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
1,文字起源很早。尽管出土的陶器上也有像很早的文字的东西 ,但它究竟属于什么时代 ,怎么去认识 ,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 ,今日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有系统的记录汉语的文字是甲骨文。从甲骨文发展到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六国古文 :秦早期的籀文、货币上的文字、陶器上的文字等等。到了秦始皇时代 ,简易了秦的籀文 ,成为小篆。再发展成隶书、草书、行书、真书 (即楷书、正书 )。
从书写方式上看
汉字的发展有形变和势变。形变即字形有了改变 ;势变即书写的笔画有了变化。形变如金文跟六国古文相差很远
,小篆跟金文相比又有了很大变化。篆书是圆笔居多 ,小篆已有点变化 ,隶书变化很大 ,把圆笔改成方笔。“大”、“日” ,字形由圆的变成方块。这种发展一方面由繁复趋于约易 ,简单化 ,如由大篆、籀文到小篆 ;另一方面又可看到由单体变为合体 ,加上不同偏旁则成为形声字。书写上由繁复趋于约易 ,字的繁衍上由形以表义向表音方向发展。最早先有图画代表形象 ,作为文字把图画简化而成为象形字。还有指事 ,《说文》举“上”、“下”为例 ,因为无物可象 ,所以有指事。又有会意 ,会意一般是合体的 ,如“相” ,是由两个独体合成的会意。此法还是有时而穷的 ,遂向表音方向发展 因此有了形声。又有转注、假借 ,合前几种为六书。转注 ,《说文·叙》讲“建类一首 ,..考老是也”。前人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刘台拱的讲法 :“从一义生数字谓之转注 ,以一字摄数义谓之假借 ;随音立字 ,谓之转注 ,依音记字谓之假借。 ”戴震、段玉裁讲转注是互训
,非也 ,互训不是文字孳乳的方法。假借以不造字立字 ,同音假借 ,拿一个字代表两个不同的语词。转注是表音的
,假借更是表音的 ,因此说是形以表义向表音方向发展。文字使用上 ,一字多形
(或体 ,一个字的不同写法 )慢慢趋向固定。从历史上看 ,有古字今字之别。
声韵的演变。首先应理解声、韵是一个系统 (system ) ,不是杂乱无章的。一种语言里声母、韵母各分多少类是有数的 ;声韵的结合是有规律的 ,是系统的。比如 :现代汉语普‘..一定跟 iy (或有 iy介音的韵 )相拼 ,不跟 AO相拼。声韵的演变就是在这一系统内部有些发展改变。演变或者由简而繁 ,比如古代的“端透定”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为“知彻澄”和“照穿床”。或者由繁而简 比如“蓝”是来母 而“监”是见母 ,古代有复辅音声母 通话语音
kl2。为什么说古代有复辅音 ?这样的事例不是个别的。比如 :“恕”从如声。一个字也可以有两个读音 ,比如“率” shuài、lǜ,最早为两个辅音 ,在一定条件下 ,发展为有的保留了前面的辅音 (如“监” ),有的保留了后辅音 (如“蓝” )。除谐声外 ,从汉藏语同源词比较也可看出古有复辅音。人们不同意这种说法。闽、方音有不同。因政治、经济、时代有不同。
从汉语语音的声韵系统发展来看
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p eriod):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上古又可以分成前期 (proto-Chinese)、后期 (archaic Chinese)。时
代前后亦有伸缩 致,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商代为上古前期 明、文化各方面交错的关系,方音由分歧而逐渐融合,趋于一不要笼统。,都应在历史上划分不同的阶段元、清是近代方音自古有之,而汉语是有一个最早的母语的,方言不过是其不同,周秦即为上古后期 ;若周秦以上为上古 ,现在为现代。研究任,则汉代也可说是上古的后期。魏晋南北朝为中古 ,唐、宋为近古分支而已。有些美国学者认为闽语跟早期汉语不是一回事
,有自己的原始闽语的母语。粤、吴、北方话都是由一种早期汉语演变来的。因为一种语言不能
单从语音来比较 ,还要看它的语法、词汇。闽语也是音节语言 ,没有很多的形态 (p hono log2
ical)变化 ,语法结构跟其他汉语方言基本一致 ,声调也可以对应。词汇上的证据就更多了 ,不过有些词汇北方话没有。这里面有不同民族往来时互相影响的问题 ,吸收一些别的民族语言的词汇。语言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有的快一些 ,有的慢一些。方言的发展是交错的 ,有的趋于一致。一致也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北方话一般无入声 ,但山西话还有入声 ,声调也不同 ,有的有五个、六个声调。
总之 ,关于声韵演变要建立两个观念 :一个是古今时代的不同 ,一个是方音的不同。
语义的发展
文字的意义有本义 ,有变义。本义指从早期文字形体上所反映出来的取像及其所代表的词义。变义指使用文字在表意方面所起的发展变化。变化又是多方面的,转义、比喻义、借义都是对本义而言的变义。研究语义 ,不能孤立地看。第一 ,要看这个词在最早的文献里是怎么讲的 (the first appearance),有的不能单从字形来看。第二 ,要根
据这个字 (词)处于一定的句子中的意思来定 ,不是仅仅单凭古老的字书 (训诂书 )来看的 ,训诂书讲的不一定是这个字的全面的意思 ,或是在某个句子中的意思。例如《尔雅·释诂》第一条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亻叔、落、权、舆 ,始也。 ”这些字是不是都当开始讲?其实开始只是核心 (kernel)的意思 ,事实上用处不一样 ,所指的方面也不一样 ,要把语词放到具体的句子中来看它是什么意思才行。就语言的总体来说 ,形音义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 ,要研究语言 ,就不能偏于一隅 ,要把事物的各方面联系起来观察分析 (古今 ,形音义 ),所谓“观其会通”、“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就是要联系起来观察分析。同时也要了解历史的发展 ,所谓“探本求源”、“明其原委” 。 |