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jǐn náng miào jì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俏皮、讥讽语句中
解释: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资料来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例子: 为什么叫麻烦?你的~在哪里呢?★叶圣陶《倪焕之》
|
|
旧小说上常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可能发生的事变以及所应付的办法预先用纸条写好装在锦囊里,嘱咐办事的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拆看,并依计行事。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 |
jǐn náng miào jì jǐn náng miào jì |
比喻能届时解决紧急问题而又暂时保密的好办法 |
|
封在锦囊中的神妙计策。常比喻预先安排下的应付意外、解救危急的有效方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汝保主公入 吴 ,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比 何玉凤 来的气壮胆粗。”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人》:“假若你是这个司务长,看你的锦囊妙计吧。”亦省作“ 锦囊计 ”。川剧《谭记儿·定计》:“妾身自有锦囊计,要使他满船空载明月归!” |
|
( jǐn náng miào jì ) |
|
锦囊是旧时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俏皮语、讥讽语句中 |
|
为什么叫麻烦?你的~在哪里呢? ★叶圣陶《倪焕之》 |
|
神机妙算 |
|
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
|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有关于“锦囊妙计”的精彩故事。东吴大将周瑜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临行,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你保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后来赵云果然依计而行,保刘备成亲,并携新夫人安全返回荆州,使得周瑜的计谋成为泡影。只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锦囊妙计”本意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算。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方法。
2.名菜----锦囊妙计
安徽合肥市名菜。
锦囊即猪肚,妙计之“计”是鸡的谐音。它精选猪肚、土鸡,配以人参、当归、牡蛎等中药材,用果树枝小火煨制10个小时以上,经九沸九变,使“妙计真妙”,体现了徽菜重火功、厚滋味以原汁原味进补的特点。该菜清香可口,且具有滋阴壮阳、清肝利肺之功效。 |
|
- n.: bag of tricks
|
|
计出万全, 万全之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