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锡金海棠
目录
No. 1
  拉丁名 malus sikkimensis (wenz.) koehne
  中文名 锡金海棠
  拉丁科名 rosaceae
  中文科名 蔷薇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西藏、云南(丽江、维西、德钦)
  现状 稀有种。锡金海棠于近年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地区发现,分布星散,植株稀少,生长缓慢,因森林过度砍伐,生境破坏,天然更新较差,已陷入濒危状态。
  海拔下限(米) 2500
  海拔上限(米) 3000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6-8米;小枝幼时被绒毛。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一7厘米,宽2一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短绒毛,沿中脉及侧脉较密;叶柄长1一3.5厘米,幼时有绒毛,后逐渐脱落;托叶钻形,早落。花6一10朵成伞房花序,着生于枝顶,花梗长3.5一5厘米,初被绒毛,后渐落;花直径2.5一3厘米;萼筒椭圆形,萼片披针形,外面均被绒毛,逐渐脱落,花后萼片反折;花瓣白色,花蕾时外面粉红色,近圆形,有短爪,外被绒毛;雄25一30;花柱5,基部合生,无毛。梨果倒卵状球形或梨形,直径10一18毫米,成熟时暗红色。
  特性 锡金海棠分布区位于亚高山地带。北有高原阻挡寒流,沿河谷又吹来印度洋湿润季风。因此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8.3--11.6℃,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90%,全年无霜期4--5月。土壤为酸性黄棕壤。常生于亚高山或河谷针阔叶混交林内,或疏林下。5--6月开花,果实9月成熟。
  保护价值 锡金海棠可作苹果砧木种质资源,同时,对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也具有科学意义。
  保护措施 建议在锡金海棠生长集中的产区建立自然保护点,并引种繁殖。目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正在进行引种繁殖研究。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播种前种子需要层积。用插条亦能繁殖。
花木百科
  锡金海棠介绍
  锡金海棠 (MALUS Sikkimensis (Wenz.) Koehone)
  科属:
  蔷薇科
  别名: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6-8米;小枝幼时被绒毛.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有毛,下面被短绒毛,沿中脉及侧脉较密;叶柄长1-3.5厘米,幼时有绒毛,逐渐渐脱落;托叶钻形,旱落.花6-10朵成伞房花序,着生于枝节顶,花梗长3.5-5厘米,初被械绒毛,后渐落;花直径2.-3厘米;萼筒椭圆形,萼片披针形,外面均被绒毛逐渐脱落,花萼片反折;雄瓣白色,花蕾时外面粉色,近圆形,有短爪,外初步绒毛;雄25-30;花柱5,基部合生,无毛.梨果倒卵状球形或梨形,直径10-18毫米,成熟时暗红色.
  分布与习性:
  分布于云南丽江、维西、德钦,西藏隅、波密、米林、亚东和定结等地。生于海拔2500-3000米亚高山地锡金、不及和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锡金海棠分布区北有高原阻挡寮流,沿河谷又吹来印度洋润季风。因此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8.3-11.6℃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90%,全年无霜期4-5个月.土壤为酸性黄棕壤.常生于亚高山或河谷针阔叶混交林内,5-6月开花,果实9月成熟.
  繁殖与栽培:
  用种子繁殖.播种前种子需要层积.用插条亦能繁殖
  应用:
  稀有种.锡金海棠可作苹果砧木种质资源,同时,对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的研究也具有科学意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