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十天;然後是中伏,十天或二十天;再後是末伏,十天 |
|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 關漢卿《竇娥冤》 |
|
∶專指末伏 |
|
即初伏、中伏、末伏。農歷夏至後第三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庚日起為末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初學記》捲四引《陰陽書》:“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啓·林鐘六月》:“三伏漸終,九夏將謝。” 宋 梅堯臣 《中伏日永叔遺冰》詩:“日色若炎火,正當三伏時。” 清 方文 《張道人園居歌》:“今年暑熱何太酷,五月中旬似三伏。” 王西彥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三伏之後,還有三八二十四個秋老虎哩。” |
|
指末伏。農諺:“頭伏芝麻二伏豆,三伏裏頭種菉豆。” |
|
三面埋伏;三重伏兵。《左傳·隱公九年》“君為三覆以待之……衷 戎 師,前後擊之,盡殪” 唐 孔穎達 疏:“衷 戎 師者,謂 戎 師在三伏之中。”《新唐書·叛臣傳上·僕固懷恩》:“令 高彥崇 、 渾日進 、 李光逸 設三伏以待。”《新唐書·北狄傳·契丹》:“ 張九節 為三伏伺之, 萬榮 窮,與傢奴輕騎走 潞河 東。” |
|
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初伏一般在7月12日至22日之間;中伏在7月23日至8月1日之間;末伏在8月8日至18日之間。初伏和中伏各固定為十天,末伏視交伏早晚,十天或二十天不等。 |
|
three fu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國陰歷(農歷)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據《通書》、《陰陽歷書》和《萬年歷》查考可知:今年是陽歷公元2005年,陰歷乙酉(雞)年。“三伏”是:7月15日,陰歷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歷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歷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歷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歷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後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幹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歷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麽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傢要註意防暑降溫。
名稱另稱 介紹
初伏頭伏夏至1後第三個庚日2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二伏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歷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歷七月後立秋
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終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
|
Three Fu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歷(農歷)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1、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從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時間。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
2、特指末伏
據《通書》、《陰陽歷書》和《萬年歷》查考可知:陽歷公元2005年【陰歷乙酉(雞)年】的“三伏”是:7月15日,陰歷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歷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歷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2005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歷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歷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後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幹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幹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歷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麽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傢要註意防暑降溫。
名稱 另稱 介紹
初伏 頭伏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作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3後第一個庚日前的一段時間。第四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第一天,農歷七月前立秋者,則中伏為10天;農歷七月後立秋者,則中伏為20天。
末伏 終伏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第二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
|
- n.: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