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 语文 > 锲而不舍
目录
锲而不舍 Perseverance
拼音: qiè ér bù shě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资料来源: 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子: 夫固谓一人~,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qiè ér bù shě qiè ér bù shě
  不停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No. 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No. 4
  亦作“ 鍥而不捨 ”。
  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荀子·劝学》:“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正月十六日》:“风气既开,有志之士鍥而不捨,蘄使古今中西之学,会而为一。”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要治这麻木状态的国度,只有一法,就是‘韧’,也就是‘鍥而不舍’”。
No. 5
  见“ 鍥而不舍 ”。
No. 6
  成语:锲而不舍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解释:锲:雕刻;刻。舍:停止。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轻易放弃。
  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示例:夫固谓一人~,则行美于本性矣。 ◎章炳麟《菌说》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坚持不懈。
  近义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滴水穿石
  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打退堂鼓
  故事:战国末期赵国哲学家荀况在《劝学》中讲到:学习同镂金石一样,刻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所以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会有成效
  造句:面对困难我们只有~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英文解释
  1. n.:  keep on carving unflaggingly
法文解释
  1. v.  persister dans son entreprise
近义词
磨杵成针, 有头有尾,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有始有终, 星星之火, 星火燎原, 网游之星火燎原
反义词
冲天大火, 火势燎原, 燎原之势, 燎原烈火
包含词
锲而不舍的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