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遗址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决定中国革命方向的会议在贵州省的遵义召开,如今,这里已辟为遵义会议遗址。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人们到这里来缅怀先辈们,怀念他们在苦难的旧中国血与火的斗争中的雄才大略和运筹帷幄的气概。遵议会议遗址位于遵议市老城红旗路80号。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10个券拱支撑,保留了我国古建筑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成褐色,镶嵌着彩色玻璃,窗外面的一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宽26米,深17米,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25军第2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议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议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进得大门,穿过大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砌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面的字是“慰庐”,后面的是“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由于执行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的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到达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会议在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东面墙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橱,西面是一排玻璃窗,中间放一张赭色长方桌,桌下放一个火盆,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边靠背椅。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陈云、秦邦宪共6人。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何克全、邓发、4人。扩大参加会议的有: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伍修全、共10人。会议揭发批评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政治局常委决定明确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1954年1月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