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缘性龈炎 |
|
边缘性龈炎简称龈缘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牙龈的边缘及龈乳头,不波及深层牙周组织。主要局部刺激因素所引起,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物等。 |
|
自觉症状不明显,偶有牙龈炎、痒感、或有口臭。当有局部刺激时如刷牙、咬硬食物和吮吸等,可出现牙龈出血。患者往往因此就诊。检查可见有牙石附着于牙颈部。牙龈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深红色。牙龈质地松软并可有轻度肿胀,以致使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变圆钝。探诊时牙龈易出血。
治疗:
主要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过专科龈上洁治器作洁治术以清除菌斑和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物等;炎症较重时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如用1~3%地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拭干后涂以10%碘合剂或2%碘甘油,用0.05~0.2%洗必太液或复方硼砂漱口液、0.3%氯化锌液等含漱。治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巩固疗效。 |
|
口腔科 |
|
探诊是否易出血。 |
|
1、询问牙龈出血情况、刷牙习惯及方法,有无其他全身性疾病。
2、检查有无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等。
3、检查牙龈边缘及乳头的颜色、外形有无改变,探诊是否易出血,必要时作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等检验。 |
|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是主要的,如作龈上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并酌情作调整咬合、纠正不良修复物等。
2、强调正确的刷牙方法以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并注意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3、酌情给漱口剂,如0.05%~0.2%洗必泰溶液、复方硼砂溶液或其他漱口剂等。漱口后用3%碘甘油局部涂擦。
4、遇出血较多而无其他疾病者,可分次作龈上洁治术,必要时用药物止血后贴敷牙周塞治剂,4~5d后去除之。
龈上洁治术注意点:
1、菌斑、牙石必须去净,若炎症较重、出血较多者可分次刮除。操作时必须有稳妥的支点,动作轻巧,避免损伤牙龈组织。
2、应用超声波洁牙机时,应调节好输出功率,注意工作头只能轻微接触牙石,不能加压,并应避免损伤牙龈。 |
|
主要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过专科龈上洁治器作洁治术以清除菌斑和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物等;炎症较重时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如用1~3%地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拭干后涂以10%碘合剂或2%碘甘油,用0.05~0.2%洗必太液或复方硼砂漱口液、0.3%氯化锌液等含漱。治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巩固疗效。 |
|
疾病名称:边缘性龈炎
英文名称:慢性龈缘炎(marginal gingivitis);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
药物疗法: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沟内上药,必要时可用抗菌类漱口剂含漱,例如氯已定。
【鉴别诊断】【预防】【预后】【概述】
慢性龈缘炎又称边缘性龈炎(marginal gingivitis)、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病损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牙龈病中最为常见者。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几乎每个人不同程度和范围在其一生中均可发生。
【诊断】
根据上述主要临床表现,结合局部有刺激因素存在即可诊断。 【治疗措施】
一、去除病因 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如果有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也应予彻底纠正,由于单纯性龈缘炎无深层牙周组织破坏,只要清除了局部刺激因素,牙龈的色、形、质便可恢复正常。 二、药物治疗 如果炎症较重,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沟内上药,必要时可用抗菌类漱口剂含漱,例如氯已定。 急性龈乳头炎时,先治疗急性炎症,待急性炎症消退后,仍按上述方法治疗。 三、疗效的维护 治疗开始后,应及时教会患者控制牙菌斑的方法,应持之以恒保持口腔卫生,并定期(6~12个月)进行复查和洁治,这样才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病因学】
在龈缘附近的牙面上长期积聚的牙菌斑是引起慢性龈缘炎的始动因子,其他例如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均可促使菌斑的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临床表现】
一、病损部位和范围 慢性龈缘炎的病损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也可波及附着龈,通常以前牙区尤其下颌前牙区最为显著。 二、病损表现 1.牙龈色泽 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龈缘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深红或暗红色,这是由于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充血、增生所致。 2.牙龈外形 患牙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使龈缘变厚,不再紧贴牙面,龈乳头变为圆钝肥大,附着龈水肿时,点彩也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 3.质地 患牙龈炎时,由于结缔组织水肿和胶原的破坏,牙龈可变得松软脆弱,缺乏弹性。 4.龈沟深度 牙周组织健康时,龈沟深度一般不超过2mm,当牙龈有炎性肿胀或增生时,龈沟可加深达2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 5.探诊出血 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或探测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牙龈炎时轻触即出血,探诊也出血。探诊后出血是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客观指标。 6.龈沟液增多 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渗出增多,其中的白细胞也明显增多,有些患者还可有龈沟溢脓。因此测量龈沟液量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的指标。 7.自觉症状 慢性龈缘炎时患者常因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或者在咬过的食物上有血渍,这是促使就诊的主要原因。但慢性龈缘炎一般无自发性出血,这可与血液病及其它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鉴别。有些患者偶而感到牙龈局部痒、胀等不适,并有口臭等。【鉴别诊断】
1.应与早期牙周炎鉴别 主要的鉴别要点为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如前所述,牙龈炎时龈沟可加深超过2mm,但结合上皮附着的位置仍位于釉牙骨质界处。而患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已向根方迁移,形成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X线片(尤其合翼片)有助于判断早期牙槽骨吸收。牙周炎早期可见牙槽嵴顶高度降低,硬板消失,而牙龈炎的骨高度正常,可疑时摄X线片,观察有无早期牙槽嵴顶吸收,以鉴别早期牙周炎。 2.血液病 对于以牙龈出血为主诉且同时也有牙龈炎症表现者,应与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