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邮编:350200 代码:350182 区号:0591
拼音:Cháng Lè Shì 英译:Changle City 别称:吴航/航
长乐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东濒台湾海峡,西与闽侯县毗邻,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25°40′ -26°04′,东经119°24′-119°59′。陆地总面积723.6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人口66万人(2006年)。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
全市辖4个街道、12个镇、2个乡:吴航街道、航城街道、漳港街道、营前街道、首占镇、玉田镇、松下镇、江田镇、古槐镇、文武砂镇、鹤上镇、湖南镇、金峰镇、文岭镇、梅花镇、潭头镇、罗联乡、猴屿乡。市政府驻吴航街道。
西北部属福州平原,东部为海滨平原。闽江流经市北部入海。海岸线长96千米,岛屿36个。年降水量1383毫米,年均温19.2℃。华能福州电厂,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在境内。福厦高速公路、307省道过境。有松下深水港。长乐历史悠久,有唐、宋、元、明、清历代名胜古迹60余处,其中建于梁代、后经唐懿宗赐匾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唐高僧百丈禅师落发处),宋三峰寺塔,明天妃灵应之记碑、清陈修园墓,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英文:Changle。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连在一起。1994年撤县设市。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属于国家颁布的沿海开放市(县)之一,全市面积658平方公里,人口66万,长乐现辖12个镇、2 个乡、4个街道,共有231个村、14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委会。
长乐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也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近30万人,在台人员及后裔10万人。 |
|
长乐历史悠久,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 年),长乐(399年─401年)十六国后燕慕容盛年号。至今有1380 年的历据史书记载,长乐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商时,属扬州。秦汉时期属闽。晋春秋和三国时,吴国、东吴在六平吴航头(今吴航镇)造船,因此,别称吴航。晋朝惠帝时,将扬州部太康分为建安郡和晋安郡,长乐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朝大业间,晋安郡改为建安郡,长乐属闽县。唐武德六年(623 )由闽县析立,取《 诗经》 “宅新邑,宁厥止”之义,县名为“新宁”,县治设敦素里平川(今古槐),不久改称长乐县。圣历二年(699 ) ,析出长乐南部的太平、感德、崇德、孝义、万安、长东、永乐、永福8 个乡,设置万安县(今福清市)。上元元年(760),防御史董玠因敦素里地形卑湿,将县治移到吴航头。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乾化元年(911) ,改县名为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 ) ,复名长乐县;长兴四年(933 ) , 王延钧称帝福州,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以闽县为长乐县,以长乐县为侯官县,以侯官县为闽兴县;清泰二年(935),闽县、侯官、长乐均复旧名;后晋天福六年(941 ) ,改闽县为长乐县,改长乐县为安昌县;天福七年,复为闽县、长乐县,均属长乐府,此后长乐县名稳定下来。立县至清,长乐为闽州、福州、长乐郡、福州威武军、福州彰武军、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等(均为今福州)所辖。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福建省设东、西、南、北4 路道,长乐属东路道。1914 年,改东路道为闽海道。1925 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长乐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1933 年,以十九路军将领为核心,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 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划福建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4 省,长乐属闽海省。1934 年7 月,全省设10 个行政督察区,长乐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地,辖长乐、闽侯、连江、福清、平潭、永泰、罗源等县。9 月,闽侯县十三区的光俗、高详、至德、绍惠、钦仁、江左6 里划归长乐第七区,时省府委员陈煌琳实地勘界并立碑太岁坑(今黄石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设立8 个专区,长乐属闽侯专区管辖。1955 年,全省改设5 个专区,长乐属福安专区管辖。1959 年,复属闽侯专区管辖。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属闽侯地区管辖。1971 年,改属莆田地区管辖。1983 年7 月l 日,实行市带县体制,长乐属福州市管辖。1994 年2 月18 日,长乐撤县设市,仍属福州市。
长乐现辖12个镇、2 个乡、4 个街道,共有231个村、14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委会。全市辖:吴航街道、航城街道、漳港街道、营前街道、首占镇、玉田镇、松下镇、江田镇、古槐镇、文武砂镇、鹤上镇、湖南镇、金峰镇、文岭镇、梅花镇、潭头镇、罗联乡、猴屿乡。
长乐是中国“草根工业”的发祥地,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福建十强行列,兼具空港、外港、内港和大型火电厂的投资优势,是正在崛起的现代港口工业和滨海旅游新城。
唐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地置新宁县,县治设今古槐。同年取“长久安乐”之意改名长乐县。圣历二年(699年)析东南部8乡置万安县(今福清)。上元元年(760年)县治移至今吴航镇。元和三年(808年)并入福唐县(今福清),元和五年(810年)复置。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名安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长乐县。闽龙启元年(933年)改为侯官县,翌年复名长乐县。
1949年8月16日解放。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改属福安专区,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
