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名胜 : 中国 >上海 >上海公园 > 龙华烈士陵园
显示地图
目录
旅游
  龙华烈士陵园投诉电话上海旅游投诉电话:021-6439361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的龙华烈士陵园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陵园设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地下通道与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等八大功能区。江泽民同志为纪念碑题写“丹心碧血为人民”。陈云同志题写馆名“龙华烈士纪念馆”。11座大型雕塑与纪念广场坐落于南北主轴线上。这里安葬着顾正红、罗亦农、赵世炎、林育南、李求实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亩,分南北两排,各长54米,遥相呼应。南壁碑碣,为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北壁碑收录了上海烈士的革命诗文。陵园四季林木苍翠,入春桃花盛开,从农历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的半个月里去龙华瞻仰烈士,观桃花,敬香登塔逛庙会已成为上海人的习俗。地址:徐汇区龙华路2853号电话:64576327开放时间:7:00-16:00票价:1元,纪念馆5元
龙华烈士陵园
  1927年(民国16年)3月,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初为上海警备司令部)在龙华镇设立后,杀害和囚禁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土。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杀害的有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和优秀党员宣中华、汪寿华、孙炳文、余立亚、糜云浩、陈博云。1928年有陈延年、郭伯和、黄竞西、杨培生、赵世炎、顾治本、周颙、陈乔年、郑复他、罗亦农、李立一等,1929年有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1931年2月7日夜,林育南等共产党员和“左联”五作家也在此被集体杀害。1950年4月,在当年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刑场之一,今龙华路2501弄1号,经镇民提供的线索,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遗骸和数具头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遗.龙大道、罗石冰、欧阳立安、恽雨棠、李文(女)、伍仲文(女)、王青士、蔡博真、段楠(阿刚)、彭砚耕、费达夫、刘争、贺治平、汤士伦、汤士佺、李云卿。1981年,上海烈士陵园将二十四烈士殉难处辟为纪念地,占地4亩,同年树立“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碑。碑两侧搭建画廊,陈列21位烈士图照和生平介绍。碑后有一株枯树,树干上弹痕累累。
  1934年春,狱中革命志士为纪念死难烈士,写下:
  龙华千古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1983年12月,赵世炎夫人夏之栩致函中共中央,建议在龙华建造烈士陵园。中共中央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批示:“在龙华搞个烈士陵园,似乎势在必行”,“建议规模与南京雨花台一样”。此后成立由上海市民政局、市园林局、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规划局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征集办公室组成的龙华烈士陵园筹建领导小组。1985年2月,上海市决定在龙华建造一座规模宏伟的烈士陵园。4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的方案。规划陵园包括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在内,面积365亩。
  龙华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烈士就义地、碑林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干部骨灰存放区和游憩区共8个功能区。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主轴线上,其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7个大字。纪念馆分8个展厅,以1000余件文物和大量照片、图片,展示自鸦片战争以来,为“独立、民主、解放、建设”而战斗和牺牲在上海的200多位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烈士纪念堂安放着500余位烈士的骨灰,堂内设有一幅题为“碧血”的大型瓷版画,是先烈崇高精神的生动写照。陵园内有全国著名雕塑家塑造的10座大型纪念雕塑和集当代书法大成的龙华烈士诗词碑林。
相关作文
  当我肃立在沉淀着几百名烈士鲜血的龙华烈士陵园中时,当我看到江泽民同志为龙华烈士陵园题的词——“丹心碧血为人民”时,历史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我不禁感受到了先烈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英雄气概。
  肃穆地伫立在广场上,高唱国歌、深情献花、鞠躬致谢,简简单单的开场让我有机会对先烈们为祖国为新一代青年所作的贡献聊表寸心。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一块块刻满了英雄志气的字碑,又让我油然而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澎湃激情。在整个陵园中,处处回荡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浩浩正气。
  当走过男女看守所时,目睹着烈士们以囚犯的身份待在监牢里所用的东西,感觉只有一个,就是阴森恐怖,回忆起当时的我,竟然推搡着前面的人快点走。想想那时的行为,真是可笑,可耻!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仅仅看到这些历史的遗迹就有了如此胆小的动作,那当初那些烈士是如何长年呆在这不见天日的牢房里的?他们忍受着酷刑,肩负着比我们沉重得多的重任,都毫不畏惧,坚贞不屈,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一辈青少年学习了。那阴森窄小的看守所,那地道中隐约的斑斑血迹,那布满弹孔的烈士遗物,以及仿佛听到的铁镣碰撞声,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走出陵园时,再看到“丹心碧血为人民”这几个大字,心里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心头涌上来的是一种更为复杂和沉重的感情。是啊,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将像烈士幕前的长明火一样永远燃烧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更应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该园原为龙华公园,1985年改名,陵园大门上的字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龙华是目前全国保留得比较完整的革命遗址之一,陵园门前,是一个大型广场,一座丈余高的红岩巨雕傲然矗立,它以浪漫的色彩烘托出主题。广场上还有两两相对的八座花坛,四圆四方的花坛由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
  陵园共分八个区域:纪念瞻仰区、碑林遗址区、烈士墓区、革命干部骨灰存放区、游憩区、就义地及地下通道等。烈士陵园的园名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由南至北形成整个陵园的主体。11座主题雕塑与纪念广场坐落于南北主轴线上,间以三层绿化平台、三组中心广场,错落有致。
  纪念馆广场的一片斜坡绿地非常令人注目。站在纪念馆西眺,是扇形排开的烈士墓区,它由烈士墓、无名烈士墓和纪念堂组成,共安葬安放烈士1600余名。墓地改变了传统的坟堆竖碑形式,建成了明月状的烈士墓地。墓地围绕着酷似红日状的烈士纪念堂,象征着革命烈士与日月同辉。
  陵园还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面积约20多亩,分南北两排,各54米长,遥相呼应。
  龙华烈士陵园内大树成荫,同时又是观赏桃花的好去处,形成了“春日桃花满园,秋日红叶遍地,四季松柏常青”的绿化胜地。陵园内外桃花千树,枫叶清红,10余雕塑矗立其间,讴歌先烈的崇高精神,也激励人们更好地为中华振兴和上海发展而奋斗。
包含词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