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药 : 民间偏方 : 动物 : 水产 : 中医药 : 中药材 : 中药鉴定学 > 车前子
目录
No. 1
  车前草的成熟种子。中医入药。参见"车前"。
No. 2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与用量】9~15g,入煎剂宜包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英文名】 semen plantaginis
  【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制法】
  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干。
  本品表面黑褐色或黄棕色。气微香,味微咸。照上述酸不溶性灰分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过3。0%;照膨胀度项下的方法测定,应不低于5。0。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鉴别】
  (1) 车前 粉末深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细胞壁黏液质化。种皮内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直径5~19μm,长约至83μm,壁薄,微波状,常作镶嵌状排列。内胚乳细胞壁甚厚,充满细小糊粉粒。
  平车前 种皮内表皮细胞较小,直径5~15μm,长11~45μm。
  (2) 取本品0。1g,加水3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3ml,煮沸1分钟,放冷,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中性,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剂宜包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著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治湿热泄泻,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车前子
  (《本经》)
  【异名】车前实(《神仙服食经》),虾蟆衣子(《履巉岩本草》),猪耳朵穗子(《青海药材》),凤眼前仁(《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车前"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后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
  【药材】①大粒车前
  为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2毫米,宽1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密网纹,种脐淡黄色,椭圆凹窝状。气味无,嚼之带粘液性。以粒大、色黑、饱满者为佳。
  主产江西、河南。此外,东北、华北、西南及华东等地亦产。
  ②小粒车前
  为平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1~1.5毫米,宽不足1毫米,余与上种相似。
  主产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此外,山西、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亦产。
  【炮制】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喷淋盐水,再略炒取出,晾干。(每车前子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纲目》:"凡用车前子,须以水淘洗去泥沙,晒干。入汤液炒过用;入丸、散,则以酒浸一夜,蒸熟研烂,作饼晒干,焙研。"
  【化学成分】 含多量粘液质、桃叶珊瑚甙,并含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树脂等。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④《药品化义》:"味淡,性平。"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本草蒙筌》:"入膀胱。"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肾、肝、膀胱三经。"
  【功用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⑧《纲目》:"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
  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宜忌】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①《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
  ②《本草经疏》:"内伤劳倦、阳气下陷之病,皆不当用,肾气虚脱者,忌与淡渗药同用。"
  ③《本草汇言》:"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选方】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方》八正散)
  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治白浊: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杨氏家藏方》车前子散)
  ⑦治风热目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⑾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⑿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⒀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⒁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⒂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⒃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⒄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⒅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⒆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⒇鼻血不止。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21)刀作。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22)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2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喉。
  (2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25)目翳初起。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3~4次。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②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车前子3钱(经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煎2次,当茶饮。50例患者经3~4个月治疗,收缩压降低到150毫米汞柱以内的23例(46%),舒张压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内的25例(50%)。治疗中除个别病例有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③用于转正胎位
  孕妇在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异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时,试服车前子可望胎位转正。据68例观察,转正率达80~90%。用法:车前子3钱,烘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1周后复查,如未成功隔1周可再服1次。最多服3次,如无效即为失败。
  ④治疗颞下颌扰乱症