1994年2月18日撤销长乐县,设立长乐市。为省属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 |
|
长乐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南岸,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介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之间。东临东海,南邻福清市,北接闽江,西连闽侯县而接近福厦国道,福泉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东北交连江县海界,东南交福清市、平潭县海界,海岸线长96公里。有大小岛屿34个,其中以白犬列岛为大。全市陆地面积658平方公里,辖吴航、航城、营前、首占、玉田、松下、江田、古槐、文武砂、鹤上、漳港、湖南、金峰、文岭、梅花、潭头16个镇和罗联、猴屿2个乡,255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1994年人口65.41万人,1998年人口67.37万人,以汉族为主,有满、畲、蒙、藏等少数民族20个,其中满族聚居的航城镇琴江村,是全省最大的满族村。市人民政府驻吴航镇,距省会福州陆程33公里。
长乐是个准半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山丘呈“丁”字形分布中部和南部,最高峰大埔尾海拔646.3米。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材、石英砂、砖瓦土、高岭土、叶蜡石、铁、锰、铅等十多种,其中石英砂数量与质量居全国前列;花岗岩分布广,储量大,质地坚细,色泽光艳,具开采价值。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平原面积190平方公里,约占全境土地面积四分之一。水域(含界内闽江)面积50.6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为陆地面积1.88倍,约占全省海域面积十分之一。闽江自长乐西北东流至梅花洋入海,过境长35公里,年流量620亿立方米,为长乐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客水资源。境内有三溪、潼溪、猎溪、大溪、太平港等溪河,注入闽江或东海。平原上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2公里,航运、灌溉便利。 |
|
长乐东洛岛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9.3℃,大于或等于10℃,积温6375.6℃,年实际日照时数1837.6小时,无霜期333天。年降水量1382.3毫米,5~6月占24%~34%,7~9月占29%~42%,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动物生息。境内植物277种,有马尾松、杉、湿地松、木麻黄、相思树、油茶、银杏、桐柳等树种;有黄精、何首乌、天门冬、太子参、荆芥等中药材。有水稻、小麦、甘薯、大豆等粮食作物,有花生、油菜、西瓜、甜瓜、茶叶、甘蔗、茉莉花等经济作物,有历史上著名的胜画荔枝、琅峰福橘、列为贡品的长乐青山晚熟龙眼,还有水蜜桃、枇杷、杨梅、橄榄等果树。野生动物资源近千种。东部海域产有带鱼、大黄鱼、鳗鱼、鲳鱼等海洋鱼类700余种,有对虾、毛虾、梭子蟹等甲壳类100多种。浅海滩涂产有牡蛎、海蚌、缢蛏、花蛤、香螺、紫菜等几十种贝、藻类水产品。有草鱼、青鱼、鲢鱼等25种淡水鱼类。诸多水产品中,以中华绒毛蟹、金蟳、对虾、海蚌、流鳗、石斑鱼、真鲷、鲈鱼等为名贵,尤其漳港海蚌是世界稀有的海珍品。 |
|
境内负山际海,山岩石谷磅礴瑰丽,奇山秀水星罗棋布,文物古迹荟萃。有闽中名刹龙泉寺、灵感天王寺、雄伟壮观的圣寿宝塔、抗元名将杨梦斗纪念祠、高应松枢密第与忠烈祠、江田三忠祠、明初建造保存尚好的梅花城、航海家郑和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太平港、天妃宫、出洋平安鼓等处文物史迹系列,以及清代三江口水师旗营遗址,江田南阳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和玉田灵隐墓(灵隐墓俗称龙卷墓。)闽中游击队补给基地等等。大自然的神功将山河造就,首石凝云、壶江泛月、龙潭晓瀑、寒岩晚钟、五峰岚横、七岩星绕、筹峰积雪、龙角含烟、屏障铺霞、灵峰迎旭、梅城弄笛、御国归帆、金刚濯足诸景,令人驻足神往。名山胜景之中,留下许多历代文人题刻,现存有杨发、蔡襄、李纲、苏舜元、文天祥、朱熹、郑和等摩岩石刻。城区新建南山郑和公园、爱心公园、南门公园、长山湖公园,龙角峰公园,芦际潭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公园,鸟语林等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为千年古邑增添光彩,为港口旅游城市装点新姿。 |
|
长乐进士馆长乐是省会门户、军事要地。东北前沿梅花镇居闽江口南岸突出部,为海上入福州的要隘;沿江的营前、琴江、金刚腿与福州的马尾、闽安隔水相对,互成犄角,控扼闽江咽喉。古代梅花先后设巡检司、千户所;戚继光屯兵瀛州(今营前)剿倭。清雍正六年(1728)在琴江建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拱卫省城,民族英雄林则徐为该营临江照壁题“海国屏藩”。东部海岸线长而曲折,多港湾澳口,古今均有军队驻防。
长乐民间自古盛行练武术、划龙舟、耍狮、舞龙灯等体育活动,尤以武术在海内外影响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成立各种体育组织,体育队伍日益扩大,城乡体育运动普遍开展。1992年国家体委授予长乐“武术之乡”称号。1996年国家体委授予长乐“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1979~1998年长乐向国家队、省体工队及各体育院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297人,其中陈洪太、黄宝挺被国家体委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郑茂荣、许玉官、郑荣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
