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 廣東 >韶關 >南雄市 > 三影塔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三影塔投訴電話韶關市旅遊投訴電話:0751-8916131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三影塔位於南雄縣城,建於北宋,明代曾重修,6角9層,高42米,加上仿宋代珠形鑄鐵塔頂,共高50多米。塔身層層伸出巨檐和欄桿,每個檐角都懸挂着一支銅鐘,每條檐脊的端部各蹲伏着一支醬紅色的陶貔貅。該塔原名延祥寺塔,是延祥寺的一座建築物,光滑如鏡的寺壁上,可反射出三個塔影,一影嚮上,兩影倒懸,所以稱為“三影塔”。可惜古寺早毀,奇觀隨之消失了。遊人可登塔憑塔遠眺縣城風光,也可懷想遠古三影的奇跡。有趣的是,塔內有樓梯通頂層,樓梯設計獨具匠心,每上一層均須走出塔門繞塔身一段,進入中一塔門纔可繼續嚮上。交通:從韶關或廣州乘汽車到南雄後,直接坐公共汽車即可到城區中心的三影塔。門票:5元
No. 2
  三影塔,原名延祥詩塔。位於中國廣東省南雄市永康路,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在明朝正統十一年(1446年)重修過,原是延祥寺的其中一座建築物。該塔為樓閣式磚塔結構,平面六角形,共9層,高50.2米(加上塔頂)。
  三影塔是目前廣東省僅有的一座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磚塔,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每層均伸出飛檐和欄桿,飛檐的梁頭上都懸挂着一隻銅鐘,全塔共有48衹銅鐘。而檐脊的末端則各蹲伏着一匹醬紅色的陶製貔貅,寄以祛災托福之意。
  據說,該塔能在延祥寺光滑如鏡的寺壁上反射出三個塔影,一影朝上,兩影倒懸,故改名為“三影塔”。可惜延祥寺已毀,遊人再也看不到這一奇景了。
  人們若細心觀察,還會發現塔檐上每條檐脊的端部各蹲伏着一隻醬紅色的陶貔貅。關於三影塔的陶貔貅,民間又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南朝時候,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隱居在始興傅大士那裏讀書。有一年,始興,南雄一帶瘟疫流行,死人甚多,衹有用貔貅角磨水喝才能治好這種病。蕭統為了給百姓治療這種病,從始興到南雄追捕一隻貔貅,直追到三影塔下纔把貔貅抓住。百姓得到了救治,而蕭統因勞累過度不幸病故,後來人們為了紀念蕭統這位心地仁慈的太子,同時也為了寄托對祛災托福的心願,建塔時就將陶製貔貅放在塔的檐角。
中國歷史
  Sanying Ta三影塔Tri-shadow Pagoda 中國宋代佛教建築。位於廣東省南雄縣雄州鎮永康路。原為延祥寺內的佛塔,故又名延祥寺塔,今寺已無存。據《南雄直隸州志》記載:“祥符三年(1009)己酉異人建塔,其影有三,兩影倒懸,一影朝上,故曰三影塔。”1981年維修該塔時,發現塔身第 1層南面有“大中祥符二年三月十四日”的紀年銘文青磚 1塊。塔外觀逐層遞減,收分甚微,顯得秀麗挺拔,是廣東省現存較完整的北宋典型磚塔。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面南,平面六角形,九層仿樓閣式室磚塔,高50.2米。塔腔為穿壁繞平座結構。六角形須彌座塔基邊長 8米,高 1.78 米。塔身壺門排列在同一直綫上,各層挑出平座,平座上設有回廊,並置欄桿、望柱,各面用柱間隔成面寬三間,飾有仿木構的闌額、普柏枋、鬥和柱等構件。塔采用青磚錯縫平鋪順砌法,粘接材料用膏泥而無石灰。塔身各面鋪作三朵,第 1層為六鋪作,第2~9層都是鬥口跳。塔剎由鐵鑄覆盆、寶瓶、九層相輪和寶珠等組成。[]                 楊森
包含詞
三影塔廣場南雄三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