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贵州财经学院投诉电话贵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851-6515376
贵州省旅游投诉电话:0851-6818436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贵州财经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经、管、理、法、工、教、文”相互交融的多科性财经类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教育部早期创办的财经类高等院校之一。
学院地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校园占地面积538.5亩,校舍建筑面积460273平方米。校区分为南北两址,主体校区位于贵阳市北鹿冲关(面积460亩,正在增拨458亩),校园绿荫掩映,松声如涛;南院校区毗邻贵阳市河滨公园(面积78.5亩),是学院的成人教育基地。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立足贵州,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突出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德才并重的育人标准;确定专博结合、和谐发展的培养规格;强化注重素质、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图书馆目前馆藏文献96万余册(种),中外文期刊1749余种,设有100余座位电子阅览室,并拥有全省高校唯一的也是资料最为丰富的省情资料室。学院还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外语调频电台等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辅设施以及运行良好的校园信息网络。此外,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体操馆、球类馆、健身馆等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教学和休闲健身场所。在建的实验楼、新图书馆预计今年投入使用。学院在校普通本科生10900人,硕士研究生111人,其中相对独立的商务学院学生3600人,成人教育学院各类学生约1万人。教职工934人,专任教师582人,其中博士18人,硕士156人,在读博士42人,在读硕士78人,占专任教师的34%。
至2006年底,本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预计将达全体教师比例的45%。学院现有教授38人,副教授14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6%。我院拥有一批在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学科、学术带头人,计省管专家9人,跨世纪人才及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2人,“国贴”人员6人,“省贴”人员8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人,全省优秀教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院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40人。此外,学院还聘请海内外经济管理专家、学者4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2004年,著名学者、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接受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聘请,出任学院名誉院长。学院现有15个教学单位,其中13院(信息学院、成教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法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部(马列主义教学部、体育工作部),32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授予点(含一级学科);此外,还设有贵州财经学院欠发达地区经济研究中心、贵州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省情研究中心等10余个院、部科研机构。
目前已建成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院级重点学科,1个扶持学科,形成了在省内具有一定优势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群。学院始终遵循先进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放在突出位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构件有特色的校园文化。2003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和贵州省科协等联合举办“人文论坛”、“经济论坛”、“科技论坛”,聘请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作客“三大论坛”。2004年,我院的“三大论坛”项目被评为“贵州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三大论坛”已经成为我院的重要品牌之一。 |
|
贵州财经学院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学校概况】
贵州财经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近50年艰难曲折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具有近两万人规模,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教”相互交融、互为支撑的多科性西部财经大学。
学校地处贵州省贵阳市,校园规划面积1040.65亩。学校分为南北两区,主校区位于贵阳市北部鹿冲关,绿荫掩映的校园,松声如涛;南区毗邻贵阳市中心河滨公园,是学校的成人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9人,其中正高职称107人,副高职称296人;博士、硕士35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5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3人,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获得者13人;硕士生导师99人; 省级、校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87人;获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省级优秀教师13人次。学校聘有数十位海内外知名的经济、管理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2004年,我国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接受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聘请,出任学院名誉院长。
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包括1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学校目前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院级重点学科,并有两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及“西部地区现代化研究中心”。该校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该校还拥有1个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也是贵州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以来,学校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相继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校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开设人文、科技等公共选修课,开展各种知识、技能比赛等校园活动,常年举办“人文论坛”、“经济论坛”、“科技论坛”等学术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提高。
学校通过学科建设积极带动教学、科研工作,2003年以来承担的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15项,其中近三年立项的124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农业部以及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科技厅和教育厅科研项目;在最近两届的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获奖项数均居省内高校前列。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同时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富乐敦大学、霍普国际大学、奥克兰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日本大阪经济大学、东京经济大学等国外相关大学保持着长期的教学科研合作,并加入了亚太大学联盟。
学校的教学、科研辅助体系日臻完善。到2008年5月23日止,图书馆以经济管理类为主体的馆藏印刷型(纸本)中外图书文献达100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90万余册、原版外文图书2.5万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4.5万册、院系藏书3.4万册,另订购有中外文报刊1424余种,同时与各分院资料室共同构成学院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图书馆现有电子图书近70万余种。并订购17个专题数据库,自建7个特色数据库,拥有资源平台共享数据库4个,为贵州省科技共享平台提供2个数据库服务 ;设有电子阅览室;拥有贵州省高校唯一的也是资料最为丰富的省情资料室。学校建有设备先进、数量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外语调频电台以及运行良好、覆盖面广的校园信息网络;还建有运动场、体操馆、球类馆、健身馆等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的场所。此外,学校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为学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提供了保障。
学校始终以为富民兴黔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己任,致力于锻铸“儒魂商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西部地区高水平的教学型财经大学;贵州省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贵州省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中心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研究与咨询中心。
【办学理念】
厚德、博学、笃行、鼎新
【下设学院(系)】
国际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学院│财政与税收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法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育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学院 | 成人教育学院│商务学院(3本学院)
另外还设:
体育工作部│MBA中心
【专业设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育技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计学