长乐人民富有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明代,长乐人民自发配合官军,在梅花洋和上洞江平原等地痛歼倭寇。清光绪十年(1884)法国侵略军在孤拔的带领下突袭马尾军港,琴江水师旗营官兵及长乐沿江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使法军占领福州的阴谋不能得逞。民国17年4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玉田地区创建了长乐县最早的党支部,发动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减租、反霸斗争。长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顽强地打击日本侵略军和汉奸卖国贼。民国30年,长乐抗日游击总队与日、伪军激战5次皆捷。其中琅尾港一役,击毙日本侵略军马营司令中岛中佐等官兵42人,战绩轰动海内外,得到中共华东局嘉奖。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保卫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保卫红色基地,长乐革命基点村广大群众粉碎国民党保安团的屡次“围剿”,跟着共产党投身于解放战争,积极开展减租减息,严惩恶霸和“三抗”(抗征兵、征粮、征税)等活动,袭击国民党镇公所,歼灭国民党反动武装。民国34年下半年至民国36年夏,玉田龙卷墓成为中共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驻地之一。1949年8月16日,闽中游击支队长乐大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长乐全境。长乐人民从此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命运,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空前的革命热情,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长乐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繁荣,硕果累累,涌现出许多优秀作者,1979~1998参加地区级以上展览、表演以及在地区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作品共有1600多件(篇),其中获全国级奖26件,较突出的有音乐作品《两只小鹧鸪》、摄影作品《黄山素描》。全市有省作家协会会员2人,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8人;省诗词学会会员10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0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7人,中国摄影协会会员2人;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4人;省、福州市舞蹈家协会会员2人;福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3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8人。他们的作品和表演在国内外屡屡得奖。“海滨邹鲁”之誉以长乐为最,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比比皆是,其中有古代画龙高手陈容,当代文坛泰斗谢冰心,著名文学家郑振铎,被誉为北梅南奏的表演艺术家郑奕奏,著名电影导演陈怀凯、陈凯歌,书画家李兆珍、黄葆钺,书画篆刻家陈子奋、潘主兰、潘懋勋、周哲文等。 |
|
长乐素有鱼米之乡称誉,长乐人民历来以农渔为业。北宋时期,长乐人民就已掌握间作双季稻栽培技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引进甘薯,试种推广。长乐造船业发展较早。春秋时吴国、三国时东吴、明朝郑和下西洋,都在长乐修造大型海船,同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与渔业、造船业、航海相关的木竹铁器、锻造、渔网、油漆、棕麻绳、食品、纺织、印染、陶瓷、酿酒、酱等行业发育较早,至明清已臻兴盛。其中长乐生产的苎布,享有“长乐苎布赛白绫”之美称。由于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至民国末年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经济濒于崩溃。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46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5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2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共长乐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长乐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经历艰难曲折,取得辉煌的业绩。1949~1957年通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力得到解放,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195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088万元上升到742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557万元上升到9500万元。1958~1961年,由于“左”的错误思想指导,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浮夸风”和“共产风”泛滥,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全县粮食产量72646吨,比1957年减少22951吨。1963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县有造船厂、陶瓷厂、农具厂、糖纸厂等国有工业11家、集体工业57家。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1.0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1亿元,分别比1962年增长31.09%、43.29%。“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生产秩序受到破坏,国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长乐进入发展最强劲、实力最强盛、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新阶段。改革开放后工农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农村改革,由单一生产粮食向农、林、牧、副、渔等多元化、基地化、商品化、专业化新型结构转化,以优高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促进长乐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政企分开、厂长责任制、转换经营体制、企业兼并和股份制,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和竞争力。1984年中共长乐县委、县政府提出“乡镇企业打头阵”的口号,鼓励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起转,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视察长乐乡镇企业时予以赞扬,称之为“草根工业”。至1985年乡镇企业猛增到2046家,乡镇企业总产值3.35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2.21亿元,是1983年的3.56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2.6%。