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 : 药品 : 中草药 : 民间偏方 : 动物 > 金钱草
目录
No. 1
  灌木状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花紫色﹐荚果长圆形。枝和叶入中药﹐有清热﹑利尿等作用。
No. 2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茎方﹐细长。叶对生﹐有长柄﹐呈肾形或心脏形。花紫色﹐坚果长圆形。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也叫活血丹。
No. 3
  指排钱草。常绿灌木。叶子略呈圆形﹐排列成成串的铜钱状﹐花白色。全株入药﹐有消肿﹑利水﹑祛风等作用。
No. 4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对生﹐卵形或心脏形。花黄色。全草入药﹐有利尿排石清凉解毒等作用。也称过路黄﹑大叶金钱草
No. 5
  金钱草
  herba lysimachiae
  (英)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
  别名 对座草、大叶金钱草、过路黄。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近无毛,叶、花萼、花冠均有黑色腺条。茎匍匐,由基部向顶端逐渐细弱呈鞭状,长20~60cm。叶对生,宽卵形或心形,长2~5 cm、宽1~4.5cm,先端钝尖或钝,基部心形或近圆形,全缘;叶柄长1~4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叶端;花萼5深裂;花冠黄色,5裂;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愈合成筒。蒴果球形,有黑色短腺条纹。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地林缘、沟边、溪旁。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
  采制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鞣质、甾醇、挥发油、胆碱、氨基酸;根含皂甙。
  性味 性微寒,味甘、咸。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通淋,消肿。用于热淋、砂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
  【英文名】 herba lysimachiae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
  【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皮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
  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接成环。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的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约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约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用法用量】 15~60g;鲜品加倍。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摘录】《中国药典》
No. 6
  【中文名】金钱草(《纲目拾遗》)
  【类 别】全草类
  【异名】遍地香(《祝穆试效方》),地钱几(《救荒野谱》),钹儿草(《救生苦海》),连钱草(《质问本草》),铜钱草(《慈航活人书》),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纲目拾遗》),金钱艾(《本草求取》),马蹄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分类草药性》),蛮子草(《天宝本草》),胡薄荷(《现代实用中药》),穿墙草(《经效实验单方》),团经药、风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福建民间草药》),江苏金钱草(《中药通报》5(1):27,1959),透骨草、一串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方雷公根、钱凿草、钱凿王(《陆川本草》),大叶金钱草、野薄荷(《江西民间草药》),马蹄筋骨草、破铜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活血丹(《植物名实图考》)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茎细,具四棱,上升或直立,通常单一,基部带紫色,被细毛。叶对生;叶柄较长;叶片肾状心形、圆状心形或心形,长达2.5厘米,宽与长略相等,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圆齿,被细毛,下面有透明腺点。花腋生,2至数朵;萼筒状,被刺毛,具5齿,先端芒状尖突;花冠淡紫色,筒状漏斗形,长约18~25毫米,花冠管狭长,为萼的2~3倍长,外面被细毛,先端2唇形,喉部膨大,上唇近平坦,下唇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2歧;子房4裂,柱头2歧。小坚果,长圆形,平滑。花期5月。果期6月。
  生于阔叶林间、灌丛、河畔、田野、路旁。分布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采集】4~5月采收,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茎细长,方形,常扭曲,具纵棱线,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短毛,断面中空。叶多卷缩,肾形或心形,边缘具圆钝齿,灰绿色,质脆易碎。叶柄长4~44毫米,多扭曲。花、果通常不见。气微香,味辛凉。
  主产江苏、广东、四川、广西。此外,浙讧、湖南、福建等地亦产。
  各地称"金钱草"供药用的植物,除本种外尚有下列几种:
  ①报春花科过路黄,详"大金钱草"条。
  ②旋花科马蹄金,详"小金钱草"条。
  ③伞形科白毛天胡荽和天胡荽,详"江西金钱草"条。
  ④豆科金钱草,详"广东金钱草"条。
  【化学成分】金钱草有芳香型和非芳香型两类。芳香型含多量单萜酮,其主要成分是l-蒎莰酮、l-薄荷酮和l-胡薄荷酮;尚含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薄荷酮、异蒎莰酮、芳樟醇、薄荷醇、α-松油醇。除上述挥发油成分外,尚含熊果酸、β-谷甾醇、棕榈酸、琥珀酸、多种氨基酸、鞣质、苦味质、胆碱、硝酸钾等。地下部分含水苏糖。
  【药理作用】用金钱草煎剂20克(生药)/公斤给大鼠灌胃,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连续应用则利尿作用逐渐降低。在麻醉家兔的急性试验中,以10克(生药)/公斤灌胃,也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这与其所含之灰分或钾盐有关,是否尚有其它有效成分,尚待研究。其酊剂无利尿作用。对猫、大鼠无利胆作用,对肝胆疾患的良好影响,可能与其所含的游离氨基酸有关。
