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中药名方 > 铁箍散
目录
No. 1
  【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
  【简介】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sinensis oliv.和黄龙藤s.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intermedia a. c. smith,以根及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与归经】甘、辛,平。
  【功能与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根: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麦管炎;叶: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3~6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
  【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sinensis oliv.和黄龙藤s.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intermedia a. c. smith,以根及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归经】甘、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根: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麦管炎;叶: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3~6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No. 2
  铁箍散
  (《陕西中草药》)
  【异名】拦路虎、铁板道、牛舌头草。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大琉璃草的根皮及叶。
  【植物形态】大琉璃草
  二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互生,全缘,狭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7厘米,两面均贴生粗毛;基生叶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有短柄。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深5裂,结果时扩大;花蓝色,有时白色;花冠漏斗状或高脚碟状,喉部有明显鳞片;雄蕊5,内藏;子房深4裂。小坚果4,卵圆形,长3~4毫米,密生短钩刺。
  生于山坡、滩地或草地上。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陕西等地。
  【采集】春、夏采集。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提脓生肌,调经。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4钱。外用:捣敷。
No. 3
  铁箍散1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一。
  【组成】芙蓉叶 黄柏 大黄 五倍子 白及
  【用法】上药为末。用水调搽患处四围。
  【主治】疮疖痈疽。
No. 4
  铁箍散2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生川乌30克 生草乌30克 生半夏30克 白及30克 赤小豆30克 芙蓉叶30克 五倍子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罗。用醋调敷患处周围。
  【功用】消肿毒,化坚硬。
  【主治】无名肿毒,初起坚硬无头,久不消溃。
No. 5
  【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
  【简介】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sinensis Oliv.和黄龙藤S.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intermedia A. C. Smith,以根及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与归经】甘、辛,平。
  【功能与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根: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麦管炎;叶: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3~6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
  【来源】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sinensis Oliv.和黄龙藤S. propinqua (Wall.) Hook. f. et Thoms var intermedia A. C. Smith,以根及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归经】甘、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根: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麦管炎;叶: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3~6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产品名称】铁箍散铁箍散
  【主要成份】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等。
  【性 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味辛而麻舌。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软坚止痛。用于疔疖痈疡,红肿疼痛,坚硬未溃。
  【适用范围】良性肿瘤:乳腺增生、乳小叶纤维瘤、乳房肿块、皮下脂肪瘤、皮下纤维瘤、肝肾囊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等。肿块、包块、肿块坚硬、巨大型肿块、肿瘤剧痛。
  【用法用量】醋或蜂蜜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外用药,本品有毒,切勿入口。已破坏者勿用。
  【规 格】12g/袋x1袋/盒x144盒/箱。
  【包 装】药用复合膜包装。
  【贮 藏】密封。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1020800
  【疗程设计】每疗程1个月(每次使用5天,停2天再使用新药,每月使用4-6次新药),每3个疗程为1个阶段,每3个阶段为1个治疗周期。
  【月使用量】12-18盒
  【渠道建议】OTC专柜、肿瘤专科、乳腺专科、女子医院、肿瘤医院、抗癌协
  会、肿瘤康复组织(俱乐部)。
中药部颁标准
  铁箍散
  拼音名:TieguSan
  英文名:
  书页号:Z1-131标准编号:WS3-B-0123-89
  【处方】 生川乌  30g生草乌30g生半夏30g
  赤小豆30g芙蓉叶30g五倍子30g
  白及30g
    【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味辛而麻舌。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 解毒消肿,软坚止痛。用于疔疖痈疡,红肿疼痛,坚硬未溃。
    【用法与用量】 醋或蜂蜜调敷患处。
    【注意】 外用药,本品有毒,切勿入口。已破者勿用。,
    【规格】 每袋装12g
    【贮藏】 密封。
包含词
十味铁箍散敷药铁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