  用5%车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鲁卡因0.1毫升,作关节内注射。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头,嘱病人将口半张开(此时髁状突后缘呈一凹陷),针尖自耳屏前约0.5厘米处向前内方向刺入,深约1厘米,即进入关节腔内,缓缓注入药液。注射后病人即可闭口。每周注射1次,连续3~4次,停药观察;1月后如疗效不显,可继续注射一个疗程再行观察。在治疗期间及疗程完毕后数周内,应尽量注意勿过大张口,如遇呵欠等生理性张口动作,可用手按住下颌作适当限制,否则会影响疗效。150例患者根据2个月治疗复查,及其后6~24个月随访结果,症状完全消失者60例(40%),部分消失或减轻者77例(51.33%),无效者10例(6.66%),复发者3例(2%)。总有效率为91.33%。另有8例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经车前子液注射后,6例未再发,1例改善,1例无效。车前子液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注射后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囊的轻度炎症现象,当炎症消退后,继之有纤维组织增生,因之可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共紧张度,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所以在治疗期间须严格要求病人限制张口,使新的纤维组织能在收缩状态下的关节囊内壁生长,否则即难收到预期效果。对重症病人的疗效不佳。
No. 3
  车前子
  (《本经》)
  【异名】车前实(《神仙服食经》),虾蟆衣子(《履巉岩本草》),猪耳朵穗子(《青海药材》),凤眼前仁(《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车前"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后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
  【药材】①大粒车前
  为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2毫米,宽1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密网纹,种脐淡黄色,椭圆凹窝状。气味无,嚼之带粘液性。以粒大、色黑、饱满者为佳。
  主产江西、河南。此外,东北、华北、西南及华东等地亦产。
  ②小粒车前
  为平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1~1.5毫米,宽不足1毫米,余与上种相似。
  主产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此外,山西、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亦产。
  【炮制】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喷淋盐水,再略炒取出,晾干。(每车前子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纲目》:"凡用车前子,须以水淘洗去泥沙,晒干。入汤液炒过用;入丸、散,则以酒浸一夜,蒸熟研烂,作饼晒干,焙研。"
  【化学成分】 含多量粘液质、桃叶珊瑚甙,并含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树脂等。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④《药品化义》:"味淡,性平。"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本草蒙筌》:"入膀胱。"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肾、肝、膀胱三经。"
  【功用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⑧《纲目》:"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
  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宜忌】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①《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
  ②《本草经疏》:"内伤劳倦、阳气下陷之病,皆不当用,肾气虚脱者,忌与淡渗药同用。"
  ③《本草汇言》:"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选方】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方》八正散)
  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治白浊: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杨氏家藏方》车前子散)
  ⑦治风热目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⑾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⑿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⒀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⒁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⒂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⒃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⒄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⒅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⒆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⒇鼻血不止。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21)刀作。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22)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2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喉。
  (2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25)目翳初起。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3~4次。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②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车前子3钱(经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煎2次,当茶饮。50例患者经3~4个月治疗,收缩压降低到150毫米汞柱以内的23例(46%),舒张压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内的25例(50%)。治疗中除个别病例有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③用于转正胎位
  孕妇在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异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时,试服车前子可望胎位转正。据68例观察,转正率达80~90%。用法:车前子3钱,烘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1周后复查,如未成功隔1周可再服1次。最多服3次,如无效即为失败。
  ④治疗颞下颌扰乱症
  用5%车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鲁卡因0.1毫升,作关节内注射。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头,嘱病人将口半张开(此时髁状突后缘呈一凹陷),针尖自耳屏前约0.5厘米处向前内方向刺入,深约1厘米,即进入关节腔内,缓缓注入药液。注射后病人即可闭口。每周注射1次,连续3~4次,停药观察;1月后如疗效不显,可继续注射一个疗程再行观察。在治疗期间及疗程完毕后数周内,应尽量注意勿过大张口,如遇呵欠等生理性张口动作,可用手按住下颌作适当限制,否则会影响疗效。150例患者根据2个月治疗复查,及其后6~24个月随访结果,症状完全消失者60例(40%),部分消失或减轻者77例(51.33%),无效者10例(6.66%),复发者3例(2%)。总有效率为91.33%。另有8例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经车前子液注射后,6例未再发,1例改善,1例无效。车前子液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注射后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囊的轻度炎症现象,当炎症消退后,继之有纤维组织增生,因之可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共紧张度,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所以在治疗期间须严格要求病人限制张口,使新的纤维组织能在收缩状态下的关节囊内壁生长,否则即难收到预期效果。对重症病人的疗效不佳。
No. 4
  车前子
  【来源】单验方
  【原料】车前子研为末,每次服6克,每日2次。
  【制法】车前草15克煎汤送下,每日1剂。
  【用法】
  【功效】
