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地图 |
|
|
马累最佳旅游时间: 基本上全年皆适合观光旅游。 马累民俗节庆活动: 每年的7月26日是马尔代夫的国庆日,该日也是当地的最大节日,届时全国全岛载歌载舞齐欢庆,为远来的游人平添了一道风景线。
另外,因马尔代夫是个伊斯兰教国家,所以还有一些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节日,比如:圣纪日,在伊斯兰教历的第三个月的第十二天,是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升天节,在伊斯兰教历的第七个月的第二十七天,是纪念穆罕默德从麦加旅行到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升天的节日;祭礼节,在伊斯兰教历的第十二个月的第十天到第十二天,信徒们虔诚地向安拉献祭,赞美安拉的崇高与伟大。
马累特别提醒: 在马累旅游,有些地方是不能够拍照的,例如海岸警卫队所在地,所以在拍照前,一定要先问清楚。 马累美食: 马累是住宿和饮食最便宜的地方之一,以西餐馆和印度风味餐馆为主。马累吃饭的好去处很多。各式小食、蔬菜、咖哩鱼、鱼丸不可不试。
马累也有几家欧洲风味佳肴的餐馆。如位于玛及迪玛古(majeedhee magu)的“quench”和“symphony”餐厅。位于珐里迪玛古(fareeedhee magu)的“the seagull”餐厅则以意大利冰淇淋闻名。“park view estaurant”位于缠达尼玛古(chandhanee magu),这家餐厅提供印度、欧洲及中国佳肴。“thai wok”餐馆位于玻都塔古路筏安玛古(bodhuthakurufaan magu),提供泰式风味食物。
马累购物: 马累可以说是马尔代夫的购物中心,所有的商店几乎都聚集在此,鱼市场则是全国各岛屿捕获渔产的拍卖集散地,每天近黄昏时此起彼落的叫卖吆喝声,建构出岛国活力的一面。
岛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店,售卖各式贝壳等纪念品。此外,马尔代夫的邮票十分漂亮,喜爱集邮的游客,不妨选购几款以作留念。新加坡市场(singapore bazaar)由许多小商贩组成,主要出售当地居民用品、旅游工艺品、潜水用具和渔具。
马累交通: 马累岛临近机场岛(hulule)。在首都马累有几个定期航班和包机。从伦敦转道阿联酋的迪拜(dubai)到这里需10小时;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到这里需要4个小时;从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到这里需1个小时;从新加坡到这里需4个小时。中国主要城市和马累之间是没有直航的,可选择在新加坡、吉隆坡或科伦坡转机。
由于马累岛上面积极小,整个城市的主要交通不是骑单车就是走路。马累是马尔代夫惟一能走汽车的地方,出租车不计程,在路上随叫随停,但车顶却没有“taxi”字样的灯牌,区分出租车只要看车牌就行了,因为马累的出租车牌都是黄牌。出租车费是15罗非亚;打电话预定则需花10罗非亚。
马累住宿: 马累的酒店一般是以平房形式沿海而建,离开房间两、三步便是软绵绵的洁白的沙滩和珊瑚海,海水清澈见底,近岸的浅滩只有三、四尺水深,有快艇、滑水和潜水等水上活动。
在各个渡假酒店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设施,如酒吧、舞厅、游泳池、乒乓球室、桌球室、棋室、健身房等等,还准备了多姿多彩的娱乐节目,沙滩舞会、烧烤会在这里是最受欢迎的活动。
马累娱乐: 马累娱乐活动丰富,潜水、风帆、钓鱼、日光浴、小岛漫步等都让人忘记归期。岛上环保政策非常严格,海水、沙滩非常清洁...沙是白的,贝壳是白的!这里海天一色,海水更是清澈得令人想去畅饮。
这里的海水浮力奇大,不会游泳的人,亦可轻松地躺在海面上,享受海中乐趣。
一般的珊瑚礁岛屿,岸边20米以内的海水都不深,可涉足看鱼。要当心是的,30米外便有如悬崖般的落差,但这里也是鱼儿最多的地方。阳光照射下,海底世界美得如梦如幻。 |
|
马累(Malé,也译做玛律、马列)是位于印度洋上马尔代夫共和国的首都。人口81,600(2004年)。
马累是马尔代夫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也是该国贸易港。经济上除了渔业及水产品加工外,近几年来观光旅游业也相当发达。但是因为面积过小,居民密集,造成贫穷的景观。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造成马累三分之二的地方被水淹没,损失惨重。 |
