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江西 >上饶 >铅山县 > 鹅湖书院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鹅湖书院投诉电话上饶市旅游投诉电话:0793—8219090
  江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791—626996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鹅湖书院门票价格10
  鹅湖书院,中国末代时期的著名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广信府铅山县境内。自东晋以来,历经唐、宋、明等朝,都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
  据《广信府志》介绍:“大义寺左为四贤词。”此实为大义寺的附属寺左,即仁寿寺左,为“四贤祠”。祠为当时的信州刺史杨汝砺所建,这是鹅湖书院之始。以后屡有修举,明代宸濠之乱,兵燹之余,鹅湖书院的学舍全部毁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理。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尹施德大加修建,当时李光地所作《重修鹅湖书院记》说:“书院之建,实为国家学校,相为表里,李渤高士尔。朱子犹倦倦焉。今使先贤遗址,焕然重修,江有故理学地,必有游于斯,而奋乎兴起,以绍前贤者。”鹅湖收院绝有官方的支持得以重修,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再现,以致成为历史的陈迹。
  鹅湖书院在鹅湖寺,即仁寿寺的左边,而鹅湖塔则在鹅湖书院的左边。鹅湖书院的大门,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对着鹅湖塔。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
  鹅湖书院比鹅湖寺大得多,建筑规模颇似孔庙。由大门进去,经过两排桃树,有一个大圆门,圆门内有一个大院子,对面又是一个大圆门,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阶而入,又是一个院子,里面是半月池,池周围是石栏杆。渡过古桥是第一排殿宇,再过一个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后一排殿宇,是四贤祠。祠前也是一个院子,祠后则是一个相当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后是一座高墙,正对那两大圆门的北端高墙。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两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错落有致。
  在鹅湖书院后面的四贤词内,设有朱、吕、二陆四个牌位,又有一个题着“顿渐同归”字样的匾额,这和书院前排建筑中所悬“道学之宗”的御匾,正遥遥相对,由此可见宋代朱陆鹅湖之会的盛况。抗日战争期间,鹅湖书院成为东南训练团的驻扎营地。
  这所书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遭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新筑山门、牌坊、大堂、浮池、拱桥、碑亭、御书楼;两侧更修建厢房数十间,作为士子读书之所。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门额题为“穷理居敬”,联语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至今牌坊、泮池、后殿、厢房等建筑保留尚完好;泮池两侧的厢房内,尚存明、清两代古碑13块,是研究这座书院历史的珍贵资料。
鹅湖书院简介: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山为武夷支脉,因山上有鹅湖得名。 具体位于原鹅湖寺西侧,距河口镇15公里。与吉安白鹭洲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在此聚会讲学。四子殁,信州刺史杨汝砺筑“四贤祠”以资纪念。淳祜十年(1250),朝廷命名为“文宗书院”。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时,称“鹅湖书院”。书院建筑背山面畈,占地约5400平方米。八百余年来,递废兴,建筑规模几经变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后的基本布局为:院墙前临照塘,墙内左义门、右义门。建筑共六进:一、头门;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栏石拱桥,泮池两各有一碑亭;四、仪门,三楹,两翼有庑廓;五、会元堂,五楹;六、御书楼。东西两廓各有读书号房20幢。1957年,江西省文化厅拨款重修,1959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红卫兵”的破坏。1983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鹅湖书院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书院占地8000平方米。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书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
历史沿革:
  南宋(公元1127—1279年)时期,儒家学者风行讲学,书院发达。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会讲鹅湖寺,各持己见,“相与讲其所闻之学”,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这次辩论中所显现出来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学发展的前途。后人在他们聚会的地方建祠纪念,因名“四贤祠”。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改名为“文宗书院”。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又增建“会元堂”。明代景泰(公元1450—1456年)年间,又重修扩建,并正式定名“鹅湖书院”。
  这所书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遭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新筑山门、牌坊、大堂、浮池、拱桥、碑亭、御书楼;两侧更修建厢房数十间,作为士子读书之所。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门额题为“穷理居敬”,联语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至今牌坊、泮池、后殿、厢房等建筑保留尚完好;泮池两侧的厢房内,尚存明、清两代古碑13块,是研究这座书院历史的珍贵资料。