中药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芣苢也就是车前子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与用量】9~15g,入煎剂宜包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英文名】 SEMEN PLANTAGINIS
  【来源】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制法】
  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干。
  本品表面黑褐色或黄棕色。气微香,味微咸。照上述酸不溶性灰分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过3。0%;照膨胀度项下的方法测定,应不低于5。0。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鉴别】
  (1) 车前 粉末深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细胞壁黏液质化。种皮内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直径5~19μm,长约至83μm,壁薄,微波状,常作镶嵌状排列。内胚乳细胞壁甚厚,充满细小糊粉粒。
  平车前 种皮内表皮细胞较小,直径5~15μm,长11~45μm。
  (2) 取本品0。1g,加水3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3ml,煮沸1分钟,放冷,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中性,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备注】用于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等配伍应用。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也具有显著功效,为临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实症;如肾虚水肿,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治湿热泄泻,症情轻者,可以单味使用,较重者可配茯苓、猪苓、泽泻、苡仁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者,可与菊花、决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风流泪,可与熟地、菟丝子等同用。用于肺热咳嗽较宜,可与杏仁、桔梗、苏子等化痰止咳药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车前子
  (《本经》)
  【异名】车前实(《神仙服食经》),虾蟆衣子(《履巉岩本草》),猪耳朵穗子(《青海药材》),凤眼前仁(《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车前"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后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
  【药材】①大粒车前
  为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2毫米,宽1毫米。表面棕褐色或黑棕色。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细密网纹,种脐淡黄色,椭圆凹窝状。气味无,嚼之带粘液性。以粒大、色黑、饱满者为佳。
  主产江西、河南。此外,东北、华北、西南及华东等地亦产。
  ②小粒车前
  为平车前的种子。呈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稍扁,长1~1.5毫米,宽不足1毫米,余与上种相似。
  主产黑龙江、辽宁、河北等地。此外,山西、内蒙古、吉林、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地亦产。
  【炮制】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喷淋盐水,再略炒取出,晾干。(每车前子100斤,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纲目》:"凡用车前子,须以水淘洗去泥沙,晒干。入汤液炒过用;入丸、散,则以酒浸一夜,蒸熟研烂,作饼晒干,焙研。"
  【化学成分】 含多量粘液质、桃叶珊瑚甙,并含车前子酸、胆碱、腺嘌呤、琥珀酸、树脂等。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咸,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④《药品化义》:"味淡,性平。"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本草蒙筌》:"入膀胱。"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肾、肝、膀胱三经。"
  【功用主治】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⑧《纲目》:"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
  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⑿《本草新编》:车前子,味甘、咸,气微寒,无毒。入膀胱、脾、肾三经。功专利水,通尿管最神,止淋沥泄泻,能闭精窍,祛风热,善消赤目,催生有功。但性滑,利水可以多用,以其不走气也。泻宜于少用,以其过于滑利也。近人称其力能种子,则误极矣。夫五子衍宗丸用车前子者,因枸杞、覆盆过于动阳,菟丝、五味子过于涩精,故用车前以小利之。用通于闭之中,用泻于补之内,始能利水而不耗气。水窍开,而精窍闭,自然精神健旺,入房始可生子,非车前之自能种子也。(〔批〕妙论凿凿。)大约用之补药之中,则同群共济,多有奇功。未可信是种子之药,过于多用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宜忌】凡内伤劳倦,阳气下陷,肾虚精滑及内无湿热者,慎服。
  ①《日华子本草》:"常山为使。"
  ②《本草经疏》:"内伤劳倦、阳气下陷之病,皆不当用,肾气虚脱者,忌与淡渗药同用。"
  ③《本草汇言》:"肾虚寒者尤宜忌之。"
  【选方】①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一两,川黄柏五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②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局方》八正散)
  ③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④治妊娠患淋,小便涩,水道热,不通: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治白浊:炒车前子四钱,白蒺藜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煎灯心汤调下。(《杨氏家藏方》车前子散)
  ⑦治风热目暗涩痛:车前子、黄连各一两。为末,食后温酒服一钱,日二服。
  ⑧治久患内障: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
  ⑨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菟丝子五两(酒浸五日,曝干别捣为末),车前子一两,熟干地黄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驻景丸)。(⑦方以下出《圣惠方》)
  ⑩治阴痒痛:车前子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洗痒痛处。(《外台》)
  ⑾血淋作痛。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⑿老人淋病(身体发热)。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⒀妊妇热淋。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⒁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⒂阴囊冷痛。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⒃久患内障。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常服有效。
  ⒄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⒅小便不通。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⒆小便尿血。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⒇鼻血不止。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21)刀作。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22)湿气腰痛。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23)喉痹、乳蛾。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鸡乞求蘸取刷喉。
