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被子植物 : 茄属 > 马铃薯
目录
No. 1
  又称土豆”、洋山芋”等。双子叶植物,茄科。多年生草本。作一年生栽培。地下茎膨大成块茎,有黄、白、淡红、紫色,呈圆、卵圆、椭圆形,表皮有芽眼。多用块茎繁殖。原产南美洲,中国普遍栽培。块茎富含淀粉,除作粮食和蔬菜外,也用于制造酒精。
No. 2
  ◎ 马铃薯 mǎlíngshǔ
No. 3
  一种直立草本植物,叶为羽状复叶,花白色、黄色、蓝色或紫色,浆果紫色,原产于美洲南部和中部的高原,广泛栽培(尤在温带地区)作蔬菜
No. 4
  此植物的块茎。也叫“洋芋”、“土豆儿”、“山药蛋”等
No. 5
  多年生草本,但多作一年生栽培。原产 南美洲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地下块茎呈马铃状,可供食用,也可制淀粉,渣可制酒、醋、饴糖等。又称土豆、洋山芋。
No. 6
  指这种植物的块茎。
No. 7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potato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国外对它的称谓主要有,意大利:地豆;法国:地苹果;德国:地梨;美国:爱尔兰豆薯;俄国:荷兰薯。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 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 , 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 ,全缘 。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世界各地马铃 薯 的栽培技术因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 (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 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 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1)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
  (2)马铃薯概述: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3)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凉拌土豆丝
  原料:新鲜土豆两个,干的红辣椒三、四个,食盐,味精,醋,色拉油。
  制作过程:
  土豆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用清水洗干净,控掉水分。在锅里加入少量色拉油, 烧热,将红辣椒放进去,炸出香味为止(离锅远一些,千万注意别让辣椒油溅进眼 睛里),放在一边待用。
  锅中加清水烧开,将土豆丝下锅一焯,立刻捞出,再用冷水过凉,控掉水分,盛盘。
  将炸好的辣椒油、少许醋、食盐,味精洒在土豆丝上,拌匀。又香又辣的凉拌土豆 丝就做好了。
  2。香油土豆丝
  香油土豆丝(3人量)
  原料:土豆400克,鲜葱20克,精盐、味精、香油各1/2茶匙。
  制作:1.把土豆削净表皮,切细丝。葱切丝。土豆丝放入清水中漂洗,捞出放入开水中稍煮(开锅即可),放入凉水中漂透,捞出控净水分。2.把土豆丝、精盐、味精、香油同放碗中,拌匀装盘,放上葱丝即成。
  成菜特点:色泽清新,口感脆嫩,咸鲜适口。
  3.醋熘土豆丝
  材料:土豆一个
  调料:干辣椒、醋、盐、生抽、味精适量。
  做法:
  土豆切丝,放入水中浸泡,尽量洗掉淀粉。
  在油锅内放入干辣椒翻炒几下,再放入土豆丝翻炒,加醋、盐、生抽和味精,炒几下即可。
  心得:如果想吃到脆脆的土豆丝,一定要在切好后,立即放入清凉水中漂洗,将其淀粉漂掉。如果不想吃太脆的,最好也要泡在水里,否则土豆丝会变色。
  土豆烧小排(川味特色):
  先用淀粉、酱油(为了颜色好看,所以用酱油不用盐)、蛋清将小排拌匀,适量放入花椒粉胡椒粉,腌五分钟。锅烧干放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再放入豆瓣酱(就是辣椒酱,这里推荐四川的郫县豆瓣酱),炒匀马上将小排放入(豆瓣酱不能在油里煎太久,否则就黑了),将小排炒熟后加入水开始烧。记得放糖。烧的过程中可以尝尝汤味,根据自己口味放调料。烧得差不多了再放切好块的土豆,等到土豆也能吃了就好了。如果看汤不够粘稠,就勾勾芡。注意,烧的时候水不要太多,沸腾起来能基本淹住食物就好,免得水太多土豆都烧软了还一大锅汤。盖上盖子留点缝隙,水面以上的部分蒸也能蒸熟。
  炸薯条:
  这个最简单,土豆切条,浸泡到油里炸。注意火要小点,免得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盐可以放到油里,但是个人建议最好炸好再撒椒盐。盐在油里加热久了碘分会丢失。
  青椒土豆丝:
  切好的土豆丝在水里滤一下,去掉表面的淀粉。水烧开加点白醋(没有白醋黑醋也凑合),土豆丝放进去过一下。注意不要煮太久,过一下就好,加醋是为了让土豆丝更脆。锅烧热加油烧热,撒入花椒颗粒,爆出香味后倒入土豆丝翻炒,再放入青椒丝,翻两下就可以起锅了。盐也最好最后放,道理同上。另外,如果炒的时候加黑醋,起锅之前加糖,就成了糖醋土豆丝,但是之前就不要加花椒啦~~糖切记不可在锅里停留时间过长,会糊的。
  土豆饼:
  面粉、鸡蛋加花椒粉,胡椒粉,糖和成糊状,喜欢的还可以加葱花和香菜末。切成片状的土豆裹上面粉以后放到中火油锅里炸。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面浆里加不同的材料,例如胡萝卜碎末啦(这样还很好看哦。)
  薯球:
  土豆剁碎,用面粉、鸡蛋,加胡椒等调料和成糊状,然后用勺子像煮肉元一样一勺一勺的放到油锅里炸。做圆一点就是薯球,做不圆的话索性拍扁,又是薯饼。
  西红柿土豆汤:
  西红柿切块先在少量油里炒一炒(本人的爱好,觉得炒过的西红柿没那么酸,而且汤面上会有一层红的,又好看又美味)。不用起锅,直接加水,放入土豆片(记得切薄一点)。等土豆熟了,还可以打个蛋,倒在汤里成蛋花。其它的调料嘛,该放什么放什么。最后一定撒点葱花,会很好看。
  其实大多数菜里,特别是中餐,土豆都只是配料,但是由于主料的丰富多样,土豆又很入味,所以口味千变万化,不喜欢的人很少。很多家常菜式都是老百姓自己“发明”的,所以在做菜的时候,特别是烧菜、炖菜、汤里面,只要喜欢都可以加入土豆,土豆没有特殊的怪味(像芹菜、胡萝卜等),不会影响主菜的味道,同时又可以吃到带有主菜口味的土豆,真是两全其美。
  以马铃薯为主的小吃有;薯蓉、薯条、薯片。
  =============================================================================================
  材 料
  薯仔 2个
  免治牛肉 4两
  蕃茄 2-3个
  盐、腌料、生抽、糖、生粉、胡椒粉 少 许
  薯仔-含淀粉质、蛋白质、钙、铁、钾和维他命a、b1和b2。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及消炎的功效。(但若薯仔发芽就不要吃,因有毒)
  免治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铁、磷和胆甾醇,分解后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故营养价值甚高,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效。