  本品毒性很低,煎剂给大鼠灌胃,每天20克/公斤,共用6天,并未死亡,犬1次灌胃100克,对血压无大影响。
  【性味】苦辛,凉。
  ①《纲目拾遗》:"味微甘,性微寒。"
  ②《岭南采药录》:"味涩,气香,性平。"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湿疹。
  ①《百草镜》:"治跌打损伤,疟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鹅掌风;汁漱牙疼。"
  ②王安卿《采药志》:"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玉茎肿痛,捣汁冲酒吃。"
  ③《纲目拾遗》:"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
  ④《本草求原》:"祛风湿,止骨痛。浸酒舒筋活络,止跌打闪伤(痛),取汁调酒更效。"
  ⑤《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下血。"
  ⑥《中国植物图鉴》:"可作强壮剂。治慢性肺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解热,镇咳,止渴,止血,利尿。治小儿痫热,疳病,瘰疬;研汁点暴赤眼;以盐揉贴肿毒并风癣。"
  ⑧《安徽药材》:"治膀胱结石。"
  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鲜草捣汁外敷撑耳寒(腮腺炎)。"
  ⑩《陆川本草》:"消肿止痛,破积。治妇人小腹痛。"
  ⑾《贵阳民间药草》:"治红崩带下,肺结核。"
  ⑿《浙江民间草药》:"治高血压。"
  ⒀《四川中药志》:"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黄疸,肺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洒,捣汁。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宜忌】《福建民间草药》:"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选方】①治黄疸、臌胀:连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连钱草、萹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利小便,治膀胱结石:连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疟疾:㈠疟发前用连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
  ㈡连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伤风咳嗽:鲜连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
  ⑦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
  ⑨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⑥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小儿疳积:连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疮疖、腮腺炎、皮肤撞伤青肿:鲜连钱草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⑿治白虎丹:鲜车前草、遍地香。洗净捣烂,少加白酒,绞取汁,鹅毛蘸搽患处。(《祝穆试效方》)
  ⒀治湿疹、脓庖疮。稻田皮炎:鲜连钱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一次。如三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⒁治疮疥: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见效。(《救生苦海》)
  ⒂治蛇咬:连钱草生药鲜吃,并捣烂敷伤口。(《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腮腺炎
  将连钱草洗净,加少量食盐捣烂,敷于肿处,不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均须两侧同时敷药。治疗50例,全部治愈;腮腺肿大消退及体温下降平均为12小时。
  ②治疗烧伤
  新鲜连钱草1把,洗净,用较厚的黄草纸包2~3层,水中浸湿后置旺火中烤熟,约20~30分钟取出,去纸,乘热将药草揉烂绞汁,盛于杯中,用消毒鸭毛蘸药汁涂搽伤面,每天搽数次至数十次,以保持伤面湿润为度;伤势严重的,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片或麝香(研成细粉),可加速痊愈(但加麝香每易遗留瘢痕);如创面感染化脓,须先经清洗消毒处理,然后搽药。治疗Ⅱ、Ⅲ度烧伤30例,烧伤面积1~30%不等,其中已感染化脓者17例,引起全身症状者3例。结果均治愈,且无功能障碍。制药时要注意掌握火候,药草既要充分烤熟,但亦不能烤焦,否则将无法绞汁。治疗时创面要暴露,不能覆盖,也不能和其它药物混合施治;涂药汁时最好用鸭毛,如用棉花,其纤维每易脱落,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在治疗期间,忌食豆荚、丝瓜、鸡蛋、鱼类等食物。
No. 7
  金钱草
  【来源】单验方
  【原料】金钱草(鲜品)60~90克,车前草(鲜品)30~60克,滑石粉30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取250~300毫升药液,分2~3次服,每日1剂。
  【用法】
  【功效】
种植栽培
  1.选地、整地 宜选择山坡、溪边或灌木丛中,土壤肥沃疏松的坡地或缓坡地均可,翻耕土地,清除杂草、树根,作畦,宽1-1.2米,高20厘米。秋冬翻耕,春季整地起畦,畦宽1.2米,每亩施入3000千克的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种植。在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取出种子,选粒大、饱满鲜果作种。广金钱草种子较小,种皮坚硬,且不透水,需用砂纸摩擦种皮,或用4倍的干细沙与种子拌匀,于盛器中轻轻研磨,至种皮变得粗糙失去光泽为度。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可由40% - 60%提高到90%以上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苗床上,覆土0.5厘米,盖草,浇水保湿。
  3.田间管理
  (1)间苗 当苗长出3-6厘米时,去弱留强,去密留疏。
  (2)除草浇水 苗期地面裸露较多,杂草生长快,应及时清除,直至封行干旱时要及时淋水,保持湿润。
  (3)追肥 苗长至25 - 30厘米时,施1次人畜粪水肥,之后每隔30 - 40天追施1次。在收割清理田园后,适当施腐熟的农家肥以促进新芽萌发生长。