1992年中共“十四大”和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长乐出台一系列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内联外引,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1994年全市共有企业6480家,乡镇企业总产值51.25亿元。乡镇企业有5家成为省级先进企业,4家成为福州市科技示范企业。鹤上成为全省最大的羽绒生产基地。费孝通再次到长乐视察,对长乐乡镇企业9年来的飞速发展称赞不已,说它“已长成大树了”。全市工农业总产值70.04亿元,是1978年的37.84倍,其中工业总产值56.2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3%。粮食总产量17.15万吨,比1978年增长17.1%;水果总产量1.19万吨,西瓜产量1.84万吨,茉莉花年产2913吨;蔬菜品种繁多,总产量19.9万吨,自1961年开始长乐就已成为福州市蔬菜生产基地;同年末生猪存栏数12.4万头;家禽289万只,其中蛋鸭105万只;肉类总产量1.88万吨,蛋品年产1.91万吨,长乐水禽城是全省最大的种鸭苗综合生产基地;水产品总产量9.62万吨,其中海洋捕捞8.37万吨,海水养殖6071吨,淡水产品6443吨。1996年金峰、潭头、鹤上、营前4个镇跨入全省百强乡镇。1985年金峰镇首次成为农村社会总产值亿元乡镇。1997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首破百亿大关。绿化造林成绩显著,沿海一线培植66.75公里长的防护林,森林覆盖率36%,联合国林业组织誉之为“绿色长城”。先后通过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部级达标验收和福建省绿化达标验收,被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1993~1998年,长乐累计完成技改530项(含100万元以下项目),总投资14.2亿元,年可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福建经纬集团从1988年开始,前后经过12次技改,创办金林生、金林来、金鹤毛绒、棉丝厂、金鑫丝织等5家公司,固定资产从500万元增加到3.8亿元。199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6.17亿元,比1978年增长198.2倍,平均年递增30.3%。其中国有和集体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1%,私营经济66.82亿元,占57.5%,个体经济4.01亿元,占3.5%,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1.94亿元,占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30.66亿元,占26.4%。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143.54亿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95亿元,比1949年增长24.2倍。粮食生产连年稳中有增,粮食总产量19.13万吨,比1978年增长30.7%,平均年递增1.4%,水果生产向基地化发展,全市水果面积6.62万亩,水果总产量1.64万吨,比1978年增长16倍。其中晚熟龙眼发展较快,种植面积2.76万亩。畜牧商品向集约化发展,涌现出一批专业生产基地,肉类总产量2.47万吨,比1978年增长10.4倍,平均年递增13%。水产养殖坚持捕养并举,拓展远洋捕捞,加快浅海开发,水产养殖面积3.36万亩,水产品产量12.8万吨,比1978年增长2.94倍,平均年递增7.1%。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多业并举、多种经营、具有农业产业化鲜明特色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全面实施“小康工程”,1995年,全市基本实现小康目标。截止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088万元猛增至71.17亿元,增长132.6倍,工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557万元增加到139.13亿元,增长239.4倍;财政总收入从1949年的192万元增加到2.8亿元,增长145倍,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五强。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3.15亿元,增长17.7%;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18.18亿元,增长23.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1亿元,增长23.6%;完成工业总产值568.31亿元,增长22.4%;农业总产值45.28亿元,增长6.1%;实际利用外资4747万美元,增长24.3%;出口总值(海关口径)1.90亿美元,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38亿元,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9亿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6872元和7416元,分别增长20.0%和11.9%。
长乐人民自古重视兴修水利,宋代就开始开凿莲柄港水渠。民国18年,建成莲柄港机械提水工程,灌溉面积2万亩。但旧水利工程标准低、管理差,常淤塞,防御旱涝能力甚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建有三溪、江田、西皋等山塘水库418处。建有营前港水利工程,库容量916万立方米,可排涝10.4万亩,防洪3.4万亩,明显提高莲柄港水网综合效益。建有排洪挡潮水闸15座,还建有海堤12处,全长38.12公里,保护农耕地15万多亩。在龙腰山开凿长841.2米的引水隧洞,灌溉面积扩大至13.5万多亩,排涝效益10.5万亩。至1994年,共建成蓄、引、提、排水和堤防工程989处,总投资1.073亿元,其中莲柄港灌区枢纽工程建有大堤、船水闸、桥梁、通水隧洞,集引、蓄、提、排水和人饮于一体,每年从闽江引用水量为0.881亿立方米。至此,长乐结束了十年九旱的历史,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威胁,1992年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称号。供水也日益扩大,全市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25万吨,基本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长乐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沿海开放县(市),内联外引,成效显著,外向型经济全方位拓展。至1998年底与日、美、英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同272项,总投资7.37亿美元,合同外资5.69亿美元,实际引资3.44亿美元。1998年全市完成出口商品交货总值15.12亿元。长乐也是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的最早(县)市。至1998年底,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475人次。
