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 俗语 : 文艺 > 醉翁之意不在酒
目录
醉翁之意不在酒 Ulterior motives
拼音: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形容人的行动与言语

解释: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资料来源: 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例子: 松坡果乐此不倦,我也可高枕无忧,但恐~,只借此过渡,瞒人耳目呢。★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二回

谜语: 沛公舞剑

zuì wēnɡ zhī yì bù zài jiǔ zuì wēnɡ zhī yì bù zài jiǔ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语出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用来指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有时也指别有用心
No. 4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 也。 醉翁 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元 刘因 《饮仲诚椰瓢》诗:“醉翁之意不在酒,宛如琴意非丝桐。”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古人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弟这个醉翁所志,又不在山水,要借山水为名,好亲近佳人的意思。”
词目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 音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释 义
  原是作者的本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间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酒:指表面的意思。
出 处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近义词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指桑骂槐 3.别有用心 4.另有企图
常 用
  常用成语,
年 代
  古代成语,既然是欧阳修写的,年代应该是北宋(欧阳修所在的年代)
结 构
  复句式成语,
词 性
  中性成语
故事
  北宋时期,滁州太守欧阳修在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琅琊山“酿泉”边的亭子里,经常约朋友一起喝酒,他给这个亭子取名“醉翁亭”,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因此他作散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英 文
  have ulterior motives
  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
  Many kiss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ake.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英文解释
  1. n.:  kiss the child for the nurse's s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