  【英文名】 HERBA LYSIMACHIAE
  【别名】大金钱草、对座草、路边黄、遍地黄、铜钱草、一串钱、寸骨七
  【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柄1~2细胞。皮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
  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接成环。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的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约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约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1,利尿通淋:用治热淋,砂淋,石淋,常配软坚消石药同用。 2,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 3,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5~60g;鲜品加倍。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用于热淋,尤善治疗石淋病症,可单味浓煎代茶饮服,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等同用。用于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同用。现代治疗胆石症配伍茵陈、黄芩、木香等同用。用于疔疮肿毒、蛇虫咬伤及烫伤等症,可用鲜金钱草捣汁饮服,以渣外敷局部。
  【摘录】《中国药典》
  【临床运用】
  1.胆宁片金钱草200g,人工牛黄30g,水飞蓟素17.5g,盐酸黄连素12.5g,延胡索125g,大黄125g,蒲公英150g,薄荷油2g。延胡索、大黄照渗漉法,以60%乙醇为溶剂渗漉,漉液70℃以下浓缩;蒲公英、金钱草加水煎煮至味尽,浓缩液与上述相合并再浓缩成稠膏状,干燥,粉碎,再与人工牛黄、水飞蓟素、盐酸黄连素及辅料制粒,喷薄荷油,压制成1000片,每片相当于原生药0.66g,包糖衣。片心呈棕褐色,具薄荷香气。功能利胆排石,抗菌消炎,解痉镇痛。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也可用于胆道感染和胆结石。口服,每次2-3片,每日3-4次,胆囊炎10d为1个疗程。胆结石30d为1个疗程。(《陕西省药品标准》1985年)
  2.利肝片金钱草3288g,猪胆汁3125g。取金钱草1/2量粉碎成细粉;剩余水煎2次,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膏,加猪胆汁浓缩至相对密度1.08(热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膏;将粉末、浓缩膏混合,加适量蔗糖粉和辅料,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每片重0.2g除去糖衣后呈灰褐色;味甘、苦。功能清肝利胆。用于急、慢性传染性肝炎,胆翼炎及肝脏分泌机能障碍。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江苏省药品标准》1977年)
  3.排石片金钱草1000g,木通300g,海金沙500g,滑石粉300g,车前草300g,地龙300g。地龙研细粉,过筛,备用;金钱草、海金沙、车前草、木通、滑石粉加水煎煮2次,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约260m1,加地龙粉混匀,烘干,研碎过18目筛,加硬脂酸镁,混匀,压制成1000片。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排石。用于尿路结石。口服,每次6-8片,每日3次。(《湖南中草药制剂方剂选编》1976年)
  【药理作用】
  1.排石作用 金钱草有利胆排石和利尿排石的功效口。用蝌蚪实验性草酸钙肾结石模型试验表明,金钱草煎汁对于预防和治疗蝌蚪实验性肾结石是有效的。麻醉狗半开放式记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金钱草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输尿管蠕动增强,尿量增加,对输尿管结石有挤压和冲击作用,促使输尿管结石排出。一水草酸钙为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分,金钱草的醇不溶物中的多糖成分,对一水草酸钙的结晶生长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正常人尿液对一水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作用与1.94×10(-5)g(生药)/ml所提取的多糖的作用相当。采用导电法,发现精制多糖抑制一水草酸钙结晶生长百分率高于水煎液醇沉部分。
  2.抗炎作用 金钱草50g/kg及其总黄酮及酚酸物3.75g/kg腹腔注射,对组胺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注射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对免疫系统作用 金钱草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玫瑰花试验:金钱草小鼠脾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形成玫瑰花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便在停药后10天仍受抑制,其程度与环磷酰胺相似。金钱草与环磷酰胺合用抑制更明显。皮肤移植排斥反应:金钱草组和环磷酰胺组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晚,两药并用组尤甚。 金钱草对体液兔疫亦有抑制作用。免疫的小鼠,服金钱草组溶血素生成受抑,血清中含量约为对照组的1/2;金钱草组小鼠生成钩端螺旋体凝溶抗体受抑,血清中滴度一般低于对照组;金钱草与环磷酰胺并用,作用尤为显著。 金钱草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吞噬功能百分率为对照组的两倍;给小鼠注射葡萄球菌后不同时间检查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可见金钱草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注射后4、6、8小时最明显。
  4.对血管平滑肌及人血小板的作用 金钱草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试管内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金钱草的传说