  蕃茄-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烟酸、胡萝卜素、苹果酸及维他命b1、b2,c及p等,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滋润助长。
  做法
  薯仔去皮,洗净。蕃茄洗净切粒,备用。
  牛肉用腌料拌匀,备用。
  锅放入适量的水,放薯仔煮10分钟,放蕃茄再煮5分钟,最后放入免治牛肉,见水再滚起即可熄火,加盐调味即可。
  贴士:材料份量可随喜好增减,但记得要连汤及汤渣都要吃。
  ==============================================================================================================================================
  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俗称土豆或洋山芋,属茄科,含龙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马铃薯含龙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
  相关的读篇章:
  面包马铃薯易致胰腺癌
  吃马铃薯可健脑
  让马铃薯“长出”降压药
  神奇的“疫苗食品”
  预防诺沃克病毒感染的可食用疫苗
  土豆里“长”出乙肝疫苗
  “马铃薯的故乡到底在哪儿?”美国植物学家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300多个野生和种植的马铃薯样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于2005年公布了研究成果:世界上所有的马铃薯品种都可追溯到秘鲁南部的一种野生品种。因此可以说,秘鲁是马铃薯的故乡。大约7000多年前,秘鲁南部的当地人率先改良野生马铃薯品种,使其成为最早的种植马铃薯。此后人们将种植的马铃薯和野生的杂交,培育出许多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在现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重要性凸现,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还可制作生物燃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资料] 据最新报道,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此项活动,将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简 述
  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我国: 山东鲁南地区(滕州)叫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马铃薯的形态
  形 态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品种
  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培养出很多新品种,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地下块茎有圆形、卵形和椭圆形,其皮色有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种。一般用块茎上的“芽眼”切下播种,如果用种子种植,很快就会产生变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新品种。
  营 养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
  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同样道理,调整膳食,也就可以“吃”掉相应疾病。
  马铃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可以做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或做辅助食品如薯条、薯片等,也用来制作淀粉、粉丝等,也可以酿造酒或作为牲畜的饲料。
  马铃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是茄碱和毛壳霉碱,但一般经过170℃的高温烹调,有毒物质就会分解。野生的马铃薯毒性较高,茄碱中毒会导致头痛、腹泻、抽搐,昏迷,甚至会导致死亡。但一般栽培的马铃薯毒性很低,很少有马铃薯中毒事件发生。栽培马铃薯一般含生物碱低于0.2毫克/克,一般超过200毫克才会导致中毒现象,相当于一次吃掉1.4公斤生马铃薯马铃薯储存时如果暴露在光线下,会变绿,同时有毒物质会增加;发芽马铃薯芽眼部分变紫也会使有毒物质积累,容易发生中毒事件,食用时要注意。
  新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周应食薯类5次左右,每次摄入50克-100克。每100克土豆(马铃薯)含钾高达300毫克,是20多种经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钾最多的。日本一个研究发现,每周吃5~6个土豆,可使中风几率下降40%。
  放开肚皮吃也不会胖超重,是摄入能量过多所致。如何吃掉肥胖?赵教授的一个方法是:多吃低能量食物。蛋白质、脂肪、糖(淀粉)可在细胞内氧化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之需。其中,脂肪每克产能9千卡;而糖、蛋白质每克产能均为4千卡。所以,“新膳食指南”将产能较低的谷类和薯类列为主食,而限制产热较高的脂肪的摄入。
  但很多人为了减肥,认为薯类含淀粉(糖)较多,视其为增肥食品,望而却步。赵教授说,这是误解。其中土豆、山芋等含水量高达70%以上,真正的淀粉含量不过20%左右。而且,土豆中仅含有0.1%的天然脂肪。这是其他可做主食的食物所望尘莫及的。
  土豆减肥是好招。马铃薯产能低,怎么还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呢?赵法伋教授介绍,这是因为薯类食品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植物细胞的坚韧壁层,吃进人体后,不被吸收,也不提供热量,但因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继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被列为“第7类营养素”。
  为何它容易产生饱腹感?因为纤维素的比重小、体积大,进食后充填胃腔,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延长了胃排空的时间,这样就产生了饱腹感。
  用 途