|
马累Male
male马尔代夫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和对外贸易的唯一海港。 |
|
| 位于印度洋上马累珊瑚环礁中的马累岛上。 |
|
| 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只有6万,却还分成Henveyru、Galolu、Machchangoli、Maafannu等四个区域。这里没有刻意铺整的柏油马路,放眼望去尽是晶亮洁白的白沙路。炫目的白色珊瑚礁和多半漆成蓝色、绿色的门窗形成强烈的色差,房子通常筑得又高又窄,据说是为了避免恶魔入侵,由于曾受英国管辖,因此也有部分建筑带着浓厚英式气息。在这个袖珍国都中,汽车似乎是多余的,人们不是骑单车就是走路。 |
|
鸟瞰马累与机场马累是马尔代夫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首都之一,小得没有自己的飞机场。马尔代夫的飞机场是建在隔邻的瑚湖尔岛(Hulhule)。
马累岛在斯里兰卡西南约670千米,长约1.6千米,宽0.8 千米。为马尔代夫的贸易中心,有航空线和海上航线与斯里兰卡、印度相通。马累岛的人口有70,000人,占了国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它是马尔代夫全国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以及国营及私营团体的集中点。这个岛上是马尔代夫群岛的缩影。 |
|
| 经济以渔业为主,主要特产为椰子、面包果、鲣鱼及棕榈纤维编席。城市北部为港口和码头区,1969年宣布为开放港口,对外国商品免征关税。码头区是全市商业中心,附近的海滨地带是政府各部和议会所在地 。马累是群岛上的一个总商业区,群岛上的岛民都来这里进行商业活动。这里的商品绝大部分都是入口货。在马累港口,跳动着的是马尔代夫的生活搏脉,油船,卸货的货轮,来来往往穿行不断的舵尼斯船只,港外停泊的船只,海港风情一览无遗。 |
|
| 城市南部和西南部为住宅区 , 并分布许多手工业工厂。市内设有中央法院,政府医院,以英语教学的公立、私立学校以及一所职业技校。 |
|
| 在马累,绝对找不到酒吧和夜间娱乐场所。不过,下午时分的玛吉地玛古(MaqjeedheeMagu)要道上,逛街的人及街头的音乐使马累显得生气盎然。 |
|
马尔代夫群岛上也有不少的历史古迹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回教堂。有着金黄色屋顶的新伊斯兰教中心(TheIslamicCentre)是马累岛上最显眼的建筑物。此庄严宏伟的回教堂可容纳5000人,它反映的不只是岛上回教徒的虔诚信仰,更是马尔代夫繁荣的象征。
“星期五回教堂”是马累岛上最美丽的回教堂。这座回教堂建于1656年,教堂内外的墙壁都刻上了阿拉伯字体及琳琅满目的装饰。回教堂的周围还围绕着几座墓碑。这些墓碑都刻有精致细腻的雕刻,纪念古代的苏丹及尊贵的统治者。
1675年,建立“星期五回教堂”的苏丹在回教堂附近建了一座白色的宣礼塔(Munnaaru)。马尔代夫的人民英雄穆哈末德(Muhammedhakurufaanu)的陵墓也建在此岛上。穆哈末于1573年带领人民起义,使马尔代夫脱离葡萄牙的统治。 |
|
| 马尔代夫位于马累市中心,苏丹公园内。该馆是原苏丹王的府邸改建的。是一座三层楼房。馆内陈列着苏丹王朝的宝座、皇冠、古炮、刀枪、砍斧、长矛和从入侵者手中缴获的武器,还有古老的制作精良的和图案优美的手工艺品,如石刻、木雕和漆雕等。这一切都反映了马尔代夫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展品中有一支锃亮的铜制长枪,上面的字迹清晰,握手处颜色发浅,这是马尔代夫民族英雄穆罕默德·塔库拉夫·阿里·阿拉扎姆曾使用过的枪。他曾用这支枪打死了葡萄牙侵略国的首领,继而全歼葡军,赢得自由和独立。它是马尔代夫人民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象征。 |
|
马累附近的一些岛如心玛芙市(Himmafushi)及乎拉(Huraa)岛上的居民现在都以制造手工艺品为主。但有的海岛如吐露度(Thulusdhoo)至今仍还是淳朴的传统渔村。
马累环礁以西的阿里夫(AlifuAtoll)环礁有一图杜(Thoddoo)岛,以西瓜及伴笛雅择婚(bandiyaajehun)敲击舞蹈而闻名。 |
|
- lat.: Male, Kaafu (Male' Atoll)
|
|
- n. Male (Maldives)
|
|
| 玛律, 马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