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這座令人敬畏的寺廟是在1164年建成的,在它被燒毀後,又於1266年重建。它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祭臺,有1001個觀音菩薩的雕像一排排地分立在黑暗中。中間的那個巨大的1000衹手臂的千手千眼觀音佛像特別華美。巨大的長廊用來作為每年一次的射箭比賽的場地。 地址:京都東南部,博物館對面。電話:561 3334,開放時間:4月1日至11月15日,上午8∶00-下午4∶30;鼕天,上午9∶00-下午3∶00,購票入內。 |
|
三十三間堂(Sanjusangendo)是日本古建築,位於今京都市東山區七條。為蓮華王院的正殿,日本國寶。建於公元1164年,位於洛中和洛東旅遊精華間和中間點,共建有33間殿堂,供奉着1001座觀音。坐姿千手觀音是日本的國寶。每年1月15日,舉行射箭儀式,射者從距60米之處瞄靶發射,稱為“通矢”。
日本天台宗寺院。為京都市之重要佛教古跡。以供奉一千尊觀音雕像,聞名於日本。屬南睿山妙法院,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因大殿隔為三十三間(間,長度單位,指兩柱間的距離,約一點八一八公尺),而通稱三十三間堂。本尊是千手觀音坐像(湛慶作,高約三公尺)。相傳為永延二年(988)藤原為光所建法住寺的一院,事實是平清盛於長寬二年(1164),奉後白河法皇之命,在法住寺殿西創建該院。建長元年(1249)燒毀,現存的殿堂係文永三年(1266)所重建。豐臣秀吉於其北鄰建方廣寺時,一度加以合併;豐臣氏滅亡後,歸妙法院管理。為日本僅存平安末期千體觀音堂形式的建築物。
堂進深17米,南北長120米,是日本最長的殿堂。堂內有柱子34根,將殿堂隔成33間,故得名。堂正中供有一尊巨大的木造11面千手千眼觀音坐像,高約3.3米,左右兩側各有500尊高約1.7米的金色觀音立像。主佛後面及走廊兩端有木造28部天神像和風、雷等神立像。
目前,其本堂之建築及本尊、二十八部衆立像、風神雷神像,均被列為日本國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