  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 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No. 9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potato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国外对它的称谓主要有,意大利:地豆;法国:地苹果;德国:地梨;美国:爱尔兰豆薯;俄国:荷兰薯。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 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素有“鲁南粮仓”之称,农作物有323个品种,动物有145个品种。被国家和山东省列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 , 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 ,全缘 。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世界各地马铃 薯 的栽培技术因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 (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 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而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 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 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 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1)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
  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
  (2)马铃薯概述: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3)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凉拌土豆丝
  原料:新鲜土豆两个,干的红辣椒三、四个,食盐,味精,醋,色拉油。
  制作过程:
  土豆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用清水洗干净,控掉水分。在锅里加入少量色拉油, 烧热,将红辣椒放进去,炸出香味为止(离锅远一些,千万注意别让辣椒油溅进眼 睛里),放在一边待用。
  锅中加清水烧开,将土豆丝下锅一焯,立刻捞出,再用冷水过凉,控掉水分,盛盘。
  将炸好的辣椒油、少许醋、食盐,味精洒在土豆丝上,拌匀。又香又辣的凉拌土豆 丝就做好了。
  2。香油土豆丝
  香油土豆丝(3人量)
  原料:土豆400克,鲜葱20克,精盐、味精、香油各1/2茶匙。
  制作:1.把土豆削净表皮,切细丝。葱切丝。土豆丝放入清水中漂洗,捞出放入开水中稍煮(开锅即可),放入凉水中漂透,捞出控净水分。2.把土豆丝、精盐、味精、香油同放碗中,拌匀装盘,放上葱丝即成。
  成菜特点:色泽清新,口感脆嫩,咸鲜适口。
  3.醋熘土豆丝
  材料:土豆一个
  调料:干辣椒、醋、盐、生抽、味精适量。
  做法:
  土豆切丝,放入水中浸泡,尽量洗掉淀粉。
  在油锅内放入干辣椒翻炒几下,再放入土豆丝翻炒,加醋、盐、生抽和味精,炒几下即可。
  心得:如果想吃到脆脆的土豆丝,一定要在切好后,立即放入清凉水中漂洗,将其淀粉漂掉。如果不想吃太脆的,最好也要泡在水里,否则土豆丝会变色。
  土豆烧小排(川味特色):
  先用淀粉、酱油(为了颜色好看,所以用酱油不用盐)、蛋清将小排拌匀,适量放入花椒粉胡椒粉,腌五分钟。锅烧干放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再放入豆瓣酱(就是辣椒酱,这里推荐四川的郫县豆瓣酱),炒匀马上将小排放入(豆瓣酱不能在油里煎太久,否则就黑了),将小排炒熟后加入水开始烧。记得放糖。烧的过程中可以尝尝汤味,根据自己口味放调料。烧得差不多了再放切好块的土豆,等到土豆也能吃了就好了。如果看汤不够粘稠,就勾勾芡。注意,烧的时候水不要太多,沸腾起来能基本淹住食物就好,免得水太多土豆都烧软了还一大锅汤。盖上盖子留点缝隙,水面以上的部分蒸也能蒸熟。
  炸薯条:
  这个最简单,土豆切条,浸泡到油里炸。注意火要小点,免得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盐可以放到油里,但是个人建议最好炸好再撒椒盐。盐在油里加热久了碘分会丢失。
  青椒土豆丝:
  切好的土豆丝在水里滤一下,去掉表面的淀粉。水烧开加点白醋(没有白醋黑醋也凑合),土豆丝放进去过一下。注意不要煮太久,过一下就好,加醋是为了让土豆丝更脆。锅烧热加油烧热,撒入花椒颗粒,爆出香味后倒入土豆丝翻炒,再放入青椒丝,翻两下就可以起锅了。盐也最好最后放,道理同上。另外,如果炒的时候加黑醋,起锅之前加糖,就成了糖醋土豆丝,但是之前就不要加花椒啦~~糖切记不可在锅里停留时间过长,会糊的。
  土豆饼:
  面粉、鸡蛋加花椒粉,胡椒粉,糖和成糊状,喜欢的还可以加葱花和香菜末。切成片状的土豆裹上面粉以后放到中火油锅里炸。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面浆里加不同的材料,例如胡萝卜碎末啦(这样还很好看哦。)
  薯球:
  土豆剁碎,用面粉、鸡蛋,加胡椒等调料和成糊状,然后用勺子像煮肉元一样一勺一勺的放到油锅里炸。做圆一点就是薯球,做不圆的话索性拍扁,又是薯饼。
  西红柿土豆汤:
  西红柿切块先在少量油里炒一炒(本人的爱好,觉得炒过的西红柿没那么酸,而且汤面上会有一层红的,又好看又美味)。不用起锅,直接加水,放入土豆片(记得切薄一点)。等土豆熟了,还可以打个蛋,倒在汤里成蛋花。其它的调料嘛,该放什么放什么。最后一定撒点葱花,会很好看。
  其实大多数菜里,特别是中餐,土豆都只是配料,但是由于主料的丰富多样,土豆又很入味,所以口味千变万化,不喜欢的人很少。很多家常菜式都是老百姓自己“发明”的,所以在做菜的时候,特别是烧菜、炖菜、汤里面,只要喜欢都可以加入土豆,土豆没有特殊的怪味(像芹菜、胡萝卜等),不会影响主菜的味道,同时又可以吃到带有主菜口味的土豆,真是两全其美。
  以马铃薯为主的小吃有;薯蓉、薯条、薯片。
  =============================================================================================
  材 料
  薯仔 2个
  免治牛肉 4两
  蕃茄 2-3个
  盐、腌料、生抽、糖、生粉、胡椒粉 少 许
  薯仔-含淀粉质、蛋白质、钙、铁、钾和维他命a、b1和b2。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及消炎的功效。(但若薯仔发芽就不要吃,因有毒)
  免治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铁、磷和胆甾醇,分解后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故营养价值甚高,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效。
  蕃茄-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烟酸、胡萝卜素、苹果酸及维他命b1、b2,c及p等,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滋润助长。
  做法
  薯仔去皮,洗净。蕃茄洗净切粒,备用。
  牛肉用腌料拌匀,备用。
  锅放入适量的水,放薯仔煮10分钟,放蕃茄再煮5分钟,最后放入免治牛肉,见水再滚起即可熄火,加盐调味即可。
