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被子植物 : 林业树种 : 樱属 > 郁李
目录
郁李 Yu Li  

No. 2
  木名。蔷薇科落叶小灌木。春季开花,花淡红色。果实小球形,暗红色。供观赏。其材可为器具,仁入药。古代又称唐棣。 宋 李衎 《<宋景文公笔记>跋》:“栘者,今郁李也,非开而反合者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毬郁李,点缀风光。”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棠棣花是 中国 传去的名词,《诗经》中即已出现。至于那是怎样的花,说法颇多。普通所谓棠棣花,即现在叫作‘郁李’的; 日本 名字不详,总之是像李一样的东西。”
植物名 Plant name
  植物名。落叶小灌木。叶卵形至披针状卵形。春开花,淡红色。果实小,球形,暗红色,可食。种子称郁李仁,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郁李》﹝释名﹞:“薁李、鬱李、车下李、雀梅、常棣。”集解引 韩保昇 曰:“树高五六尺,叶、花及树并似大李;惟子小若樱桃,甘酸而香,有少涩味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赵伯翁 肥大,夏月诸孙纳李八九枚於其脐中,此必误也。李或是鬱李耳,大如樱桃,故可纳入九枚也。”
No. 4
  种中文名:郁李
  种拉丁名:prunus japonica thunb.
  种别名:爵梅,秧李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属中文名:李属
  属拉丁名:cerasus
  海 拔:100-200米
  中国植物志:38:085
  英文植物志:9:407
  命名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约2米;小枝纤细而柔,冬芽极小,灰褐色,幼时黄褐色,干皮褐色,老枝有剥裂,无毛。叶卵形或宽卵形,少有披针形卵形,长4-7厘米,宽2-4厘米,先端长尾状,基部圆形,边缘有锐重锯齿,无毛,或下面沿叶脉生短柔毛,叶柄长2-3毫米,生稀疏柔毛;托叶条形,边缘具腺齿,早落。花与叶同时开放,2-3朵,花梗长5-12毫米,无毛;花直径约2悲哀;萼筒筒状,无毛,裂片卵形,花后反折;花瓣粉红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离生,比花瓣短;心皮1,无毛,花柱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核果近球形,无沟,直径约1厘米,暗红色,光滑而有光泽。郁李原产我国南方,性喜阳,树体健壮,耐寒、耐热、耐旱、耐潮湿。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抗旱,不怕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
  同属近似种:麦李(p.glandulosa thunb.),其与郁李不同之处为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缘具圆钝细锯齿,齿端具腺。叶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叶片最宽处位于叶片的中部或近中部,叶柄无毛,也不具腺体。核果球形,红色,有的腹缝沟槽,花多重瓣,有白、红、紫红等色,花期较晚,常与郁李在山坡地混生。和郁李同为春季园林优良开花灌木,栽培颇多。
  国内分布:分布广泛,中国的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均有分布,主要地区为黑,吉,辽,冀,鲁,豫,浙。
  繁育栽培:播种、分根、分蘖、压条均可。
  药用价值
  性味甘、酸、平,无毒。
  成分郁李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
  功用润肠缓下,利尿,治浮肿脚气。
  [脚气足肿,大小便不通]
  郁李仁15克研烂,薏米仁15克,水煎去渣,加白糖调服,一次服,以大小便通利为度。
  [小儿身热不退]
  郁李根一把,水煎作浴汤,每日1次洗沐。(浴时宜避风)
No. 5
  郁李
  【释名】 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用大黄(酒浸后炒过)、郁李仁(去皮,研为末)各一钱,滑石末一两,一起捣和成丸子,如黍米大。二岁小儿服三丸,其他儿童根据情况加减,开水送下。
  2、肿满气急,睡卧不得。用郁李仁一合,捣成末,和面作饼吃,吃下即可通便,气泄出后即愈。
  3、心腹胀满,二便不通,气急喘息,脚气浮肿。用郁李仁十二分,捣烂,水磨取汁,薏苡三合,捣如粟大。一同煮粥吃下。
  4、皮肤血汗。用郁李仁(去皮,研细)一钱,鹅梨捣汁调下。
简介
郁李 简介
郁李 简介
  种中文名:郁李
  种拉丁名:Prunus japonica Thunb.