  (24)两眼红痛。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25)目翳初起。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个月每次0.5克,1~2岁1克左右,每日3~4次。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车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②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车前子3钱(经1个月疗效不显者加至6钱),水煎2次,当茶饮。50例患者经3~4个月治疗,收缩压降低到150毫米汞柱以内的23例(46%),舒张压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内的25例(50%)。治疗中除个别病例有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
  ③用于转正胎位
  孕妇在产前检查发现胎位异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时,试服车前子可望胎位转正。据68例观察,转正率达80~90%。用法:车前子3钱,烘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1周后复查,如未成功隔1周可再服1次。最多服3次,如无效即为失败。
  ④治疗颞下颌扰乱症
  用5%车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鲁卡因0.1毫升,作关节内注射。注射时用皮内注射针头,嘱病人将口半张开(此时髁状突后缘呈一凹陷),针尖自耳屏前约0.5厘米处向前内方向刺入,深约1厘米,即进入关节腔内,缓缓注入药液。注射后病人即可闭口。每周注射1次,连续3~4次,停药观察;1月后如疗效不显,可继续注射一个疗程再行观察。在治疗期间及疗程完毕后数周内,应尽量注意勿过大张口,如遇呵欠等生理性张口动作,可用手按住下颌作适当限制,否则会影响疗效。150例患者根据2个月治疗复查,及其后6~24个月随访结果,症状完全消失者60例(40%),部分消失或减轻者77例(51.33%),无效者10例(6.66%),复发者3例(2%)。总有效率为91.33%。另有8例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经车前子液注射后,6例未再发,1例改善,1例无效。车前子液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注射后引起关节滑膜和关节囊的轻度炎症现象,当炎症消退后,继之有纤维组织增生,因之可使松弛了的关节囊恢复共紧张度,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所以在治疗期间须严格要求病人限制张口,使新的纤维组织能在收缩状态下的关节囊内壁生长,否则即难收到预期效果。对重症病人的疗效不佳。
相关文学作品 Related literature
  芣 苡
  【诗经·国风·周南】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芣苡即车前子
  这是一首2000多年前妇女劳动时吟唱的歌曲
  试想妇女们一边把车前子采摘起放在衣襟里,一边吟唱此歌,悠扬婉转,此起彼伏,这种载歌载舞的劳动场景也许在云南的茶园还可以见到吧
作家 Writer
  车前子,1963年生。苏州人,现居北京,著名作家,诗人。出版的诗集有《纸梯》(1989)。代表作《三原色》。创作《云头花朵》、《好吃》、《苏园六记》等有特点的闲适文章,被誉为“当代丰子恺”。出版诗集《纸梯》、《怀抱公鸡的素食者》(英文版),散文随笔集《明月前身》、《手艺的黄昏》、《偏看见》、《缺一角的拼贴画》、《江南话本》、《云头花朵》等15种,另有话剧剧本《南方》、《鸡狗》、《一边的走马灯》等若干部。
中国药典2000版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00
  车前子
  拼音名:Cheqianzi
  英文名:SEMENPLANTAGINIS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50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车前Plantago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
  质。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
  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鉴别】(1)车前粉末深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略切向延
  长,细胞壁黏液质化。种皮内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直径5~19μm,长约至83μm,
  壁薄,微波状,常作镶嵌状排列。内胚乳细胞壁甚厚,充满细小糊粉粒。
  平车前种皮内表皮细胞较小,直径5~15μm,长11~45μm。
  (2)取本品0.1g,加水3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3ml,煮沸
  1分钟,放冷,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中性,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
  生成红色沉淀。
  【检查】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膨胀度取本品1g,称定重量,照膨胀度测定法(附录ⅨO)测定,应不低于4.0.
  【炮制】车前子除去杂质。
  盐车前子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
  干。
  本品表面黑褐色或黄棕色。气微香,味微咸。照上述酸不溶性灰分项下的方法测定,
  不得过3.0%;照膨胀度项下的方法测定,应不低于5.0。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
  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与用量】9~15g,入煎剂宜包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国药典2005版
  名称:
  车前子
  汉语拼音:
  Cheqianzi
  英文名:
  SEMEN PLANTAGINIS
  基原: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约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鉴别:
  (1)车前 粉末深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略切向延长,细胞壁黏液质化。种皮内表皮细胞表面现类长方形,直径5-19μm,长约至83μm,壁薄,微波状,常作镶嵌状排列。内胚乳细胞壁甚厚,充满细小糊粒粒。
  平车前 种皮内表皮细胞较小,直径5-15μm、长11-45μm。
  (2)取本品0.19,加水3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稀盐酸3ml,煮沸1分钟,放冷,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中性,加碱性酒五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生成红色沉淀。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附录Ⅸ K)。
  膨胀度 取本品1g,称定重量,照膨胀度测定法(附录ⅨO)测定,应不低于4.0。
  炮制方法:
  车前子 除去杂质。
  盐车前子 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干。
  本品表面黑褐色或黄棕色。气微香,味微咸。照上述酸不溶性灰分项下的方法测定,不得过3.0%;照膨胀度项下的方法测定,应不低于5.0。
  性味:
  甘,微寒。
  归经:
  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
  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主治:
  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
  9-15g,人煎剂宜包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中 草 药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EMEN PLANTAGINIS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车前子
  semen plantaginis
  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
英文解释
  1. :  Plantain seed,  semen plantaginis,  seed of plantain,  Asiatic plantain seed
相关词
饮食菜谱赤小豆美食
包含词
车前子散车前子丸车前子粥
车前子茶洋车前子车前子饮
车前子汤车前子苷盐车前子
车前子免煎茯苓车前子饮茯苓车前子粥
复方车前子茶车前子油焖虾加味车前子粥
洋车前子纤维洋车前子种荚大黄和车前子
车前子赤豆甜羹白茅根和车前子车前子红枣田螺汤
车前子枸杞海带煲鸡腿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