  贴士:材料份量可随喜好增减,但记得要连汤及汤渣都要吃。
  ==============================================================================================================================================
  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俗称土豆或洋山芋,属茄科,含龙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马铃薯含龙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
  相关的读篇章:
  面包马铃薯易致胰腺癌
  吃马铃薯可健脑
  让马铃薯“长出”降压药
  神奇的“疫苗食品”
  预防诺沃克病毒感染的可食用疫苗
  土豆里“长”出乙肝疫苗
  “马铃薯的故乡到底在哪儿?”美国植物学家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300多个野生和种植的马铃薯样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于2005年公布了研究成果:世界上所有的马铃薯品种都可追溯到秘鲁南部的一种野生品种。因此可以说,秘鲁是马铃薯的故乡。大约7000多年前,秘鲁南部的当地人率先改良野生马铃薯品种,使其成为最早的种植马铃薯。此后人们将种植的马铃薯和野生的杂交,培育出许多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在现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重要性凸现,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还可制作生物燃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具有重要作用。
  [最新资料] 据最新报道,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此项活动,将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008,为何是马铃薯年〕
  2008国际马铃薯年的庆祝活动将提供一个机会,使决策人员、捐赠者和广大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在校儿童提高对马铃薯和农业在解决诸如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贫困和对环境威胁等全球焦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确保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马铃薯将是应对这些挑战所做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铃薯的种植遍及全球
  马铃薯在安第斯地区作为食物消费已有大约8000年的历史。在西班牙人于十六世纪将其带到欧洲后,它在全球迅速传播:如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估计为19.5万平方公里,从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印度的亚热带低地,到爪哇的赤道高地和乌克兰的大草原。就纯粹的收获量来讲,廉价的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2006年的产量超过3.15亿吨。
  二、马铃薯为饥饿者提供食物
  马铃薯应当成为旨在为穷人和饥饿者提供富有营养食物战略的一个重要成分。它非常适合那些土地有限而劳动力充裕的地方,而这种条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其他主要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土地更少、气候更恶劣的条件下更快地生产出更多富有营养的食物 - 这种植物的人类可食用部分高达85%,相比之下谷类作物为大约50%。
  三、马铃薯有益于健康
  马铃薯富含碳水化合物,使其成为良好的热能来源。在块根块茎类作物中,它的蛋白含量最高(湿重条件下的含量约为2.1%),蛋白质量较高,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配。它还富含维生素c ╟ 一个中等大小的马铃薯含有建议日摄入量的大约一半,而且含有钾的建议日摄入量的五分之一。
  四、对马铃薯的需求日益增加
  世界马铃薯的产量在过去的十年间一直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超过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许多其他粮食商品产量的增长。尽管欧洲的马铃薯消费量下降,但它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已经增加,从1961-1963年的人均不足10公斤增加到2002-2003年的人均21公斤。虽然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消费量依然比欧洲(93公斤/年)低很多,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它在未来将有强劲的增长。
种植技术
  世界各地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因地 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 (纺锤块茎、X和S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 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马铃薯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疮痂病、早疫病。细菌病有环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叶病、卷叶病、类病毒病以及支原体病害等。虫害有块茎蛾、线虫、地老虎和蛴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马铃薯品种资源的贫乏,近年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选育途径主要有:①利用产生 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从美国引进的大西洋土豆,产量高,品质佳,收益显著。其种植技术是:
  1.播前准备 深翻土地24厘米~25厘米, 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应提前10天灌水补墒。
  2.肥料配制 提前20天左右按每亩300千克~500千克厩肥均匀加入25千克~50千 克碳酸氢铵在向阳处密封堆好,充分腐熟后混匀,深翻土地时施入并翻入土壤。
  3.种薯播前处理
  ①消毒。每亩用种120千克,原种用瑞毒霉400倍~500倍液喷湿。
  ②切块。 将每个种薯切成8块以上。因其顶端优势,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然后用10毫克/千克赤霉素1包加水10千克浸种5分钟或加水75千克喷洒种块.