长乐是著名侨乡。早在唐末五代,就有王彦英举家浮海避难新罗(今朝鲜南部)。南宋时期有漳坂人谢升卿,入赘安南(越南),宝庆元年(1225)立为安南王。历代有人出国谋生创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移民、留学和劳务出国人数日见增多。据不完全统计,长乐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约10万人,分布在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他们都为侨居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奉献聪明才智,也为长乐的家乡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长乐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清光绪年间,出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轮。但陆上交通运输依旧是徒步肩挑。民国25年建成城关至营前公路,出现汽车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运输迅速发展,1980年内河航运每日36个航班,年客运量10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759.19万人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1994年全市有公路40条,实现村村通汽车,通车里程348.13公里,1998年底增至621公里,比1978年增加382公里,增长1.6倍。长乐国际机场的正式通航,标志着长乐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
长乐邮政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民国时期设长乐邮局,后又设电报(信)局、电话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电事业逐步发展,设施、装备不断更新。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邮电事业相应得到快速发展。1990年启动移动通信。至1994年,全市有邮电支局11个、邮电所7个,邮路总长251公里。1998年,电话用户由1978年的720户增加到7.62万户,电话普及率18.7部百人。移动电话2.54万户。程控电话总容量13.6万门;邮电业务总量2.38亿元,比1978年增长643.8倍,平均年递增38.2%。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传呼、传真等快速传递通讯手段一应俱全,居国内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建设发展较快。长乐供电电压等级从35千伏上升为110千伏和220千伏,供电能力及供电质量从滞后转变为超前。1987年、1989年先后被国家水电部评为全国农村(小水电)优秀电网。到1996年,长乐已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7座,年供电量从1978年的1776万千瓦增加到34641万千瓦。
经济的高速发展,给长乐人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膳食结构渐趋科学,质量明显提高。1994年,城乡居民的粮食与副食比例分别是1∶3.71、1∶2.17。衣着也追求高档化、多样化、个性化。城乡高楼林立。仅1994年全市私人建房3832户,面积429665平方米;购买商品房面积97334平方米。据调查,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11.79平方米、22.24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1.2倍、1.4倍。家庭耐用消费品日新月异,寻常百姓家也都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规划由撤县设市前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60平方公里,已建成城区面积7平方公里,完成河下街旧城改造;新建和扩建文学路、西洋路、郑和路、南山路、进城路、西进城路等近10公里的高等级城区道路。绿化工作成绩显著,绿化面积87.24公顷,绿化覆盖率26%,通过省政府的绿化达标市的检查。侨联、裕利达、惠航、供销、邮电等处高层建筑相继落成,城乡住宅新区也相继竣工,市容更新,旧貌变新颜。
长乐置县时已有街市。明代有街市17处,清代有街市25处。民国时期,有京果行、杉木行、百货、日用杂货、家具、药材、粮食、糕饼、水产、水果等多种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营、集体商业成为市场的主体。1958~1976年,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生产受到严重挫折,物资匮乏,票证供应的商品一度达100多种;集市贸易被取缔,国营商业独家经营,产品奇缺,商贸活动窒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城乡市场出现繁荣景象,集市贸易不断扩大,商品流通领域非常活跃,1988年集市贸易成交额9751万元,比1978年增加19倍。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以个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1.01亿元,比1978年增长44.1倍,比1949年增长354.4倍。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飞速发展。长乐自古重视教育,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从唐至清末有进士817人、诸科91名,其中状元9人,榜眼3人,探花4人。1949年全县有初级中学3所,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国民学校74所,私立小学4所,幼稚园1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发展教育等各项事业。1950年进行扫盲教育,大办冬学和工农职工夜校。至1959年,脱盲人数达2.1万人,脱盲率为85.9%。各类学校陆续增加。至1966年,有幼儿园105所,小学281所,普通中学6所,初级师范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生3.5万人。业余教育也发展很快。“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乐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6年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92年长乐职业教育被定为“福州市农村超示范作用学校”。1990~1992年被评为省集资办学先进县。