  从前,有一对年青夫妇,小俩口你恩我爱,日子过得挺美满。谁知好景不长,一天,丈夫突然肋下疼痛,好像刀绞针刺一般,没过儿天,竟活生生地疼死了。妻子哭得死去活来,非请医生查明丈夫是为什么死的不可。医生根据死者发病的部位,剖腹一查,发现胆里有一块小石头。妻人拿着这块石头,伤心地说:就这么一块石头,生生地拆散了我们恩爱夫妻,真是害得人好苦啊!她用红绿丝线织成一个小网兜,把石头放在里面,挂在脖子下边,不管白天干活,还是晚上睡觉,都不拿下来。就这样,一直挂了好多年。
  有一年秋天,她上山砍草,砍完一大捆,把着下山。等她回到家里时,忽然发现挂在胸前的那块石头已经化去了一半。她十分奇怪,逢人便讲。后来,这事被一位医生听见,就找上门来对她说:“你那天砍的草里,准有一种能化石头的药草。你带我上山找找那种草吧”。第二天,她带着医生来到砍草的山坡,但是,草都被砍光了。医生就把这片地周围插上树枝,当记号,打算来年再说。到了第二年秋天,医生再次跟妇女上山,把那片山坡的草砍下来,让妇女抱回家。不过,这一回石头一点儿没有化,还跟从前一样硬。医生并没有泄气。第三年,他和那位妇女又一次上山,把那片山坡的草砍下来,先按种类分开,然后,再把那块石头先后放到每一种草上试验。结果,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化石头的草。医生高兴地说:“这可好了,胆石病有救啦”。从此,医生就上山采集这种药草,专门治疗胆石病,效果很好。
  因为这种草的叶子是圆形的,很象金钱;而且,它能化开胆里的石头,都说它比金钱还贵重,所以,医生就叫它“金钱草”。
中国药典2005版
  名称:
  金钱草
  汉语拼音:
  Jinqiancao
  英文名:
  HERBA LYSIMACHIAE
  基原: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来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发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
  (1)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柄部1-2细胞。栓内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部狭窄。木质部连接成环。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的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25μm,柄单细胞。分泌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80%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已醚液,水液加稀盐酸10ml,置水浴中加热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用水30ml洗涤,弃去水洗液,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山奈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10: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8%(附录Ⅺ A)。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3.0%。
  总灰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7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及山柰素对照品适量,加80%甲醇制成每1ml各含槲皮素4μg、山柰素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精密加入盐酸5ml,置90℃水浴中加热水解1小时,取出,迅速冷却,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8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15H11O7)和山柰素(C15H10O6)的总量不得少于0.10%。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性味:
  甘、咸,微寒。
中 草 药
    HERBA LYSIMACHIAE
中国药典2000版
  金钱草
  拼音名:Jinqiancao
  英文名:HERBALYSIMACHIAE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76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
  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
  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
  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
  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
  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时可见腺毛,头部单细胞,
  柄1~2细胞。皮层宽广,细胞中有的含红棕色分泌物;分泌道散在,周围分泌细胞5~10
  个,内含红棕色块状分泌物;内皮层明显。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韧皮
  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连接成环。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叶的表面观:腺毛红棕色,头部单细胞,类圆形,直径约25μm,柄单细胞。分泌
  道散在于叶肉组织内,直径约45μm,含红棕色分泌物。被疏毛者茎、叶表面可见非腺
  毛,1~17细胞,平直或弯曲,有的细胞呈缢缩状,长59~1070μm,基部直径13~53μm,
  表面可见细条纹,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检查】杂质不得过8%(附录ⅨA)。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
  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用法与用量】15~60g;鲜品加倍。
  【贮藏】置干燥处。
百科大全
  jinqiancao
  金钱草
  lysimachia
  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
英文解释
  1. :  Christina Loosestrife,  Herba Lysimachiae,  Longhairy Antenoron Herb,  loosestrife
包含词
大金钱草金钱草粥广金钱草
小金钱草金钱草片江西金钱草
荷叶金钱草金钱草底蛙广东金钱草
金钱草冲剂金钱草颗粒金钱草免煎
复方金钱草金钱草胶囊金钱草虎杖茶
金钱草对坐草大金钱草蒸猪肝金钱草薏苡仁粥
复方金钱草颗粒复方金钱草清热金钱草北芪煲瘦肉
金钱草车前草煲田螺败酱瓜仁芦根金钱草复方金钱草清热颗粒
广西来宾金钱草药业有广西来宾金钱草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