  ③催芽。将薯 块平放在适墒净土上, 使薯芽向上,上铺2厘米土再平放一层种薯,反复3层~4层后再上铺5厘米厚土,堆放在背阳处,用农膜盖严,15天后即可播种。
  上述工作一般应在元月中旬前做好,因土豆在膨大期如外界温度超过25℃,块茎则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必须有90天~100天的适宜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
  4.播种要求 按行距70厘米、 株距20厘米开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厘米~8厘米, 放种薯时使薯芽向上,然后覆土起垄高10厘米~15厘米。压实后覆上地膜,在芽顶膜后,破膜覆土。
  5.田间管理 当苗长3片~5片叶时注意防治蚜虫。显蕾初期和盛花期各追肥1次, 一般施瑞毒霉500倍液加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加膨大素。薯块膨大期注意加强田间灌水,以提高产量。
  6.及时收获 6月中旬土豆品质最佳, 应及时收获 . 摘自:2002年第11期《农村实用科技》
  病虫害防治
  土豆的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防治措施,首先,严格检疫,不从病区调种;第二,要做好种薯处理,实行整薯整种,需要切块的,要注意切刀消毒;第三,在生长期,如发现有晚疫病发病植株,应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1次,连喷3--4次。
  土豆的虫害主要是蚜虫、28星瓢虫和地下害虫,主要防治方法有:蚜虫防治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10%蚜虱一遍净(蚍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进行防治;28星瓢虫用80%敌百虫5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成虫即开始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仔饼或菜仔饼或麦麸20公斤拌匀作毒饵,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诱杀,或用辛硫磷颗粒剂812粉,随播种施入土壤进行防治。
  马铃薯又叫土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以重金买了一袋马铃薯,种在宫廷花园里,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马铃薯贮存
  马铃薯收获后可以贮存到第二年秋天,一般要用稻草覆盖,避光、阴冷、干燥条件贮存,冬季要防冻,春季要避免发芽。
马铃薯食谱
  凉拌土豆丝凉拌土豆丝
  原料:新鲜土豆两个,干的红辣椒三、四个,食盐,味精,醋,色拉油。
  制作过程:
  土豆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用清水洗干净,控掉水分。在锅里加入少量色拉油, 烧热,将红辣椒放进去,炸出香味为止(离锅远一些,千万注意别让辣椒油溅进眼 睛里),放在一边待用。
  锅中加清水烧开,将土豆丝下锅一焯,立刻捞出,再用冷水过凉,控掉水分,盛盘。
  将炸好的辣椒油、少许醋、食盐,味精洒在土豆丝上,拌匀。又香又辣的凉拌土豆 丝就做好了。
  香油土豆丝
  香油土豆丝(3人量)
  原料:土豆400克,鲜葱20克,精盐、味精、香油各1/2茶匙。
  制作:1.把土豆削净表皮,切细丝。葱切丝。土豆丝放入清水中漂洗,捞出放入开水中稍煮(开锅即可),放入凉水中漂透,捞出控净水分。2.把土豆丝、精盐、味精、香油同放碗中,拌匀装盘,放上葱丝即成。
  成菜特点:色泽清新,口感脆嫩,咸鲜适口。
  醋熘土豆丝
  材料:土豆一个
  调料:干辣椒、醋、盐、生抽、味精适量。
  做法:
  土豆切丝,放入水中浸泡,尽量洗掉淀粉。
  在油锅内放入干辣椒翻炒几下,再放入土豆丝翻炒,加醋、盐、生抽和味精,炒几下即可。
  心得:如果想吃到脆脆的土豆丝,一定要在切好后,立即放入清凉水中漂洗,将其淀粉漂掉。如果不想吃太脆的,最好也要泡在水里,否则土豆丝会变色。
  土豆烧小排(川味特色):
  先用淀粉、酱油(为了颜色好看,所以用酱油不用盐)、蛋清将小排拌匀,适量放入花椒粉胡椒粉,腌五分钟。锅烧干放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再放入豆瓣酱(就是辣椒酱,这里推荐四川的郫县豆瓣酱),炒匀马上将小排放入(豆瓣酱不能在油里煎太久,否则就黑了),将小排炒熟后加入水开始烧。记得放糖。烧的过程中可以尝尝汤味,根据自己口味放调料。烧得差不多了再放切好块的土豆,等到土豆也能吃了就好了。如果看汤不够粘稠,就勾勾芡。注意,烧的时候水不要太多,沸腾起来能基本淹住食物就好,免得水太多土豆都烧软了还一大锅汤。盖上盖子留点缝隙,水面以上的部分蒸也能蒸熟。
  炸薯条:
  这个最简单,土豆切条,浸泡到油里炸。注意火要小点,免得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盐可以放到油里,但是个人建议最好炸好再撒椒盐。盐在油里加热久了碘分会丢失。
  青椒土豆丝:
  切好的土豆丝在水里滤一下,去掉表面的淀粉。水烧开加点白醋(没有白醋黑醋也凑合),土豆丝放进去过一下。注意不要煮太久,过一下就好,加醋是为了让土豆丝更脆。锅烧热加油烧热,撒入花椒颗粒,爆出香味后倒入土豆丝翻炒,再放入青椒丝,翻两下就可以起锅了。盐也最好最后放,道理同上。另外,如果炒的时候加黑醋,起锅之前加糖,就成了糖醋土豆丝,但是之前就不要加花椒啦~~糖切记不可在锅里停留时间过长,会糊的。
  土豆饼:
  面粉、鸡蛋加花椒粉,胡椒粉,糖和成糊状,喜欢的还可以加葱花和香菜末。切成片状的土豆裹上面粉以后放到中火油锅里炸。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面浆里加不同的材料,例如胡萝卜碎末啦(这样还很好看哦。)
  薯球:
  土豆剁碎,用面粉、鸡蛋,加胡椒等调料和成糊状,然后用勺子像煮肉元一样一勺一勺的放到油锅里炸。做圆一点就是薯球,做不圆的话索性拍扁,又是薯饼。
  西红柿土豆汤:
  西红柿切块先在少量油里炒一炒(本人的爱好,觉得炒过的西红柿没那么酸,而且汤面上会有一层红的,又好看又美味)。不用起锅,直接加水,放入土豆片(记得切薄一点)。等土豆熟了,还可以打个蛋,倒在汤里成蛋花。其它的调料嘛,该放什么放什么。最后一定撒点葱花,会很好看。
  其实大多数菜里,特别是中餐,土豆都只是配料,但是由于主料的丰富多样,土豆又很入味,所以口味千变万化,不喜欢的人很少。很多家常菜式都是老百姓自己“发明”的,所以在做菜的时候,特别是烧菜、炖菜、汤里面,只要喜欢都可以加入土豆,土豆没有特殊的怪味(像芹菜、胡萝卜等),不会影响主菜的味道,同时又可以吃到带有主菜口味的土豆,真是两全其美。
