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所说的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ata的英文拼写为“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含义是“高级技术附加装置”。ata接口最早是在1986年由康柏、西部数据等几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台式机系统。它使用一个40芯电缆与主板进行连接,最初的设计只能支持两个硬盘,最大容量也被限制在504 mb之内。
ata接口从诞生至今,共推出了7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ata-1(ide)、ata-2(eideenhanced ide/fast ata)、ata-3(fastata-2)、ata-4(ata33)、ata-5(ata66)、ata-6(ata100)、ata-7(ata 133)。
ata-2是对ata-1的扩展,习惯上也称为eide(enhanced ide)或fast ata。它在ata的基础上增加了2种pio和2种dma模式(pio-3),不仅将硬盘的最高传输率提高到16.6mb/s,还同时引进lba地址转换方式,突破了固有的504mb的限制,可以支持最高达8.1gb的硬盘。在支持ata-2的电脑的bios设置中,一般可以见到lba(logical block address),和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设置,同时在eide接口的主板一般有两个eide插口,它们也可以分别连接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这样一块主板就可以支持四个eide设备,这两个edie接口一般称为ide1和id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