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星岩 The seven principal stars which form the great dipper in the constellation ursa major rock》 |
詩人: 孔延之 Kong Yanzhi
稱安樓閣貫空嵌,絶頂磨霄凝翠嵐。 若到白雲猶未半,憑君更上七星岩。 |
《七星岩 The seven principal stars which form the great dipper in the constellation ursa major rock》 |
詩人: 葉南仲 She Nazhong
鬥峰遙認舊嵩臺,為勸耕農特地來。 短李高名光翠壁,偽劉真跡沒蒼苔。 洞天日永風埃靜,岩竇雲收霽色開。 好景最宜供宴賞,操觚欲賦愧非纔。 |
|
岩洞名。在 廣西 桂林 市區東 七星山 。又名 棲霞洞 、 碧虛岩 。岩洞雄偉深邃,鐘乳凝結,瑰麗多彩。 隋 、 唐 以來即為遊覽勝地。 宋 張孝祥 《遊千山觀》詩:“朝遊 七星巖 ,莫上 千山觀 ,東西兩奇絶,勢略嶺海半。” 賀敬之 《放歌集·桂林山水歌》:“ 七星岩 去赴神仙會,招呼 劉三姐 呵打從天上回。” |
|
山名。在 廣東 肇慶市 北。七峰峻拔,山腰多洞窟及歷代石刻,是著名的風景區。 明 王圻 《三纔圖會·七星岩考》:“ 七星巖 ,在 肇慶府 城北,其峰峋嶙蔥鬱,森列蒼布,如隕石麗地錯落。”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七星岩》:“ 七星巖 歲久石長,磨厓石刻皆淺,多所漫滅。” |
|
七星岩聯繫方式電話:0758-2711748七星岩投訴電話肇慶市旅遊投訴電話:0758-2262296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七星岩門票價格門票:50元(景點需另外收費)七星岩最佳旅遊時間這裏最佳旅遊季節為7-9月和春節期間。七星岩導遊圖七星岩美食主要以粵菜為主,兼有糅合南北風味,中西風格,集菜餚、點心,小食於一身的地方風味。主要的地方特色有:西江河鮮、廣寧筍宴、大灣麥溪鯉(鯇)、文鯉、鼎湖上素、肇慶裹蒸、封開杏花雞、四會仙蠃、四會茶油雞、德慶竹篙粉等。目前,市面上的肇慶裹蒸品牌有“鼎湖山”、“裹香王”、“皇中皇”等,價格由三元至十二元不等。
·喜歡吃農傢菜、野味的朋友可以到七星岩旅遊度假區(北嶺美食一條街)。
·喜歡吃河鮮、海鮮的朋友可以到江濱路、西江路、前進路一帶,高、中、低檔消費,任君選擇。
七星岩購物端硯: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水氣久久不幹,古人有“哈氣研墨”之說。七星岩交通從廣州到肇慶約三小時車程,肇慶火車站前的迎賓大道不遠處就是七星岩;肇慶市內有公共汽車,環湖旅遊專綫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都直達景區內。風景區內有公共汽車,環湖旅遊專綫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旅遊、渡假、開會都非常方便。
七星岩風景區位於肇慶市北約4公裏處,其風景自古就以“峰險、石異、洞奇、廟古”而著稱。景區主要包括了星湖和七座山峰,它們似北斗七星散落湖中,因而得名;星湖煙波浩瀚,總面積達649萬平方米,湖堤長達20多公裏,串起數個翠緑的小島,景色十分宜人,國傢體委在該湖建有划船基地。
名勝有“五湖六崗七岩八洞”之說。五湖是波海湖、中心湖、東湖、裏湖、青蓮湖。湖區面積約8平方千米。環湖一周有10多千米,比杭州西湖要大得多。波海湖水深約4米,湖面積有1800多畝,風吹湖水,波濤洶涌,所以又稱“波海”。中心湖又叫大湖,位於湖區的中心。五湖相通,總面積有8400多畝。湖上長堤約10多千米,楊柳、鳳凰木成行,景色秀麗迷人。
七星岩景區還有廣東罕見的龐大石刻群,保存着唐代以來的石刻489題(七星岩摩崖石刻),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位於七星岩東面的仙女湖風景優美,每當太陽西下的時候可以觀賞到臥佛吞日的自然奇觀;七星湖與仙女岩之間的湖面上建有東方禪林,在這裏遊客可以領略到禪趣。七星岩在1982年成為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
由於肇慶地處熱帶,石灰岩易於溶蝕,從而發育成地下洞、鐘乳石、石筍、岩洞、石芽、石柱、石林等,使七星岩的景色更加絢麗、奇特、雄偉,有着濃郁的南國韻味和情調。因此,星湖的七岩和八洞歷來是最為遊人所喜愛的勝景。
七星岩基本上分成兩行,可由東嚮西進行遊覽。
七岩是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坡岩。峰岩陡立峻峭,妖嬈多姿,好像點綴在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故稱七星岩。
有岩必有洞。星湖的精萃就在於岩峰和岩洞。在具有熱帶特色的峰林石山地形上,由石灰岩組成的岩石峰洞,宛如在上的群星點綴在湖中。
星湖的石山實際不止七座。珓杯石是七星岩之外最小的石山,高40多米,坐落在星湖中心。在高大的閬風岩前,它顯得小巧如“石”,形狀頗似求神問卜的珓杯。珓杯石體積雖小,但和其他石山一樣,石芽、石溝、落水洞一應俱全。洞內黃色粘土層的堆積中,有不少保存較好的哺乳類動物化石,這些化石是研究第四紀更新期地質情況的資料。 |
|
級旅遊景區