  以马铃薯为主的小吃有;薯蓉、薯条、薯片。
  材 料:薯仔 2个,免治牛肉 4两,蕃茄 2-3个,盐、腌料、生抽、糖、生粉、胡椒粉少许
  薯仔-含淀粉质、蛋白质、钙、铁、钾和维他命A、B1和B2。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及消炎的功效。(但若薯仔发芽就不要吃,因有毒)
  免治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铁、磷和胆甾醇,分解后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故营养价值甚高,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效。
  蕃茄-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烟酸、胡萝卜素、苹果酸及维他命B1、B2,C及P等,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滋润助长。
  做法
  薯仔去皮,洗净。蕃茄洗净切粒,备用。
  牛肉用腌料拌匀,备用。
  锅放入适量的水,放薯仔煮10分钟,放蕃茄再煮5分钟,最后放入免治牛肉,见水再滚起即可熄火,加盐调味即可。
  贴士:材料份量可随喜好增减,但记得要连汤及汤渣都要吃。
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马铃薯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马铃薯含龙葵素(solanine)。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所以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
  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
2008马铃薯年
  “马铃薯的故乡到底在哪儿?”美国植物学家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300多个野生和种植的马铃薯样品进行研究和分析,于2005年公布了研究成果:世界上所有的马铃薯品种都可追溯到秘鲁南部的一种野生品种。因此可以说,秘鲁是马铃薯的故乡。大约7000多年前,秘鲁南部的当地人率先改良野生马铃薯品种,使其成为最早的种植马铃薯。此后人们将种植的马铃薯和野生的杂交,培育出许多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在现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重要性凸现,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还可制作生物燃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具有重要作用。
  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8日正式推出“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此项活动,将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008国际马铃薯年的庆祝活动将提供一个机会,使决策人员、捐赠者和广大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在校儿童提高对马铃薯和农业在解决诸如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贫困和对环境威胁等全球焦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确保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马铃薯将是应对这些挑战所做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铃薯的种植遍及全球
  马铃薯在安第斯地区作为食物消费已有大约8000年的历史。在西班牙人于十六世纪将其带到欧洲后,它在全球迅速传播:如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估计为19.5万平方公里,从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印度的亚热带低地,到爪哇的赤道高地和乌克兰的大草原。就纯粹的收获量来讲,廉价的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2006年的产量超过3.15亿吨。
  二、马铃薯为饥饿者提供食物
  马铃薯应当成为旨在为穷人和饥饿者提供富有营养食物战略的一个重要成分。它非常适合那些土地有限而劳动力充裕的地方,而这种条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其他主要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土地更少、气候更恶劣的条件下更快地生产出更多富有营养的食物 - 这种植物的人类可食用部分高达85%,相比之下谷类作物为大约50%。
  三、马铃薯有益于健康
  马铃薯富含碳水化合物,使其成为良好的热能来源。在块根块茎类作物中,它的蛋白含量最高(湿重条件下的含量约为2.1%),蛋白质量较高,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配。它还富含维生素C – 一个中等大小的马铃薯含有建议日摄入量的大约一半,而且含有钾的建议日摄入量的五分之一。
  四、对马铃薯的需求日益增加
  世界马铃薯的产量在过去的十年间一直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超过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许多其他粮食商品产量的增长。尽管欧洲的马铃薯消费量下降,但它在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已经增加,从1961-1963年的人均不足10公斤增加到2002-2003年的人均21公斤。虽然发展中国家的马铃薯消费量依然比欧洲(93公斤/年)低很多,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它在未来将有强劲的增长。
中药材
  马铃薯【药名】马铃薯
  【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
  【汉语拼音】ma ling shu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tuberosum L.
