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海南 >文昌市 > 七洲列島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是海南東北角文昌市翁田、竜馬正東海南上的幾個小島,文昌漁民稱為"七洲峙",它自古名列文昌八景之是,景觀上,遠觀及近覽均奇特秀麗。
  翁田鎮與竜馬鄉交界的河門、白坪一帶海灘,距七洲列島僅十餘海裏,晴朗之時,在海灘或岸崗上遙觀七洲列島的三景,具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樂趣。
No. 2
  七洲列島位於海南文昌市東部,由七個島群組成。其分佈海域在北緯19度52分—北緯20度,東經111度11分—111度17分範圍內。各島表層溫度春季時在26℃左右,在秋季時在28.4—28.6℃。七洲列島是本省最東部的海島。天高氣遠之日,立於文昌東部的銅鼓嶺峰頂嚮東北方向遠眺,隱約可見幾個小島浮在浩瀚的海面上,那就是七洲列島,文昌漁民稱之為“七洲峙”。
  七洲列島自古名列文昌八景之是,景觀上,遠觀及近覽均奇特秀麗。七洲列島上面鷗鳥成群、雲遮霧繞,還有神秘的海上洞穴、斑斕的海底世界,是令人神往的海上仙島。 翁田鎮與竜馬鄉交界的河門、白坪一帶海灘,距七洲列島僅十餘海裏,晴朗之時,在海灘或岸崗上遙觀七洲列島的三景,具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樂趣。
  七洲列島是傳統的天然漁場,周圍地形復雜,離岸不遠水深就可達15米以上,魚種衆多,有很多廣東湛江的漁船去捕魚。除了竜蝦、海膽外,真鯛、金槍魚、石斑魚、烏賊、對蝦、炮彈魚、馬鮫魚等都很常見。在七洲列島北側的抱虎灣外,還有人發現天然珍珠貝。
  七洲列島名稱由來
  七洲列島名字可能來源於它是由七個島群組成。文昌七洲列島由南峙、對帆、赤峙、平峙、狗卵脬、燈峙、北峙等7個島嶼組成,自南嚮北七峰突起,成一條麯綫排列,列長13.2公裏。它分佈成南北兩大部分,南部有南峙、對帆、赤峙緊靠;北部有北峙、平峙、燈峙、狗卵脬相連;南北兩部分相隔6.5公裏,對立相望,各形成一個整體。
  七洲列島七個島中北峙島最大,也稱北峙。文昌海洋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北峙海拔146米,面積0.4平方公裏,距陸地最近有32公裏,是七洲列島惟一有淡水的地方。島上雜草叢生,灌木蒼鬱,甚至生長着碗大的樹木,除了大群的海鳥外,還生長着蛇以及一些類似蛤蚧的爬行動物。南峙是七洲列島中的第二大島,面積0.35平方公裏,它距陸地最近,約23公裏。
  平峙山頂地勢平坦,一塊塊呈縱嚮裂痕的岩石從山頂直伸嚮海底,山體正中處似曾出現滑坡,明顯有幾塊巨大的岩石曾從此滑進海底。平峙也叫鳥峙,島上海鳥最多,但據資料上介紹,北峙纔是鳥數最多的島嶼。誰是誰非,無法驗證,衹知道兩座島上的海鳥都多得無法計數。狗卵脬緊靠平峙北端,雖名稱不雅,卻十分形象。燈峙自西嚮東,山勢略略擡升,如一艘巨艦泊在海上,一任風起浪涌。從一面嚮另一面看去,對面的陽光透過洞口,就如點燃了一盞油燈,燈峙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