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浙江 >宁波 >余姚市 > 龙泉山
显示地图
目录
《龙泉山 Longquan Mountain》
诗人: 孟点 Meng Dian

  污渎横鳣鲸,蝼蚊得而制。
  所据非所容,悲欢生贾谊。
  吾疑洛阳叟,所见未超诣。
  卷之不能伸,无乃为形累。
  朅来姚江滨,稽首龙山寺。
  泓澄尺余水,龙乃于此憩。
  饮之还可小,泥蟠纵兀肆。
  乘时大其用,云行复雨施。
  出无而入有,莫得窥其际。
  兹龙之为龙,所以超万类。
  彼哉横江鲸,舟楫诧吞噬。
  莫知屈伸理,已大不可细。
  沧溟有时竭,鬐鬣何足恃。
  惟龙神以天,不足以迹泥。
  洪涛再翻播,勺水或游戏。
  江河固所便,岩穴亦可寄。
  深潜若终隐,奋迅倏已逝。
  小大无定名,变化莫拟议。
  吾闻黄面老,法门传不二。
  细能入无间,大可周天地。
  芥子纳须弥,妙语言下契。
  蛰龙徘徊久,其亦悟此意。
No. 2
  龙泉山投诉电话宁波市旅游投诉电话:0574-87291299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余姚市区中心耸立着一座林木葱郁的山丘,叫龙泉山。山高67.4米,周围约2公里,姚江流经山的南麓,山水相映,风光秀丽。龙泉山旧名灵绪山,亦名屿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龙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大约从东晋时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为龙泉山。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南宋初,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的追索,逃经余姚时亦登龙泉山,饮了龙泉之水,感到甘甜爽口。他返回临安(今临安)后,曾专程派人来余姚,取此泉之水饮用。古代的龙泉山古柏森森,苍松入云,山上深藏野鹿。后来逐渐开发,先后建起龙泉寺、严子陵祠、二王(王华、王阳明)祠、文昌阁等十多座乡贤专祠和寺院。解放后,在山上绿化植被、砌坎铺路、建亭挖池,将古迹一一修葺。1957年开辟为龙山公园,逐年整修,恢复古迹祭忠台、四先贤故里碑、中天阁、龙泉井;新建子陵亭、阳明亭、舜水亭、梨洲亭、滑寿亭,由书法家舒同、郭绍虞、周而复、沈定庵书写亭匾。在山的中腰西坡设置园中园,园内建有天风楼,古色古香,别有风姿,并有苗圃、盆景园等,名贵花木盆景竞艳,楼台亭阁呈彩。1982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和日本朱舜水纪念会在西山坡舜水亭前建立了朱舜水纪念碑,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登上龙泉山俯瞰,全城景色历历在目:姚江蜿蜒东去,波光粼粼;南面四明山层峦叠嶂,云山万重;城郊碧野平畴,令人心旷神怡;山上奇石如云,林木苍郁,楼亭参差,古迹众多,使人流连忘返。
百科大全
  Longquan Shan
  龙泉山
  Longquan Shan
  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地理界线。龙泉山是北东向的狭长低山,北起绵阳,南至乐山平羌峡,长约210公里,宽约10~18公里。属背斜断块山,东缓西陡,一般海拔700~1000米,最高处长松寺为1059米,相对高差250~600米。山势由中部向南北缓降,最后倾没于丘陵之中。北段的龙泉山为沱江横切,形成陡险的金堂峡,为沱江小三峡之一。南端的龙泉山余脉被岷江切割,遂成风光奇丽的岷江小三峡。龙泉山东西部地理景观各异。西部平原广袤,土壤肥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四川著名的商品粮、油菜籽产地。东部丘陵起伏,溪沟纵横,梯田层层,旱地广布,是四川主要的粮、棉和甘蔗产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龙泉山地又发展了水蜜桃、广柑、苹果、梨等水果生产,成为中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山上有云顶山、北周文王碑等名胜,并有黑龙滩水库、三岔水库等名胜区。
  (郑霖)
近义词
龙泉山村
龙泉山居委会, 龙泉山社区
相关词
灵泉寺武汉旅游大愿法师旅游武汉
包含词
龙泉山庄龙泉山脉龙泉山村
龙泉山中登龙泉山丽水龙泉山
余姚龙泉山武汉龙泉山龙泉山社区
闽侯龙泉山庄福建龙泉山庄龙泉山游乐园
龙泉山风景区龙泉山居委会五台山龙泉山庄
广西龙泉山医院余姚龙泉山公园龙泉山森林公园
龙泉山庄大碗菜龙泉山旅游度假区宜昌龙泉山庄大酒店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广西龙泉山医院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