肇慶七星岩位於肇慶市區北約4公裏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岩、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裏,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裏的湖面上,20余公裏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主體由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20多公裏長的林蔭湖堤,如緑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裏湖連結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七星岩歷史悠久,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文章傢、書法傢李邕(北海)曾慕名來遊,寫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記》,鎸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葉劍英元帥於一九六四年四月遊覽七星岩期間曾寫七絶一首:“藉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於一地,自古以來就有“峰險、石異、洞奇、廟古”之說,重點遊覽區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崗”,可供觀賞之景點達80餘處。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竜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詩廊”之美譽;石峒古廟最古,洞中有廟。
門 票:60元(部分景點需另外收費)
建設
肇慶市委、市政府於一九九七年底先後投資1500萬元,在七星岩景區內的六個小島、七座山岩,八公裏長的湖堤上安裝了環湖園林路燈560盞、1000瓦的射燈、彩色泛光燈250盞及3000米的彩虹管,運用目前最先進的第三代光源的變化多姿。以不同的顔色交錯投射到景物上,勾畫出七星岩景區內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橋,花木,岩山與湖水交相輝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岩更加絢麗多彩;同時開闢了星湖夜遊項日,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在夜色中遊湖觀光提供了一個美麗的環境,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年來,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遊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啓動之時,七星岩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裏還可以欣賞一臺臺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癡。位於星岩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然奇觀--臥佛吞日。在仙女湖與星岩之間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觀園--東方禪林,也可以領略到禪的奧秘。最近,新開挖了3公裏長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區的遊覽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五倍,並使得陸上景點與水上景觀渾然一體。如果你坐在遊船上環湖遊覽,你會有一種新的感受。
七星岩牌坊 位於景區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築,高12米,寬17.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朱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着朱德於1959年手書的“七星岩”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志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2.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閑、觀賞、購物於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頗有名氣,周末遊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七星岩摩崖石刻 位於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岩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室洞 由竜岩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竜岩洞以小艇導遊,後兩洞可步行參觀。石室洞是七星岩開闢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並留下贊美的詩篇。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岩風景區中是何等的註目。