  【功效】和胃健中;解毒消肿
  【考证】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密、长圆形状不一,根多白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羹臑煨灼,无不宜之。叶味如豌豆苗,按酒侑食,清滑隽永。开花紫筒五角,间以青纹,中擎红的,绿蕊一缕,亦复楚楚。山西种之为田,俗称山药蛋,尤硕大,花白色。"根据以上文字描述及现其附图,与本品原植物相符。
  【药理作用】
  1.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从马铃薯块根线粒体中分离出的内源性ATP酶抑制蛋白,它对F1-ATP酶的抑制作用需要Mg2+ -ATP存在。对分离出的酵母菌种F1的IC50为140μg(抑制剂)/mg(F1)。这种抑制剂对分离出的酵母菌F1也有强大的ATP酶抑制作用。大鼠每100g食物加入100mg、200mg 的从马铃薯在分离出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为期28天的短期试验中,可减少酪蛋白利用,大鼠胰腺肿大;在为期95星期的长期试验中,该抑制剂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胰腺病理改变,胰腺有小结增生和腺泡瘤。马铃薯中得到的一种蛋白酶抑制物(POTⅡ)可增加缩胆囊素(CCK)释放,因为内源性CCK在控制食物吸收方面有重要作用,所以该物质可能在减少食物吸收方面有一定作用,在11位男性实验中,1.5g POT Ⅱ加入高蛋白汤中,给予口服,可使能量吸收减少达17.5%。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处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加,胶原生物合成减慢。从马铃薯中得到的组织蛋白酶D抑制剂外用可使蛋白水解活性恢复正常,胶原生物合成也加快。
  2.其他作用:马铃薯的水透析液可抑制某些致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作用。马铃薯、米饭平均半数胃排空时间为71分钟、 86分钟。因为血糖指数和胃排空时间成负相关,所以相比马铃薯,米饭更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大鼠实验表明,马铃薯中的茄碱注射,可升高血糖,α-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利均能抑制此作用。植物凝集素试验中,马铃薯可作为大鼠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
  【科属分类】茄科
  【拉丁文名】RhiZoma Solani Tuberosi
  【主治】胃痛;痄肋;痈肿;湿疹;烫伤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马铃薯【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动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80cm。无毛或被疏柔毛。地下块茎椭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皮黄白色,内白色,具芽眼,着生于匍匐茎上,成密集状。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总叶柄长3-5cm,小叶柄长1-8mm;小叶6-8对,常大小相间,卵形或矩圆形,最大者长约6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钝尖,基部稍不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叶脉在下面突起,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萼钟形,直径约1cm,外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射状,白色或蓝紫色,直径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先端渐5裂,裂片略呈三角形;雄蕊5,花丝短,花药长圆形,约为花丝的5倍长;雌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较雄蕊稍长,柱头头状,结实少。浆果圆球形,光滑,直径约1.5cm,熟时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夏季。
  【功效分类】和胃健中药;解毒消肿药
  【性味】味甘;性平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或煎汤。外用:适量,磨汁涂。
  【出处】《中华本草》
  彩色马铃薯
  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马铃薯
  彩色马铃薯还可作为特色食品开发。由于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经高温油炸后彩薯片仍保持着天然颜色。另外,紫色马铃薯对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长时间保持原色。
  目前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可达到1000至1500公斤。该研发中心还准备培育蓝色马铃薯品种。
  据农业专家初步分析,黑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菁素,而花菁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主秆发达、分枝少、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特点,亩产达1500公斤,比普通马铃薯品种增产20%左右。同时,由于该品种抗病性的提高,在生产中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有利于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彩色马铃薯
食疗价值
  茄科草本植物马铃薯的块茎。又称土芋、土豆、土卵、阳芋、山药蛋、马铃薯。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干燥贮存备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通利大便。
  [参考]含蛋白质、糖、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无机盐(以钾盐为多)、少量龙葵碱等。龙葵碱主要存在于本品的芽和皮部中,又以未成熟的、紫皮的较成熟的、黄皮(或带青色)的为多。
  适量的龙葵碱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减少胃液分泌。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利。
  [用法]绞汁,煎汤,炒、煮或蒸熟食等。
  [注意]服用发芽的、含龙葵碱较多的马铃薯,可因吸收过量的龙葵碱而引起中毒,出现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减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等症状。有报告小孩因食用发芽的马铃薯而中毒死亡者,故应当注意预防。
  [附方]
  1,洋芋汁:洋芋12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每次用1~2汤匙,酌加蜂蜜调匀,冲入适量开水,空腹服。
  本方有缓和腹痛及通利大便之效。可用于脾胃虚弱,胃气不和之腹痛,大便秘结。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腹痛及惯性便秘。
百科辞典
  malingshu
  马铃薯
  Solanum tuberosum
    茄科(Solanaceae)茄属一年生草本。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起源和分布 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 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从委内瑞拉向南扩展通过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的西北部和智利,直到南纬45°。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2n=48)。也有认为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可分为普通栽培种和安第斯栽培种。但多数学者则承认只有 S.tuberosum一个种,包含两个亚种。关于四倍体栽培种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无确切结论。 一种可能是通过二倍体栽培种(2□=24)的染色体直接加倍而成为同源四倍体;另一可能是通过一个栽培种和一个野生种的二倍体种间杂种染色体加倍而产生节段异源四倍体。
    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先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何时、何地传入中国,目前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和台湾省松溪县县志的记载,16~19世纪时已分别由西北和华南通过多途径传入中国。这时中国西南山区,陕西秦岭和山西等地栽培马铃薯已相当普遍。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有所增长。如1948~1952年间总播种面积为2261.1万公顷,总产量为24760万吨,平均亩产为730千克;而1985年的总播种面积为2017万公顷,总产量为29913.2万吨,平均亩产量提高到989千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国家,为了争取粮食和工业原料自给,将马铃薯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广为种值。现在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形态特征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50~80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直立,绿色;地下茎包括地下部分的主茎、匍匐茎和块茎。块茎是短缩和肥大了的变态茎,上有鳞片状小叶,因早期枯萎脱落后留下叶痕称芽眉,内有休眠的复芽,即为芽眼。芽眼有深有浅。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萼基部合生,先端5裂,花冠辐状,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内含种子200~300粒,千粒重0.5~0.6克(见图)。
    栽培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
英文解释
  1. n.:  potato,  murphy,  potatoes,  spud,  yam,  plant grown for its rounded starchy tubers which are eaten cooked as a vegetable,  white [Irish] potato
  2. lat.:  solanum tuberosum l.,  solanum tuberosum
法文解释
  1. n.  pomme de terre
近义词
荷兰薯, 地蛋, 山药豆, 山洋芋, 土豆, 洋山芋, 洋芋, 土豆儿, 山药蛋, 山药, 馍馍蛋, 薯仔, 土芋, 土卵, 阳芋
相关词
生物自然蔬菜薯芋类品种农作物植物块茎
果葡糖浆食品退化龟裂脱毒更多结果...