  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县鹅湖山北麓,距河口镇15公里,面积5400平方米,是江南四大书院之一。
  鹅湖书院位于铅山县城河口镇东南30里的鹅湖山北麓,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治学之所。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就在这里举行,与庐山白鹿洞书院并称于天下。是我省1957年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七五年)由吕祖谦邀请,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哲学辩论,史称"鹅湖之会”。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辛弃疾、陈亮的第二次“鹅湖之会”,面对山河破碎的民族灾难,为统一祖国而呐喊抗争,以它熠熠的爱国主义思想光辉而映照千秋。淳佑十年,朝廷赐名“文宗书院”,明景泰年间更名为“鹅湖书院”。御书楼有康熙皇帝手书“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槛联。
  书院历经800年的沧桑,风貌依旧,格局完整,原状留存,是天下名书院实物遗存中,得以完整原貌保存至今的一处。院内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辛弃疾与铅山》等固定的展览、陈列。平均每年接待参加人数达6万多人次,其中仅接待海外专家学者及文化团体就达1万人次,2000年10月,经中宣部批准,就在此召开“纪念朱子诞辰8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反响很大,是上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鹅湖书院,中国末代时期的著名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广信府铅山县境内。自东晋以来,历经唐、宋、明等朝,都聚居过许多学者,曾经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朱熹与陆九渊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
  据《广信府志》介绍:“大义寺左为四贤词。”此实为大义寺的附属寺左,即仁寿寺左,为“四贤祠”。祠为当时的信州刺史杨汝砺所建,这是鹅湖书院之始。以后屡有修举,明代宸濠之乱,兵燹之余,鹅湖书院的学舍全部毁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地方官潘士瑞曾予修理。康熙五十四年(1715),令尹施德大加修建,当时李光地所作《重修鹅湖书院记》说:“书院之建,实为国家学校,相为表里,李渤高士尔。朱子犹倦倦焉。今使先贤遗址,焕然重修,江有故理学地,必有游于斯,而奋乎兴起,以绍前贤者。”鹅湖收院绝有官方的支持得以重修,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再现,以致成为历史的陈迹。
  鹅湖书院在鹅湖寺,即仁寿寺的左边,而鹅湖塔则在鹅湖书院的左边。鹅湖书院的大门,不在正中,而在左面,所以正对着鹅湖塔。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鹅湖书院比鹅湖寺大得多,建筑规模颇似孔庙。由大门进去,经过两排桃树,有一个大圆门,圆门内有一个大院子,对面又是一个大圆门,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阶而入,又是一个院子,里面是半月池,池周围是石栏杆。渡过古桥是第一排殿宇,再过一个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后一排殿宇,是四贤祠。祠前也是一个院子,祠后则是一个相当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后是一座高墙,正对那两大圆门的北端高墙。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两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错落有致。
  在鹅湖书院后面的四贤词内,设有朱、吕、二陆四个牌位,又有一个题着“顿渐同归”字样的匾额,这和书院前排建筑中所悬“道学之宗”的御匾,正遥遥相对,由此可见宋代朱陆鹅湖之会的盛况。抗日战争期间,鹅湖书院成为东南训练团的驻扎营地。
鹅湖书院诗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鹅湖书院因南宋时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寓居于此,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因而远近闻名。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关于这一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鹅湖寺也许是因为有这么一次重要会议,也许是因为朱熹住过,将其作为“书房”,作为教书育人之地,因而也叫做“鹅湖书院”。
描写鹅湖书院的诗词:
  鹅湖夜坐
  [宋]陆 游
  士生始坠地,弧夫志四方;
  岂若彼妇女,龊龊藏闺房。
  我行环万里,险阻真备尝。
  昔者戍南郑,秦山郁苍苍;
  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
  官虽备幕府,气实先颜行;
  拥马涉阻水,飞茑一中梁;
  劲酒举数斗,壮士不能当。
  马鞍挂狐兔,燔炙百步香。
  拔剑切大肉,哆然如虎狼。
  时时登高望,指顾无咸阳。
  一朝去军中,十载客道旁。
  看花身落魄,对酒色凄凉。
  去年添号召,五月触瞿塘。
  青衫暗欲尽,人对哀涕滂。
  今年诏复下,鸿雁初南翔。
  俯仰末阅岁,上思实非常。
  夜宿鹅湖寺,槁叶投客床。
  寒灯照不寐,抚枕慨以慷。
  李靖问征辽,病惫更激昂。
  裴度清讨蔡,奏事犹裹创。
  我亦思报国,梦绕古战场。
  -------------------------------------
  鹅湖书院
  清.玄烨
  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
  -----------------------------------
  鹅湖书院
  张静江
  八百年风雨沧桑,纵观峻阁崇楼,
  天下古色,依旧斑谰留胜迹;
  三万里河山尘障,侈论程朱义理,
  斯人斯语,浑似曲项向天歌。
  ------------------------------------------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参观门票,讲解费:
  30元∕人 20/人
包含词
铅山鹅湖书院鹅湖书院文物管理保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