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臺灣 >臺東縣 > 三仙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北方5公裏處,為一離岸珊瑚礁島,島上巨石羅列與海中礁岩形成的特殊景觀,目前共分三仙龕、飛竜澗,水晶、井仙劍峽,合歡洞太液池,甘露泉和釣魚臺等景。全島面積約3公頃,相傳古時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停憩,故名三仙臺島上現有造型優美的跨海人行步道撟一座,長320公尺,可步行直上三仙臺。島上平坦處可供露營。 石雨傘:為花東海岸公路獨特的奇岩景觀,是自海岸延伸入海的礁岩,因形以雨傘而得名。當大浪一涌而上,衝擊着礁石,在岩隙間會形成好幾道飛瀑怒潮的奇景,值得一觀。 開車: 從臺東走11號省道,經馬蘭加油站、富岡、東河、成功可抵三仙臺,續行6公裏可抵。 搭車: (1)自臺東火車站前搭往靜浦的鼎東客運海綫班車,於三仙臺或石雨傘下車,班次不多。 (2)自臺東搭臺汽或鼎東客運到成功鎮後,轉搭鼎東客運往長濱、浦的班車,於三仙臺或石雨傘下車。
No. 2
  三仙臺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北方5公裏處,是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全島面積約3公頃,島上有三座小山峰,相傳古時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休憩,故名三仙臺三仙臺與本島之間,建有一座造型優美的八拱跨海步橋,長320米,邊走邊賞壯闊的海景,半小時就可以直上三仙臺三仙臺主要是由火山岩構成,四周珊瑚礁環繞,再加上風化及海蝕作用,呈現出造型奇特的岩石景觀,與傳說相附會,形成了三仙龕、飛竜澗、水晶井、仙劍峽、合歡洞、太液池、甘露泉和釣魚臺等景。海岬北側為一片少見的卵石礫灘,當海浪拍打灘頭時,成千上萬如拳頭般大小的卵石相互撞擊,聲勢令人震撼。這些礫石經過衝積風化後,渾圓均勻,是天然的按摩步道。三仙臺留存豐富的植物景觀,如白水木、濱刀豆、林投、臺灣海棗等,這片植物被列為自然保護區,為避免遊客破壞,建造了架高的棧道式環島步道,除此之外島上幾乎沒有人工建築,很好地保留了原始風貌。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
  三仙臺由南北方向望去是三座,從西面望去卻衹有兩座,它在臺灣東部享有盛名。三座礁岩好似三位巨人把守着大海。漲潮時三仙臺便成離岸小島,上面植物種類頗多;退潮時人可步行到達,登上礁岩,既可細看熱帶魚成群遨遊在珊瑚礁間,又可遠眺太平洋海天壯闊無邊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
  交通:自臺東火車站前搭往靜浦的鼎東客運海綫班車,於三仙臺或石雨傘下車,班次不多;也可以搭臺汽或鼎東客運到成功鎮後,轉搭鼎東客運往長濱、浦的班車,於三仙臺或石雨傘下車。
  美食:三仙臺服務中心有簡單的小吃;開車到成功漁港,車程約半小時,漁港附近有多傢海鮮餐廳。
  住宿:島上沒有旅館,但平坦處可供露營。
  位於臺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約3公裏處,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也是東海岸最具知名度的風景點。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相傳古時鐵拐杍,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停憩,故名三仙臺島上現有造型優美的跨海人行步道橋一座,長320公尺,可步行直上三仙臺
  仙臺的八拱跨海步橋,以波浪造型呈現,造型夠眩,如長竜臥波,氣勢壯觀;島上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極為獨特稀有,散布著海蝕溝、壼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除外,海岸植物種類繁多,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生態及地質觀賞。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