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雪灵芝
目录
No. 1
  种中文名:雪灵芝
  种拉丁名:arenaria brevipetala y. w. tsui et l. h. zhou
  科中文名:石竹科
  科拉丁名:caryophyllaceae
  属中文名:无心菜属
  属拉丁名:arenaria
  国内分布:四川西部、北部、青海东南部、西藏东北部
  海拔:3400-4600
  英文植物志:6;48
  【药名】:雪灵芝
  【拉丁名】: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
  【拼音】:xuelingzhi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甘肃蚤缀的全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通淋止痛。
  【主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
  【性味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微甘,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入肝、胆、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采全草,晒干。
  【考证】: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青海特产。属高等植物石竹科。藏语叫“阿仲尕得”。多年生垫状草本,主根粗壮,木质化,茎高寸许,簇生,外形半圆球状,枝叶密集,花色白,冬寒盛开。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高山草甸和砾石带,分布于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及祁连山、大坂山。全株供药用,有滋补作用,能退烧、止咳、降压,治流感、肺炎、黄疸、淋病、淋巴结核、筋骨痛疼等病症。
No. 2
  雪灵芝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甘肃蚤缀的全草。
  【植物形态】甘肃蚤缀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10厘米。主根深长,有支根。茎多数丛生密集成团,呈垫状,半圆球形,直径17厘米或更大,茎的基部木质化,上部叉状分枝。叶对生,稍硬,针状条形;上面凹入,长1~2厘米,宽约1毫米。基部微抱茎并为膜质,边缘有租齿。花单生于枝端;花梗短,长3~5毫米,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锐,边缘膜质,中肋显著,无毛;花瓣5,倒卵形,比萼片短,白色;雄蕊10个,花丝条形;子房近球形,1室,有多数胚珠,花柱3条,丝形。蒴果球形,比宿存萼片短;种子多数,扁,边缘有狭翅。
  生于石灰岩高山石隙间或草原内。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等地。
  【采集】夏季采全草,晒干。
  【性味】《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微甘,凉。"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胆、脾经。"
  【功用主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淋、浊症,止咳。"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解毒,利胆除黄。治流感,肺炎,筋骨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选方】①治黄疸:雪灵芝配华金腰子、萹蓄、茵陈,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筋骨疼痛:雪灵芝配秦艽、驴蹄草,泡酒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雪灵芝· 植物
  种中文名:雪灵芝
  种拉丁名:Arenaria brevipetala Y. W. Tsui et L. H. Zhou
  科中文名:石竹科
  科拉丁名:Caryophyllaceae
  属中文名:无心菜属
  属拉丁名:Arenaria
  国内分布:四川西部、北部、青海东南部、西藏东北部
  海 拔:3400-4600
  英文植物志:6;48
  植物形态:青海特产。属高等植物石竹科。藏语叫“阿仲尕得”。多年生垫状草本,主根粗壮,木质化,茎高寸许,簇生,外形半圆球状,枝叶密集,花色白,冬寒盛开。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高山草甸和砾石带,分布于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及祁连山、大坂山。全株供药用,有滋补作用,能退烧、止咳、降压,治流感、肺炎、黄疸、淋病、淋巴结核、筋骨痛疼等病症。
雪灵芝·中药材·版本一
  【药 名】:雪灵芝
  【拉丁名】:Arenaria kansuensis Maxim.
  【拼 音】:XUELINGZH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甘肃蚤缀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通淋止痛。
  【主 治】: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
  【化学成份】雪灵芝全草含生物碱:蚤缀碱(arenarine)A、B、C、D和1-乙酸基-β-咔啉(l-acetyl-β-carboline),l-甲氧甲酸基- β-咔啉(l-methoxycarbonyl-β-carboline);甾体裁成分:22,23-二氢菠菜甾醇(22,23-dihydrospinasterol),22,23-二氢菠菜甾酮(22,23-dihydrospinasterone),麦角甾醇-5, 8-过氧化物(ergosterol-5,8-peroxide),24-亚甲基-22,23-二氢羊毛甾醇(24-methylene-22,23-dihydrolanosterol),6,22-何帕二醇zeorin),羊齿烯酮(ferneno-ne),胡萝卜甙(β-sitosterol 3β-D-glucopyranoside),22,23-二氢菠菜甾醇棕榈酸酯(22,23-dihydrospinasteryl palmitate);以及黄酮类成分:小麦黄素(tricin),右旋异金雀花素(isoscoparin)和左旋异金雀花素。
  【性味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微甘,凉。”《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入肝、胆、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季采全草,晒干。
  【考 证】: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雪灵芝·中药材·版本二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Xuě Línɡ Zhī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甘肃蚤缀的全草。夏季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10厘米。主根深长,有支根。茎多数丛生密集成团,呈垫状,半圆球形,直径17厘米或更大,茎的基部木质化,上部叉状分枝。叶对生,稍硬,针状条形;上面凹入,长1~2厘米,宽约1毫米。基部微抱茎并为膜质,边缘有租齿。花单生于枝端;花梗短,长3~5毫米,有柔毛;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锐,边缘膜质,中肋显著,无毛;花瓣5,倒卵形,比萼片短,白色;雄蕊10个,花丝条形;子房近球形,1室,有多数胚珠,花柱3条,丝形。蒴果球形,比宿存萼片短;种子多数,扁,边缘有狭翅。
  【生境分布】生于石灰岩高山石隙间或草原内。分布甘肃、青海、四川西部等地。
  【性味】《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微甘,凉。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肝、胆、脾经。
  【功能主治】
  治流感,肺炎,黄疸,筋骨疼痛,淋病。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淋、浊症,止咳。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解毒,利胆除黄。治流感,肺炎,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附方】
  ①治黄疸:雪灵芝配华金腰子、扁蓄、茵陈,煎汤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筋骨疼痛:雪灵芝配秦艽、驴蹄草,泡酒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包含词
库莽雪灵芝藓状雪灵芝瘦叶雪灵芝
甘肃雪灵芝改则雪灵芝山居雪灵芝
青藏雪灵芝澜沧雪灵芝垫状雪灵芝
八宿雪灵芝粉花雪灵芝杂多雪灵芝
太白雪灵芝青海雪灵芝狐茅状雪灵芝
青藏zang雪灵芝小狐茅状雪灵芝阿克赛钦雪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