包含词
马铃薯泥马铃薯的挖马铃薯
马铃薯皮煎马铃薯马铃薯饼
吃马铃薯马铃薯酱马铃薯粿
炸马铃薯紫马铃薯烤马铃薯
炸马铃薯条烤的马铃薯马铃薯外皮
马铃薯烤饼马铃薯植物鄂马铃薯6号
马铃薯气象讷河马铃薯鄂马铃薯5号
马铃薯糖苷马铃薯块茎马铃薯手卷
马铃薯虾片马铃薯鲜醋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粉条微型马铃薯马铃薯煎蛋
马铃薯疙瘩马铃薯面条马铃薯全粉
优格马铃薯马铃薯沙拉马铃薯冷汤
马铃薯冰霜马铃薯淀粉马铃薯栽培
马铃薯晚疫马铃薯甲虫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蜜汁蜂蜜马铃薯马铃薯琼脂
马铃薯炖肉脱毒马铃薯平海马铃薯
马铃薯饴糖马铃薯叶甲静宁马铃薯
马铃薯病毒冬种马铃薯马铃薯种子
马铃薯麦蛾马铃薯蕈蝇马铃薯团子
狄恩马铃薯子长马铃薯油炸马铃薯片
马铃薯的块茎马铃薯削皮器一大份马铃薯
马铃薯X病毒组马铃薯Y病毒组马铃薯的产量
马铃薯煎鸭脯马铃薯鱿鱼汤马铃薯栽种机
番茄马铃薯汤营养马铃薯泥马铃薯煮肉片
马铃薯收获机马铃薯花叶病猪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块茎蛾马铃薯矿物质马铃薯果胶质
马铃薯施肥法马铃薯培养基蜂蜜马铃薯汁
马铃薯病毒病法式烤马铃薯马铃薯香脆片
马铃薯香辣片马铃薯焖牛腩马铃薯笋焖鸡
凉拌马铃薯片马铃薯牛肉饼马铃薯烧牛肉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和红薯马铃薯炭疽病
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青枯病国际马铃薯年
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酥糖片
吃马铃薯的人马铃薯菠萝豆马铃薯炒肉丝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白绢病
马铃薯灰霉病马铃薯分级机马铃薯收割机
马铃薯挖掘机马铃薯长管蚜马铃薯菌核病
马铃薯粉痂病马铃薯黎泉蝇马铃薯球蛋白
马铃薯枯萎病马铃薯糖蛋白新鲜的马铃薯
扬沙玉马铃薯油炸马铃薯细条马铃薯内的褐斑
裙带菜马铃薯饼芝士蛋煎马铃薯马铃薯黑粉病菌
马铃薯粉痂病菌马铃薯玉米浓汤马铃薯膳食纤维
马铃薯生汁疗法马铃薯渣干燥机马铃薯果葡糖浆
马铃薯沙拉手卷马铃薯泥土司卷发芽马铃薯中毒
番茄马铃薯浓汤马铃薯美白面膜马铃薯泥吐司卷
青椒镶马铃薯泥蛤蜊马铃薯浓汤吃马铃薯的日子
红烧牛肉马铃薯马铃薯黄矮病毒马铃薯集壶菌病
大麦马铃薯病毒马铃薯紫纹羽病马铃薯白纹羽病
马铃薯金线虫病马铃薯蜜环菌病马铃薯蛀茎夜蛾
马铃薯红腐疫病马铃薯帚顶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
马铃薯丝核菌病马铃薯根腐疫病马铃薯原种繁殖
马铃薯原种繁殖场用叉子叉上马铃薯存在窖里的马铃薯
马铃薯合敦的菜肴洋葱马铃薯炖羊肉捣成粉状的马铃薯
牛奶马铃薯焖猪肉番茄马铃薯泥鳅汤蚬肉马铃薯排骨汤
椰子马铃薯牛肉汤马铃薯葡萄糖琼脂马铃薯胡萝卜面膜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定西马铃薯研究所马铃薯根结线虫病
日本马铃薯长须蚜马铃薯简易搅碎机马铃薯根腐线虫病
马铃薯胞囊线虫病将马铃薯碾成米粒状中国马铃薯生产的经济分析
番茄马铃薯椰菜排骨汤山药马铃薯栽培技术问答马铃薯的繁种与栽培技术
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淀粉生产技术勃利县广视马铃薯研究所
2BSF-2型马铃薯栽种机茴香鲑鱼马铃薯沙拉马铃薯制试剂用淀粉
谁制作了马铃薯沙拉药用植物马铃薯炭疽病2BSL-2型马铃薯起垅播种机
2CM-2型马铃薯种植机贵州马铃薯栽培技术甘肃圣地马铃薯有限公司
定西喜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陇西玉海马铃薯购销合作社陇西四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会宁强农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男人的性生活江顺薄脆马铃薯味饼干
陇西俊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陇西江涛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会宁建功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陇西四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会宁建华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