  种别名 :爵梅,秧李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属中文名:樱属
  属拉丁名:Cerasus
  海 拔:100-200米
  中国植物志:38:085
  英文植物志:9:407
  命名来源:(植物名实图考)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2米;小枝纤细而柔,冬芽极小,灰褐色,幼时黄褐色,干皮褐色,老枝有剥裂,无毛。叶卵形或宽卵形,少有披针形卵形,长4-7厘米,宽2-4厘米,先端长尾状,基部圆形,边缘有锐重锯齿,无毛,或下面沿叶脉生短柔毛,叶柄长2-3毫米,生稀疏柔毛;托叶条形,边缘具腺齿,早落。花与叶同时开放,2-3朵,花梗长5-12毫米,无毛;花直径约2悲哀;萼筒筒状,无毛,裂片卵形,花后反折;花瓣粉红色或近白色,倒卵形;雄蕊多数,离生,比花瓣短;心皮1,无毛,花柱约与雄蕊等长或稍长。核果近球形,无沟,直径约1厘米,暗红色,光滑而有光泽。郁李原产我国南方,性喜阳,树体健壮,耐寒、耐热、耐旱、耐潮湿。
生境分布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抗旱,不怕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
  国内分布:分布广泛,中国的华北、东北、华中、华南均有分布,主要地区为黑,吉,辽,冀,鲁,豫,浙。
  繁育栽培:播种、分根、分蘖、压条均可。
郁李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郁李的繁殖以分株、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播种、嫁接,但应用较少。一般单瓣种可用播种繁殖,重瓣种可用毛桃或山桃作砧木进行春季切接和夏季芽接繁殖。
  1.分株繁殖 一般在春季萌发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把整个株丛挖出,分成几部分,然后重新栽植,栽后灌足水。
  2.扦插繁殖 可行枝插和根插。硬枝扦插比嫩枝扦插成活率高,生长快。硬枝扦插一般在早春发芽前进行,选一、二年生的粗壮枝条,剪成12-15cm长的插条,插入苗床,扦插深度为插穗的2/3-3/4,保持土壤湿润。根插可在早春进行。掘取郁李的根,剪成10cm左右的根段,平埋入苗床内,覆土厚度为3cm左右,然后覆草或地膜,以保持土壤湿润。当萌发出不定芽时即可去掉覆盖物,加强苗期管理。由于郁李的根容易产生不定芽,也可直接用根插繁殖。
  3.于6月上旬采种,堆熟后将种籽洗净阴干,至秋季播种,还可将种子低温沙藏后,于春季露地播种。
  栽培管理
   因郁李适应性强,故栽培管理比较简单粗放。移栽需在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在春季2-3月栽植时,穴内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栽后浇透水。成活后,可只在干旱时浇水。为了使植株花繁叶茂,可在成活后的前二、三年秋季于植株旁施腐熟的堆肥1~2铁锨。早春展叶前和4月开花前各施肥1次。 花后及时剪除残留花枝,并疏除株丛内部的枯枝、纤弱枝,保持冠丛松散匀称。郁李在生长过程中根部萌蘖力很强,需加控制,应经常清除,保持优良株形。
  抗性强,耐旱,不畏烟尘。性喜光,常生于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惟以石灰岩山地生长最盛。萌蘖力强,易更新。
药用价值
郁李 药用价值
  【性味】 甘、酸、平,无毒。
  【成分】 郁李仁含苦杏仁甙、脂肪油。
  【功用】 润肠缓下,利尿,治浮肿脚气。
  【附方】[脚气足肿,大小便不通]:郁李仁15克研烂,薏米仁15克,水煎去渣,加白糖调服,一次服,以大小便通利为度。
  [小儿身热不退]:郁李根一把,水煎作浴汤,每日1次洗沐。(浴时宜避风)
花木百科
  郁李介绍
  郁李 (prunus japonica)
  科属:
  蔷薇科
  别名:
  寿李
  形态特征:
  根蘖很多,簇生成丛。小枝细密。叶卵殂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重锯齿。花单生或2-3朵簇生,粉红或近白色。核果球形,暗红色。
  分布与习性:
  产于我国中部各省;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落叶灌木。喜光。耐寒,耐旱,耐水湿。常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生长适应性强,在石灰岩山地生长最盛。花期3-4月。
  繁殖与栽培:
  播种、分株、扦插法繁殖均可。播种于6月上旬采种,堆熟后秋播,或低温沙藏后翌春播种。分株在春季结合移栽进行。2-3月进行扦插。移植在落叶后到萌芽前进行,植株需带宿土。
  应用:
  郁李花时繁英压树,灿若云霞;果熟时丹实满枝。适于群植,宜配植在阶前、屋旁、山坡上,或点缀于林缘,草坪周围,也可作花境、花篱。鲜果可食,核仁可药用。
英文解释
  1. :  yu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