丁香1兩5錢,蓬術1兩5錢。
【來源】《普濟方》捲一六八。
【主治】積聚。
【方法】上為細末,薄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30丸,飲湯送下。 |
|
三棱煎丸
【來源】《活幼日議》捲十七。
【異名】消痞丸、化積丸(《活幼日議》捲十七)。
【組成】京三桂 蓬莪術(炮)各15 芫花0.3 鱉甲(去裙襴,米醋炙令焦)15 淡豆豉6 巴豆21粒(去殼) 川當歸15 杏仁(去皮、尖,炒)0.3
【用法】上藥將前四味以米醋250毫升煮幹,炒焙為東,次將當歸、杏仁、巴豆、淡豆豉研末,與上藥末和勻,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用生薑湯送下。
【主治】嬰孩小兒多食生冷,脾胃積滯,久不剋化,肚熱腳冷,痞癖寒熱;癥癖,中焦不和,脘腹膨脹,氣壅不得宣通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