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斑笋螺
拉丁文学名:terebra subulata(linnaeus)
英文名称:subulate auger
贝类动物、腹足纲、芋螺超科、笋螺科
分布:热带印度太平洋
数量:常见
尺寸:13厘米
壳坚实,但早期螺层长失落。螺层的侧面平直,壳口矩形,螺塔上或许有螺沟。壳表有强纵生长纹,壳表乳黄色,有矩形褐色块斑。 |
|
【物种名称】黑斑笋螺
【中文俗名】
【拉丁学名】Terebra subulata
【命名者】 Linnaeus, 1767
【英文名称】Subulate Auger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笋螺科 |
|
贝壳细长,螺塔状,黑斑笋螺2螺层多。贝壳肉色而光滑,各螺层有二列黑斑,但体层有三列黑斑,壳长可达16公分 。壳坚实,但早期螺层长失落。螺层的侧面平直,壳口矩形,螺塔上或许有螺沟。壳表有强纵生长纹,壳表乳黄色,有矩形褐色块斑。有光泽。壳口小,缝带明显,没有脐孔。外唇没有增厚,内部平滑。轴唇扭转。口盖卵形,核位于下方。齿舌缺乏或仅有边缘齿。 |
|
海南,西沙,印尼,马来西亚,台湾屏东县恒春半岛,大树房,屏东後湾,东沙岛,基隆市,澎湖,台湾海峡,南沙群岛。 |
|
栖所环境 热带印度太平洋浅海砂底、低潮线至水深数公尺。肉食性。 |
|
- lat.: Terebra subulata (Linnaeus, 17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