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甘肃 >武威 > 雷台汉墓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雷台汉墓投诉电话武威旅游投诉电话:0935-2220757
  甘肃省旅游投诉电话:0931—841120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是1969年10月在雷台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铜奔马原件现珍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No. 2
  雷台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雷台公园内,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文物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著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
  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 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全省各地均可买到原样复制品作为纪念。
  雷台 是一处高8、5米,南北长l06米,东西宽60米的长方形夯筑上台。因台上有明朝中期建筑的雷祖观,故名。据清乾隆时修武威县志》载,“灵钧台,城北,晋张茂筑。”这里的灵钧台即指雷台,所以雷台又称灵钧台。台上现存建筑有三星殿、雷租殿、北斗七星殿、南斗六星殿、过殿、东西陪殿、廊房等。
  1969年,当地农民在挖战备地道时,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室墓。据马俑胸前铭文记载,此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墓分前、中、后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墓门向东,墓后完至墓门长19.34米。此墓虽遭多次盗掘,但遗存尚多,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墓内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共22l件。其中有铸造精致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99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引人注目的铜奔马。
  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它昂头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踏着一飞鸟。马头上一撮呈流线型的鬃毛指向彗星一殷的尾部。既表达了奔马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飞鸟,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着地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它体型矫健,神势若飞,艺术造型优美,合乎力学平衡原理,且给人以腾云凌雾、一跃千里之感。这位东汉的无名艺术匠师以高度的智慧、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娴熟精深的艺术技巧,成功地塑造了一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极富浪漫色彩的“天马行空”的艺术杰作。
  据《汉书》载,西汉武帝为了远征匈奴,开拓疆土,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兵西域,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太初四年(前101)从大宛国引进大宛马,武帝非常爱惜,赐名为“天马”。据传说,这种马流的汗为红色,像鲜血一样,所以人称“汗血马”。武威因“凉州畜牧甲天下”成了良马的交易、繁殖基地。后人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说。因此,在武威发现表现“天马行空”的铜奔马,并非偶然。
  自1973年以来,我国先后在美、英、法、日本、瑞典、墨西哥、奥地利、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展出出土文物,都以铜奔马为代表,制作巨幅海报。在伦敦展出时,英报称:“铜奔马已成了一颗吸引人的名星。”英国观众说,铜奔马“简直是艺术作品中的最高峰”。一时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就连它的复制品和说明书,国内外人士也争先恐后购买。诗人臧克家在观看了铜奔马后,颇为惊叹,即兴作《踏燕迎风铜奔马》,称铜奔马“是条神龙,以世界为场所,飞奔绝尘,引人注目,博得喝彩。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精品,它是优美的艺术杰作,它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它为社会主义大放异彩”。
  现在。铜奔马已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武威市城标。
  再说雷台,它旁侧的雷台湖,在干涸20多年后,又自然复苏,重放光彩。泉水叮咚,碧波粼粼.溪流潺潺。四周绿茵漫地,柳杨婆娑。天地之造化加上武威人民的辛勤建设,使雷台这个铜奔马的出土地旧貌新颜交相辉映,引得大批中外学者、游客留连忘返。
百科大全
  Leitai Hanmu
  雷台汉墓
  东汉末年的砖室墓。在甘肃省武威县北郊,因坟丘叠压在明代建筑“雷台”台基下而得名。1969年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
  这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多室砖墓,坟丘残高6米。墓道长20米,墓门上方砌出 3米多高的照壁。墓室长19米,宽10米,高4.5米,包括甬道和前、中、后3室。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3个主室皆作□顶,顶部正中嵌方砖一块,有彩绘的莲花藻井;四壁用粉、墨涂绘花纹图案。甬道为拱券顶,耳室为四角攒尖顶。因遭多次扰乱,所葬人数不详。
  墓中出土随葬品230多件。其中铜器171件,包括铜车马仪仗俑99件。这批车马仪仗俑放置在前室及其右耳室内,有武士俑、奴婢俑、车的模型和马、牛的偶像等,部分奴婢和马上有铭刻题记。由于出土时已被扰乱,它们的排列组合关系不甚清楚。其中的一件马踏飞鸟铜像,塑造出奔驰着的骏马,昂首扬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展翅回首作惊愕状的飞鸟,无论从艺术构思的巧妙,还是从结构力学角度来说,都不愧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见彩图马踏飞鸟铜像)。这座墓出土铜钱 2万多枚,是迄今所知汉墓中瘗钱最多的一座。年代最晚的钱是灵帝中平三年(186)铸行的“四出五铢”,可依其判断墓的绝对年代。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
  有人根据墓中的4枚龟钮银印,认为墓主应是秩比二千石的张姓将军夫妇。也有人依照随葬铜马胸前的题记,推断墓主张君的最后官职是“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入葬人数至少包括墓主及其前、后妻和一个儿子,至于龟钮银印是否属张君遗物,已无法判定。
  (高炜)
包含词
武威雷台汉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