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動不如一靜 An action was better than |
拼音: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
解釋: 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資料來源: 宋·張端義《貴耳集》捲上孝守幸天竺及靈隱,有僧輝相隨。見飛來峰,問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
|
|
| 本謂動不如靜◇亦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解。 |
|
| 本謂動不如靜。後亦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解。 宋 張端義 《貴耳集》捲上:“ 孝宗 幸 天竺 及 靈隱 ,有 輝 僧相隨。見 飛來峰 ,問 輝 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況且下水順風,相去已百裏之遙,一動不如一靜,勸你息了心罷!”《紅樓夢》第五七回:“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裏就算好人傢,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 王西彥 《春寒》:“一動不如一靜,看看事態的發展再說。” |
|
- n.: Unless one is absolutely sure that he can succeed in doing something, he should not try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