1978~1995年,长乐社会捐资和群众办学集资达1.67亿元,1991~1995年,共组织1830名机关干部、职工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8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87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中学2所,各类学校教师5486人,在校学生13.57万人,比1978年增长85.1%。1977~1998年,为各类大中专以上院校输送新生1.56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技术明显进步,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6年实施第一项星火计划项目——“白番鸭和永定鸭饲养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至1998年共组织实施117项科研和星火项目,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试验工作,引进优良新品种,良种覆盖率90%。全市有137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省、福州市科技进步奖15次,“中华绒鳌蟹人工育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至1998年,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114人,比1978年增加17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74人。有各类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机构51个。
长乐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1995年有17个乡镇办了文化站,建起200多个老人俱乐部和农村文化室、青少年之家、影剧院、歌舞厅、书店、书刊出租屋、旱冰场等文化设施。1983~1998年,全市文化设施投资累计1.8亿元,总面积19万平方米。城区建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电影院、电视转播台等。到1998年全市18个乡镇已实现有线电视光缆大联网,广播覆盖率100%。
1949年前,长乐医药卫生事业落后,广大农村群众缺医少药,血吸虫病长期为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医疗卫生机构相继建立,防疫卫生工作成效卓著。1968年全县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1979年后长乐投入2000多万元,新扩建镇乡卫生院及配套用房总面积4.14万平方米。1998年底,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413个,床位1175张,比1978年增长1.4倍,卫生技术人员1259人,比1978年增长93.1%,形成了市医疗机构、镇(乡)卫生院、村卫生所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
长乐建县以来,历尽沧桑,创业维艰,为今天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长乐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耕地肥沃,海域宽广。市府提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走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农业的路子。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良品种,改造传统农业。抓好“三水一牧”,建好“十大基地”,以及根据中共福州市委开发“海上福州”的战略构想,开发山海资源,建立外向型农业生产体系,拓展外海捕捞、发展淡水养殖。充分发挥省企业技术改造试点县的优势,开发具有先进水平的产品,不断改善产品和产业结构。全面发展第三产业,配合空、海港建设,重点发展交通运输、房地产、旅游、金融保险及仓储业、饮食服务业和社会福利业。在我们眼前展现出的将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宽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远景。
长乐人民勤劳智慧,爱国爱乡,富于拼搏创新、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中创办的乡镇企业,以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被誉为“草根工业”。市府提出乡镇企业实行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联合,优化企业结构,组建企业集团,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竞争能力。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侨港台优势,做好引进嫁接,加速发展外向型企业。抓好科技开发,主攻“新、高、大”和发展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的目标,奏出长乐农村城市化的序曲。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长乐人民正以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满怀信心,以非凡的大手笔勾画出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以城区为轴心,依托“两港”(空港、海港),建设两线(航漳线、龙玉线),开发“三线”(峡漳线、福北线、两港线),发展“三片”(城市中心区、金漳经济片区、松江经济片区),形成三足鼎立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全市协调发展,努力把长乐建设成闽江口经济繁荣地带战略布局。我们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勤劳智慧、不畏艰难的长乐人民的奋力拼搏,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集港口工业、商贸、滨海旅游城市于一体的新长乐。
1994年2月18日撤销长乐县,设立长乐市。 |
|
01.陈凯歌
02.冰心
03.郑振铎
04.陈子奋 |
|
长乐市 区划沿革 长乐市 区划沿革
宋时分为善政、二难、昌化、芳桂4乡。元明仍沿其旧。清代分为东西二隅、南北二乡。民国25年(1936年)划为4个区,民国31年并为金峰1个区,民国 35年划为吴航、营前、金峰、梅花、潭头、古槐6镇和旒漳、鹤云、罗钦、东湖、沙壶、松江、康隆7乡。1949年又增设东沙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2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16个人民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5个镇11个乡。后相继增设首祉乡、猴屿乡,并陆续将11个乡改镇。
1994年,撤销航城镇,并入吴航镇;首祉镇更名为松下镇。