金融学 财政学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电子商务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科学 工程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汉语言文学 法学 广告学 税务
房地产经营管理 金融工程 社会工作 保险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物流管理 数学与应用数学 英语
行政管理 软件工程 审计学 投资学 舞蹈学 音乐学
【师资概况】
2003-2005年的三年间,学校投入师资培养经费1500万元,并制定了《关于师资培养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的暂行办法》,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内外大学进修学习,激励教师报考全国重点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在职攻读更高学位。
至2006年7月31日,已有教职工995人。师资队伍共504人,其中本科学历291人,占57.74%,研究生学历213人,占42.26%;有专任教师537人,博士34人,硕士212人,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61人。
在财院的师资队伍中,现有省管专家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2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81人。
【学院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学院特别致力于办出特色和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学院在加强基础训练,建设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方面制定了系列方案。即:英语、计算机、实用写作三项基本技能达到规定标准,以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重点建设三个有特色的重点专业,即金融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重点建设市场营销学、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五个学科。学院《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三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科学研究】
该校具有一支较强的科研队伍,有院属研究机构6个。近几年来,该校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项目17项,出版学术专著57部,教材29部,发表论文1500余篇,共有50项成果荣获各级科研成果奖。部分科研成果受省市领导的重视,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学院编辑出版学术刊物《贵州财经学院学报》(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首届经济类优秀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学院科研处、学报编辑部和院团委共同策划、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学术系列活动已使数以百计的在校学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部分科研论文已在《学报》专为学生开辟的《学子论坛》栏目中和省其他报刊上发表,受到专家和社会的好评,引起了兄弟院校大学生的关注,给学生极大鼓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院的科研机构分为:
(1)贵州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反贫困研究中心
(2)省级研究所2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3)校级研究所有4个:经济史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
(4)分院级研究所有7个:乡村善治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东南亚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 财税研究所、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所、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
另与贵州省社科院共建贵州发展研究院;与贵州省社科联共建城市化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省情研究中心。
【办学环境】
校园占地面积1040.65亩,校舍建筑面积275349.04平方米。校区分为南北两址,主体校区位于贵阳市鹿冲关,校园绿荫掩映,松声如涛;南院校区毗邻贵阳市河滨公园(面积80.13亩),是学校的成人教育基地。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文献93.2万册,生均拥有量111册,订阅中外文期刊1920种;设有电子阅览室 ,有电子图书46.4万种;购买、自建数据库14个;并拥有贵州省高校唯一的也是资料最丰富的省情文献室。学校还拥有多媒体教室54个、语音室15个、 多媒体学术报告厅3个、计算机基础实验室17个、专业实验室12个、外语调频电台2座等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辅设施以及运行良好的校园信息网络。
学院分为南北两址。南院位于贵阳市瑞金路,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北院地处北郊鹿冲关下,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幢幢校舍掩映于苍翠繁茂的青松林中。自然植被覆盖率达31%,人造绿地覆盖率达15%,居高远望,极目群山,贵阳市蒸蒸日上的市容美景尽收眼底:白天,满目高楼林立;夜晚,灯海灿若繁星。教室内书声琅琅,操场边松涛阵阵。1999年教育部领导来学院视察后,面对苍松如海的校园,赞美之情油然而生,盛赞“这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好地方”。
【学生工作概述】
近年来,贵州财经大学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拓展学生工作的空间,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该校始终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体现为”一个体系、六大板块”。“一个体系 ”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运行体系。“六大板块”包括“党员是一面旗帜”活动;“精彩一课”活动;“三大论坛”活动;“把堡垒建在公寓”活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关爱工程”。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院党委于2003年4月2日下发了院党字31号文件《贵州财经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建立贵州财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古柏青音)并成立飞扬工作室。具体工作由院团委组织实施。为了配合贵州财经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古柏青音)的建立, 2003年5月9日院党委、院行政授牌成立飞扬工作室。学校为网站购置了优良的设备,使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古柏青音)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网页,为更好地运用网络这个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明,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学校从2003年起先后开设了“人文论坛”、“科技论坛”、“经济论坛”等三大论坛。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学校现有学生社团34个。主要有:Discovery户外拓展社团、大学生经济学会、“三个代表”学习研究会、英语部落、爱心社、自强社、绿色环保协会、跆拳道协会、武术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省级精品课程】
货币银行学、管理学、电子商务概论、会计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学、西方经济学
【三大论坛】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1999年9月起,贵州财经学院启动了“跨世纪大学生学术系列活动”拉开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的序幕,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从2003年起又先后开设了“人文论坛”、“科技论坛”、“经济论坛”,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人文论坛”
以“把握文明脉动,培育人文精神”为主题,旨在加强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文理学科渗透,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推动我院人文社科学术建设。自2003年元月以来,论坛先后邀请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中国当代儒学学者蒋庆、著名三农学者李昌平、美学博士封孝伦等省内外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专家到论坛讲学,以开展交流会、实践调查、读书活动等形式使大学生得到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感染,提高了人生境界,开阔了生活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灵感,为大学生今后事业的展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人文底蕴,利于培养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创造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科技论坛”
以“传播科学技术,弘扬科学精神”为理念,创办于2003年11月,该论坛是贵州财经学院与贵州省科协合办的大型学术论坛,嘉宾包括两院院士以及在科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每年举办不少于10次大型活动。论坛以当代自然科学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的前沿、科学技术与现代化为主要内容。来到科技论坛的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赵忠贤院士,中国登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等,论坛不仅丰富和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普及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知识,同时,提升了广大学子的科学素养,弘扬了科学精神。
“经济论坛”
以“整合学术资源,共享学界智慧”为宗旨,创办于2004年4月,该论坛是贵州财经学院与国务院发展中心以及中国社科院合办的大型学术论坛,以国内最知名的经济学家为主讲嘉宾。来到经济论坛的嘉宾有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魏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研究员、国务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卢中原等。 |
|
贵州财经学院艺术学院 | 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 |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 | 贵州财经学院函授部 | 贵州财经学院财务处三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