石峒古廟 位於七星岩東北部,仙女湖遊覽區內。始建於唐初,明萬歷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於岩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特産
肇慶裹蒸,是粽子的一種,用糯米、緑豆、肥豬肉,再加入適量的精????、麯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製而成。肇慶裹蒸用肇慶特産鼕葉包製,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包製肇慶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緑豆和肥豬肉,其比例為10:6:4,包製好、未經蒸煮的裹蒸一般一隻約0.5 公斤。包製好的半成品要置於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時,邊蒸煮邊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緑豆和肥豬肉溶化為止。目前,市面上個別店鋪節日期間製作的肇慶裹蒸,除用糯米、緑豆、肥豬肉外,還在其中加入鼕菇、雞蛋、臘腸等。這種裹蒸被稱之為肇慶特種裹蒸王。肇慶裹蒸香氣橫溢,入口溶化,甘香,是當地居民歡度春節的傳統食品。
紫背天葵,名丹葉、散血子,是夏季清涼飲料中的佳品。 紫背天葵屬秋海棠科,是一種矮小的草本植物,長在陰暗濕潤的山崖上,葉面有毛,呈深緑色,葉背紫色。紫背天葵能清熱解毒,潤燥止咳。用開水衝泡,其色紫紅,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許白糖,其味更佳,能消暑除熱,又有解酒之效。
氣候
禦寒避暑的遊覽勝地,七星岩風景區緑樹成蔭,涼風習習,年均氣溫攝氏21.6度,夏日最高月均氣溫攝氏28.9度 ,鼕日最低月均氣溫13.4度,確是一個禦寒避暑的遊覽勝地。這裏最佳旅遊季節為七、八、九月和春節期間,最高日達4萬人次。
交通
從廣州到肇慶約三小時車程,肇慶火車站前的迎賓大道不遠處就是七星岩;肇慶市內有公共汽車,環湖旅遊專綫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都直達景區內。風景區內有公共汽車,環湖旅遊專綫車、出租小汽車和交通船,旅遊、度假、開會都非常方便。 |
|
七星岩因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旅遊景點溶洞中較為出名的一個岩洞,位於桂林七星公園內,七星岩古時稱棲霞洞,在桂林七星公園內普陀山腹,原來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萬餘年歷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岩洞一般有兩種地形: 一是“岩洞的侵蝕地形”,如洞內的“銀河鵲橋”景點,就是一個巨大的穹形廳堂,宛如天空;二是“岩洞的堆積地形”,由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次生沉積物組成,具有各種形態,千奇百怪。今依民間習慣稱呼,又據岩內明代桂林畫傢張文熙所題“第一洞天”之義,定名為“七星洞天”。
七星岩早在五六世紀就有了文字記載,古時候曾叫棲霞洞、仙李洞、碧虛岩。它原是一段地下河道,後來地殼變動,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為現在的岩洞,至今已有一百萬年以上的歷史。岩洞露出地面後,雨水長期沿洞頂裂隙不斷滲入,溶解石灰岩,並在洞內結晶,形成許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流石壩,千姿百態,像一條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的地下畫廊,蔚為奇觀。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僅存老君臺等殘存的洞跡,下層是腳下仍在發育的地下河,現在供我們遊覽的是中層。遊程814米,最高處27米,最寬處49米,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七星岩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就已成為遊覽勝地。在桂林旅遊景點中名氣甚大,是桂林山水中的溶洞代表。近年引進了激光、光導、多媒體等多項高新技術,力求虛實相間、動靜結合地為人們展現一幅全新的洞內奇觀,原本就以“棲霞真境”之稱名列桂林古八景的七星岩,從此更加瑰麗、迷人。
景點級別: 等級尚未評定
所在位置: 桂林七星公園內
景點門票: 50元( 1.1-1.4米的兒童半票,1.1米以下的兒童免費 )
開放時間: 9:00~16:00
景點交通: 11,18路公共汽車可到七星公園正門,58路免費公交車亦可到達。
[溫馨提示]
·可以買七星公園通票 |
|
位於利川市忠路鎮老屋基村,是山清水秀的宜居度假小村落,目前交通不便,屬於尚未開發的地方。 |
|
|
|
遊七星岩 | 七星岩站 | 題七星岩 | 七星岩島 | 七星岩景區 | 桂林七星岩 | 七星岩牌坊 | 七星岩北門 | 七星岩西門 | 七星岩風景區 | 七星岩的故事 | 七星岩的傳說 | 七星岩摩崖石刻 | 肇慶七星岩牌坊 | 肇慶市七星岩旅遊區 | 肇慶七星岩摩崖石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