2000年,长乐市15个镇、2个乡:吴航镇、梅花镇、营前镇、金峰镇、潭头镇、玉田镇、江田镇、古槐镇、鹤上镇、首占镇、文武砂镇、漳港镇、湖南镇、文岭镇、松下镇、罗联乡、猴屿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89815人,其中:吴航镇 67390人、营前镇 39396人、首占镇 25431人、玉田镇 36680人、松下镇 17676人、江田镇 41770人、古槐镇 48860人、文武砂镇 17906人、鹤上镇 56987人、漳港镇 51077人、湖南镇 26541人、金峰镇 87989人、文岭镇 34185人、梅花镇 17952人、潭头镇 58935人、罗联乡 9226人、猴屿乡 9591人、航城未批镇 42223人
2003年8月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长乐市撤销吴航镇设立吴航、航城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236号):(1)同意长乐市撤销吴航镇,设立吴航街道办事处、航城街道办事处。(2)吴航街道办事处辖十洋、东关、东鳌、西关、胜德、三峰、华能电厂、西滨、航华、航兴、景美11个居委会和十洋、东关、西关3个村委会。吴航街道办事处驻原吴航镇政府驻地。(3)航城街道办事处辖航辉居委会和龙门、龙津、联村、泮野、下朱、霞州、祥州、筹岐、东安、里仁、五竹、洋屿、琴江、后安、石龙、石燕、石屏17个村委会。航城街道办事处驻龙门村。
2003年底,长乐市辖2个街道、14个镇、2个乡:吴航街道、航城街道、梅花镇、营前镇、金峰镇、潭头镇、玉田镇、江田镇、古槐镇、鹤上镇、首占镇、文武砂镇、漳港镇、湖南镇、文岭镇、松下镇、罗联乡、猴屿乡。
2004年,全市辖2街14镇2乡,共260个村居,总人口68万。
2005年11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长乐市营前镇、漳港镇建制分别设立营前、漳港街道办事处的批复》(闽政文535号):(1)同意撤销长乐市营前镇建制,设立营前街道办事处,原营前镇的行政区域为营前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营前街道办事处驻原营前镇政府驻地营前村联合里 82号。(2)同意撤销长乐市漳港镇建制,设立漳港街道办事处,原漳港镇的行政区域为漳港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漳港街道办事处驻原漳港镇政府驻地漳港村商行街1号
2005年底,长乐市辖4个街道、12个镇、2个乡:吴航街道、航城街道、营前街道、漳港街道、梅花镇、金峰镇、潭头镇、玉田镇、江田镇、古槐镇、鹤上镇、首占镇、文武砂镇、湖南镇、文岭镇、松下镇、罗联乡、猴屿乡。 |
|
- n.: Changle City
|
|
长乐 |
|
马祖列岛 | 台湾海峡 | 教育 | 幼儿园 | 福建 | 行政区划 | 地名 | 乡镇 | 南山 | 山 | 长乐 | 地理 | 福建省 | 行政村 | 村庄 | 更多结果... |
|
|
长乐市医院 | 长乐市二中 | 长乐市档案馆 | 长乐市吴航中学 | 长乐市城关中学 | 长乐市第一中学 | 长乐市第二中学 | 长乐市朝阳中学 | 长乐市第二医院 | 长乐市古槐医院 | 长乐市金峰医院 | 长乐市梅花医院 | 长乐市漳港医院 | 长乐市玉田医院 | 长乐市实验幼儿园 | 长乐市宝艳针织厂 | 长乐市华阳丝绸厂 | 长乐市第一丝绸厂 | 长乐市首祉丝织厂 | 长乐市针织提花厂 | 长乐市万宝服装厂 | 长乐市仙岐丝绸厂 | 长乐市华侨旅行社 | 长乐市卫生防疫站 | 长乐市金峰防保所 | 长乐市妇幼保健院 | 长乐市永恒工艺厂 | 长乐市精神病医院 | 福建省长乐市元宵节 | 长乐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长乐市宝峰服装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光明鞋业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万丰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古槐工艺厂 | 长乐市祥洲兴工艺美术厂 | 福建省长乐市联村鞋业厂 | 福建省长乐市第一丝绸厂 | 福建省长乐市华阳丝绸厂 | 福建省长乐市仙岐丝绸厂 | 长乐市金峰丝绸一厂 | 福建省长乐市下朱丝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沙尾丝织厂 | 长乐市漳港镇王朱丝织厂 | 福州市长乐市工艺礼品厂 | 长乐市工艺美术脱胎厂 | 长乐市第二工艺美术厂 | 长乐市皮肤病防治院 | 长乐市肿榴防治研究所 | 福建省长乐市电力服务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建筑工程公司 | 长乐市陈修园中医院 | 长乐市金峰中心卫生院 | 福建省长乐市针织总厂 | 福建省长乐市航东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针织提花厂 | 长乐市盛丰针织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东吴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港口印染厂 | 福建省长乐市印染厂 | 福建省长乐市第二棉纺厂 | 福建省长乐市凤洋棉纺厂 | 福建省长乐市棉纺织厂 | 长乐市盛达皮革制品厂 | 福建省长乐市凤洋印染厂 | 长乐市金峰永佳针织服装厂 | 长乐市凤洋典桔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首祉服装厂 | 长乐市仙岐友昌纺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第二棉纺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岱西针纺织厂 | 长乐市航华纺织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岱西纺织厂 | 福建长乐市针织总厂 | 长乐市第一化纤纺织厂 | 长乐市金峰富利针织厂 | 长乐市鹏谢针织品厂 | 长乐市长福针织有限公司 | 长乐市松下松江饭店 | 福建省长乐市航城宾馆 | 福建省长乐市台顺食品 | 长乐市玉田针织服装厂 | 长乐市金峰峰陈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福安针织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峰顶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鹏谢针织厂 | 长乐市飞鹰针织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汾阳针织厂 | 长乐市厚东针织染整厂 | 福建省长乐市鸿利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曹朱针织厂 | 长乐市艺锈针织有限公司 | 长乐市申华针织有限公司 | 长乐市凤洋针织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长林针织厂 | 长乐市元达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泮野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航洋针织厂 | 长乐市针织经编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西宅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江田建筑工程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宏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二轻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桃源工艺美术厂 | 福建省长乐市建丰编织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飞龙外贸工艺美术厂 | 福建省长乐市菊潭草织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文石草织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文溪工艺美术厂 | 福建省长乐市茂通鞋帽工艺厂 | 长乐市鹤上镇银海工艺美术厂 | 福建省长乐市潭头永新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福安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华艺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华阳华鹤针织印染公司 | 长乐市闽峰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宏德信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德源针织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宏盛针织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协顺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汾阳提花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松峰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岱西针织装饰厂 | 福建省长乐市建庆针织经编厂 | 长乐市文岭镇海洲针织实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阜山鹰鸿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嘉顺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曹朱第三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演屿针织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泰生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华阳福安针织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日月针织经编厂 | 福建省长乐市文岭山边刘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东风经编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西宅提花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三星第二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榕港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厚东针织染整厂 | 福建省长乐市文岭文美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王朱纺织经编厂 | 福建省长乐市鹤兴针纺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恒昌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第一化纤纺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榕港针纺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云路第五纺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垅下化纤经编厂 | 福建省长乐市兴隆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闽鹏提花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垅下经编丝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云路第一丝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宝峰服装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青标牙雕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文溪明星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豪迈龙鞋业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利达鞋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云路第二丝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木康鞋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奥特龙鞋业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潭头美术工艺厂 | 福建省长乐市前夏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塘下针织染整厂 | 福建省长乐市华阳经编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华阳提花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华鹤针织印染厂 | 福建省长乐市大华针织品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岱西提花针织品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霞江第四针织厂 | 福建省长乐市新佳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永佳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祥美印染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塘下针织印染厂 | 福建省长乐市富兴经编针织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庐山针织服装厂 | 福建省长乐市湖滨针织经编厂 | 福建省长乐市前厦针织印染有限公司 | 福建省长乐市下沙度假村湖航宾馆 | |
|
|
玉田镇 | 航城街道 | 梅花镇 | 湖南镇 | 鹤上镇 | 古槐镇 | 营前镇 | 金峰镇 | 潭头镇 | 漳港镇 | 航城镇 | 吴航镇 | 吴航街道 | 漳港街道 | 营前街道 | 首占镇 | 松下镇 | 江田镇 | 文武砂镇 | 文岭镇 | 罗联乡 | 猴屿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