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七星底燈魚
  中文名稱 七星底燈魚
  拉丁名稱 benthosema pterotum(alcock)
  英文名稱 skinnycheek lanternfish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燈籠魚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燈籠魚科
  拉丁科名 myctophidae
  中文屬名 底燈魚屬
  拉丁屬名 benthosema
  分佈類別 海水
  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側扁。頭中大。眼大,朝嚮側面。口端位,嚮後延伸達眼中央下方。下頜邊緣僅由前頜骨組成。齒細小。上頜骨後端超過眼的後緣。臀鰭基底長大於背鰭基底。背鼻發光器(dn)和腹鼻發光器(vn)小。胸發光器(po) 5個。腹發光器(vo) 4個,第二腹發光器高出。臀上發光器(sao)排成一定的角度。後側發光器(p01) 1個。臀發光器(ao)可分為前臀發光器和後臀發光器。尾前發光器(prc)2個,第二尾前發光器位於側綫上或稍下方。雄魚有尾上發光腺,雌魚有尾下發光腺,僅帶底燈魚b.fibulatum兩者皆有。
  無眶下發光器(so),第三臀上發光器(sao)明顯位於臀鰭起點後上方,胸上發光器(plo),位於胸鰭基上方與側綫的中點上,背鰭12~14,臀鰭17~22,胸鰭14;腹鰭8;鰓耙22~25,第二鰓蓋發光器(op)明顯位於眼眶腹緣水平位置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